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19日晚,這是上海梅奔中心一幕,近萬人的場館座無虛席,BML VR(BML全息演唱會)如期舉行,主角是初音未來、洛天依、絆愛等虛擬偶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0年代後期以來,二次元文化得到了日本主流社會的接納,尤其是得到了政府的扶持。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者|賀泓源 上海報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初音未來登場時,綠色熒光棒揮舞成海,從廣州專程趕來的張揚起立,有節奏的揮着應援棒,一束遠光打來,尖叫不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19日晚,這是上海梅奔中心一幕,近萬人的場館座無虛席,BML VR(BML全息演唱會)如期舉行,主角是初音未來、洛天依、絆愛等虛擬偶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BML全稱是BILIBILI MACRO LINK,由B站主辦,從早期800多人的小型演出發展爲三天數萬人聚集的大型演唱會。說是演唱會,主角全部虛擬,但樂隊是真的,粉絲的癡迷,也是真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票越來越難搶。”張揚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感慨,他今年27歲,是初音未來資深粉絲。才高二的小磊專門從福建趕來,看洛天依。還有大二的易然,“本來想買黃牛票,但發現買不起了,漲了好幾百,去年黃牛都是跌價賣,今年都變了。”易然說。實際上,在記者入場前,就有大量黃牛收票。“現場買會貴更多。”小磊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與一般藝人演唱會以女性粉絲爲主不同,二次元偶像粉絲多爲男生,現場與其說是尖叫,更像是低聲頻的“吼叫”,有些男粉絲穿着印有偶像特寫的日式服裝,現場打call不斷,癡迷程度毫不遜色於女粉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次元起源於日本。1970年代末,日本媒體開始用“御宅族”一詞稱呼《宇宙戰艦大和號》和《銀河鐵道999》的粉絲,“二次元文化”正式誕生。此後幾年之內,《超時空要塞》《聖鬥士星矢》《城市獵人》等具備劃時代意義的動漫作品紛紛問世,《勇者鬥惡龍》開創了日式角色扮演遊戲的版圖。隨着19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的破滅,“御宅族”的消費能力也大受影響。在物質和精神的雙重打擊下,二次元經濟進入了低潮期。但是,日本文化產業在這一時期沒有停止創新,《攻殼機動隊》《幽遊白書》都對動漫作品的主題進行了昇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90年代後期,《新世紀福音戰士》(EVA)大幅度提高了二次元文化的哲學內涵,加劇了二次元受衆的“成年化”。這一時期的二次元作品日益多元化,1980年代的熱血向、少女向作品不再一統天下,出現了《最終兵器彼女》這樣的“世界系”和《涼宮春日》系列這樣的“空氣系”作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0年代後期以來,二次元文化得到了日本主流社會的接納,尤其是得到了政府的扶持。日本政府多次提出要讓動漫人物成爲日本的“文化名片”,地方政府甚至提出了“萌復興”一詞,熊本熊、巴里桑等二次元形象成爲官方吉祥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實質上,日本二次元發展史,就是其從亞文化向主流文化演進的歷程。這一狀況,也在國內發生着,BML門票從低價黃牛甩賣到高價難求,就是明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國內2017年動漫產業規模(含上游製作、中游發行及播出、下游衍生開發等各環節產值)達1500億,佔我國GDP的0.18%。中信證券預測,考慮滲透率、消費水平提升等因素,我國二次元產業未來5年空間達4200億—7800億元,成長空間巨大。其中,二次元衍生品及遊戲是動漫產業的主要變現方式,預計2022年二次元衍生品及遊戲合計市場規模超過2100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財報還顯示,一季度,國內主要二次元應用B站,月均活躍用戶首次破億,增長率超過30%。這在文娛產業寒冬下,彌足珍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張揚、小磊、易然,均爲化名)\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565451743146855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