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甄嬛传的都知道年羹尧在雍正皇帝手中是十分受到器重的,他出身也算不错,而且自身的军事才华也很高,虽然清朝的将领并不像唐朝等朝代的出名,因此年羹尧便成为了清朝数一数二的将领了。

年羹尧做法嚣张,曾被雍正告诫过,为何他却不肯改过呢?

康熙皇帝还在世的时候,年羹尧就已经表现出他的才华,20岁的时候便以为立功得到了升迁,此后的做官之路一直很顺利,加上他的亲妹妹被许配给了当时的雍亲王,后来雍正做了皇帝,年羹尧便成为了国舅。雍正皇帝一直非常相信年羹尧,而年羹尧也屡立战功,比如对于青海的平叛一事上,年羹尧就大获全胜,军功也是无人能及的。一般的人获得成功就会产生自负心理,年羹尧自然也不例外。他凭借自身的功劳跟皇帝的信任,逐渐目中无人,就连朝廷中的官员他都看不起,蒙古出身高贵的宗亲看见年羹尧都得行大礼。

年羹尧做法嚣张,曾被雍正告诫过,为何他却不肯改过呢?

而时间长了,雍正也开始不满意年羹尧的做法,起初他还能够容得下他,怎么说都是自家亲戚,还立下很多的功劳,不过年羹尧却没有丝毫的收敛,反而更加变本加厉,惹怒了皇帝。在雍正做皇帝的次年,便为年羹尧写了一道圣旨‘作为臣子想要成功很容易,可是成功却很难;而成功之后能够守住功劳是很难的;守得住功劳但是能长久也是很难,如果要是仗着自己有功就随意为之,那么便会使这些功劳都便为错错处,这是从古至今经常会发发生的。’雍正皇帝的这道圣旨非常明显,对年羹尧进行提醒,自恃功高的后果只能是让人反感。如此明显地告诫,以年羹尧的聪明肯定是会明白的,可是他看了以后会怎么做呢?

年羹尧做法嚣张,曾被雍正告诫过,为何他却不肯改过呢?

从常理判断,年羹尧无非会做出两个决定。一是选择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干脆不要出门,静思己过;二就是自己要想好退路,以防不测。偏偏人家年羹尧就是什么都不做,完全当作没有发生一样。这究竟是为何呢?其实是因为年羹尧觉得他身上不仅有功劳,而且他和皇帝可是亲戚,雍正也只是说说而已,不会对他真的下手的。但是他却忽略了一点,虽然皇帝跟他是亲戚,可是二人毕竟是先论君臣,再谈亲戚。从古至今,皇帝都是要为自己的权力考虑的,想想看,多少人想要争夺皇位连自己的亲兄弟都能够杀害,再不济连老爹都能直接杀了,更何况只是一个妻子的兄弟而已。雍正登基也是经历过大风浪的,现在处死年羹尧更是像捏死一只蚂蚁那样简单。而年羹尧也继续肆无忌惮,终于还是死在了雍正的手中。这样一名将才就此消亡了,也许他就是到死都不明白雍正怎么会对他真下手,想来也是可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