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李武功與部將李實,在靈石地區多次與金兵展開大戰,李實衝鋒陷陣,奮勇殺敵,一舉蕩平金兵數處營寨,朝廷因其“屢與金賊鬥,又率衆破高壁店北賊大寨,衝鋒陷陣,殺敵有功,故補授忠義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李武功率領靈石軍民的抗金自衛鬥爭,雖因孤軍奮戰、獨力難支而最終失敗了,但他在中華民族反侵略鬥爭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有着重要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景茂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李武功(生卒年代不詳),字宋臣,粗通文字,靈石縣人。北宋末年任靈石縣尉,後升河東路軍馬都統制,官階爲右武大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北宋末年,朝廷政治糜爛不堪,社會矛盾日益尖銳,官員變本加厲搜刮民財,引起農民反抗,宋真宗極力推行改革,仍不能遏制貪官污吏的腐敗。宋徽宗執政後,起用蔡京、童貫、高俅等一批亂臣賊子主持國政,這些奸臣對上阿諛奉迎,引誘徽宗沉溺淫樂,廣修宮室,窮奢極欲,揮霍無度;對下心狠手辣,百般謀害殘殺忠臣良將,橫徵暴斂,蠹國害民,人民被逼流離失所,奮起反抗,朝廷內外交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公元1125年,北方金國滅遼後,看到北宋防備空虛,統治出現危機,于靖康元年(1126年)三月,兵分兩路大舉南下進攻。一路由粘罕(阿骨打侄)統率,由大同南進,直逼太原。九月城破,太原知府張孝純被俘投降;副都總管王稟戰敗後投汾水自盡。攻克太原後,粘罕揮軍直取平遙、介休、孝義、靈石等地。而另一路由斡離不(阿骨打二子)統率,由河北向山西入侵,挺進平定、壽陽等地。宋朝統治集團賣國割地求和,命令當地官員向金兵開城交接,平日裏驕奢淫逸、魚肉人民的統治者,不是屈膝投降,就是望風而逃。尤其是駐平陽府官兵,他們投降後又引金兵攻佔了軍事重鎮陰地關、冷泉關(今靈石縣南關村、兩渡鎮冷泉村)。宋將張灝受命兵出汾州(今山西汾陽),尚未與金兵交戰,便望風而逃,土崩瓦解,完顏宗翰曾驕傲地說:“關險如此,而乃得越,南朝可謂無人矣。”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面對金兵的恣意焚掠,地方軍民“立寨柵以自衛,持弓矢以抗賊”,金兵所到之處均遭到極大打擊。如金將粘罕說:“東攻壽陽,壽陽城小而死守,凡三攻之,死傷萬人,竟不拔。”攻平定時,“喪士三千,與翰離不合兵攻之,亦傷萬人而拔之”。廣大靈石人民更不甘亡國滅種,“仗義自奮,糾率民兵,掩殺賊衆,收復陷沒州縣。”並“在西山下寨,聚集到都統制、統領、將佐以下官兵三千四百餘人”,給金兵以迎頭痛擊。在這種形勢下,南宋統治者迫於形勢,也想利用義軍收復失地,於是接受了抗戰派的主張。南宋建炎元年(1127)宋高宗下詔:“忠義之士如能捍禦一方,即糾集師徒力戰破賊者,至建炎二年當議其勳庸,授以節鉞。”靈石義軍首領李武功被朝廷授予“右武大夫”封爲“河東路軍馬都統制”,在綿山安營紮寨,其部將保義郎李實據守高壁店,成爲金統治者的最大威脅。李武功給李實的手書中稱:“如大軍人數足,火急前去也。……我如到日,盡事北賊之人,皆斬盡殺絕。”可見李武功抗金殺敵的決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李武功與部將李實,在靈石地區多次與金兵展開大戰,李實衝鋒陷陣,奮勇殺敵,一舉蕩平金兵數處營寨,朝廷因其“屢與金賊鬥,又率衆破高壁店北賊大寨,衝鋒陷陣,殺敵有功,故補授忠義郎。” 河東陝西路經制使司亦發文,表彰李武功“累與金賊開戰有勞”,授予其“不拘常制,便宜行事”的指揮權,領導當地的抗金斗爭。他們轉戰在靈石山區,紮根在羣衆之中,英勇頑強,艱苦奮戰,給金兵以極大地打擊,但終因南宋統治者苟且偷安,無心收復失地,在周圍地區全部淪陷之後才逐步解體。臨散前,他們還將這支義軍的全部文獻,用銅罐包裝後藏在綿山馬跡崖的石縫中。直到八百年後的1966年初,才由上山採藥的靈石縣馬和鄉張嵩村農民郭雙全、李志新、黃根成等發現,並獻給當地政府,成爲研究北宋末年抗金斗爭的珍貴史料。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李武功率領靈石軍民的抗金自衛鬥爭,雖因孤軍奮戰、獨力難支而最終失敗了,但他在中華民族反侵略鬥爭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有着重要和深遠的歷史意義。他繼承發揚了中華民族堅決抵抗外來侵略的光榮傳統,在靈石彈丸之地上,赤心報國,英勇鬥爭,誓殺金賊,收復失地,表現了崇高的民族氣節和偉大的愛國精神,極大地鼓舞了北方人民保家衛國的堅強鬥志,不僅給全國抗金義軍以有力的支援,也使金兵受到了沉重的打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李武功、李實的抗金活動不見史載,1966年發現的銅罐,高8.5釐米、腹徑9.3釐米、口徑6.5釐米,內裝抗金文獻5件,字跡清楚,記錄瞭如上史實。此罐現存於山西博物館。\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292037780838861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