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江海明珠網訊(記者 張薇)先賢張謇曾講過“一個人辦一縣事,要有一省的眼光;辦一省事,要有一國之眼光;辦一國事,要有世界的眼光”。近代第一城南通的發展一直緊扣時代脈搏,彰顯地區特色。爲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經濟帶發展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南通將五山及沿江地區生態修復工作融入城市整體發展規劃。目標將五山及沿江地區整體打造爲集森林公園、時尚休閒、濱江旅遊爲一體動靜相宜的高品質公共活動空間,建成“面向長江、鳥語花香”的“城市客廳”,推動城市功能和服務完善,打造城市品牌,彰顯城市魅力。五山及沿江地區作爲城市“景觀核”與城市“功能核”雙核驅動,實現城市價值和能級提升。\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kknrf94sKNah\" img_width=\"720\" img_height=\"539\" alt=\"南通五山及沿江地區 青山綠水間的城市客廳\"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萬里長江,東流而下,奔向浩瀚的大海,沿途留下無數風景名勝。南通五山錯落有致,拱江而立,猶如一座天造的筆架,有文昌盛運的吉祥之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五山歷史悠久,風景殊異:狼山南暢北幽,一塔支雲;軍山獨處東奧,以觀日勝;劍山山脊若劍,峯奇石危;黃泥、馬鞍山憑江景勝,江風浩蕩,山光江水長天一色。春則綠樹幽花,苔痕上階;夏則帶雨晚潮,萬壑雲霞;秋則天高雲淡,江水澄碧;冬則林霜草雪,素裹銀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五山不僅有秀麗多姿的自然景觀,還有許多經過歷史文化積澱遺留下的人文古蹟,自然與人文相得益彰,極具魅力。千百年來,文人墨客鑄就了五山的靈魂與氣質。風雲從歷史的脈絡掠過,歷代名士沉浮的生涯隨着滔滔江水疊浪而去。據統計,五山地區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個,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7個,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9個;駱賓王、沈壽等名人墓葬11處,石刻遺存43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爲“中國近代第一城”,南通最早的城市總體規劃可追溯到1895年。那一年,張謇先生在唐閘創辦大生紗廠,開始了南通“一城三鎮、城鄉相間”近代城市總體規劃的生動實踐。彼時,富有遠見的張謇先生對狼山及周邊地區的定位便是“花園及風景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19年,張謇沿五山腳周圍開河,使山周圍形成了一道防護屏障,從而保護了山林,改善了五山生態環境。1926年,張謇發佈《禁止地方採用五山石啓事》,“縣南五山,見《名山記》,可爲地方名跡之證。前三四十年,見山石題字者猶多,愈近愈少,則各處建築採買,石戶石匠漁利,私賣亂挖之所致也”。張謇利用行政力量和法制手段,保護了五山山石和珍貴石刻。他還對狼山東北麓進行了建設,開溝挖河、構築房屋、栽種樹木、題字刻石,使之成爲遊覽勝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城裏濠河,江邊五山,作爲南通城的重要地標,一直以來,五山及沿江地區發揮着城市“生態綠肺”的重要功能,成爲通城的靚麗名片。\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kkns14S99YbY\" img_width=\"720\" img_height=\"960\" alt=\"南通五山及沿江地區 青山綠水間的城市客廳\"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在多個場合提到“綠色發展”理念,突出綠色惠民、綠色富國、綠色承諾的發展思路,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指出,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是當今世界的時代潮流,中國經濟要適應“新常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6年以來,南通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發展戰略,把長江大保護融入到城市發展的全局來謀劃部署,全面啓動五山及沿江地區生態修復和保護工作,優化調整城市空間佈局,統籌推進沿江地區產業退、港口移、城市進、生態保,奏響了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南通樂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於歷史原因,五山地區多頭分割管理,資源難以整合;沿江岸線遍佈工業及物流企業,生態環境脆弱;港區陸域空間狹窄,城市管理難度很大。14公里長的沿江岸線,散落着設施老舊的散貨碼頭、生產工藝落後的中小企業以及不少村落民居,揚塵、污水、噪音等污染嚴重。“濱江不見江、近水不親水”的情況一度使城市建設陷入窘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7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按照五山地區總體規劃、旅遊策劃和生態修復工作的要求,將五山地區分爲狼山中心片區、軍山片區、濱江片區、植物園片區、嗇園片區、狼山古鎮片區、生態配套片區等7個片區分片整治,劃定道路、水系、林網及景點4條紅線,構建功能明確、銜接順暢、聯繫緊密的生態綠色廊道和觀光交通遊線,並啓動各項有針對性的整治行動,進一步優化佈局沿江生產、生活、生態岸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71年,南通港貨物吞吐量第一次突破200萬噸。2000年8月,南通港正式加入國際港口協會。2012年,集裝箱分公司蟬聯中國港口內河前六名集裝箱碼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南通是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智慧、活力、高效的港口是南通對外的一張靚麗名片。獻禮改革開放40週年電視劇《江河水》聚焦港口改革,展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交通港口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該電視劇的主要取景地在南通,全力展現了南通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和南通港口建設的巨大成就。而在現實生活中,爲了一江清水澎湃東流,南通港口也正經歷着歷史性的轉型升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7年以來,南通先後啓動市區沿江段企業、排污口、“小雜船”等整治行動,對嚴重影響環境的污染企業堅決關停,對符合產業發展要求的企業積極推動向沿海地區轉移、向工業園區集聚,加快產業轉型。截止到目前,五山及沿江地區共拆遷“散亂污”企業203家,清理整治“小雜船”162條(戶),拆除民居1502戶,拆遷面積112萬平方米,退出港口貨運功能、騰出修復岸線5.5公里。2018年6月底,全新的通海港區集裝箱碼頭建成投運,並利用江海聯運優勢,全面對接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打造長江北翼中心港。騰出的空間本着迴歸自然的理念,分7個片區進行生態修復,讓市民親近長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目前,五山及沿江地區已初步形成了功能明確、銜接順暢、水綠相融的綠色生態廊道和兼具自然生態、親水觀光等功能的濱江生活岸線,實現了“近水可看長江、江上可攬五山”的生態修復效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時聽說要拆遷,還真是一百個不樂意,畢竟住了那麼多年的老宅,有着太多不捨的情結。”爲了支持五山及沿江地區生態修復,劍山村、同心村、閘橋村等多個村的村民響應政府號召,依依不捨地搬離舊址,入住新港花苑、薈景苑、五山家園等居民小區。\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kknsW9AtEekC\" img_width=\"720\" img_height=\"480\" alt=\"南通五山及沿江地區 青山綠水間的城市客廳\"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拆遷戶拍攝“全家福”留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民有所呼,必有所應;民有所求,必有所爲。”在推進拆遷工作順利實施的過程中,各街道和社區以“陽光徵收”爲主導思想,對拆遷信息、補償情況、運作流程、監督渠道等方面實施公開原則,將百姓利益放在重要位置。聘請專業攝影師爲動遷戶在老房前拍攝全家福、爲老壽星慶生、爲喬遷新居的動遷戶送上賀禮……各種暖心舉措形成了和諧徵收的好氛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今,拆遷戶們不僅住上了公寓樓,居住條件得到極大改善,新建的植物園和狼山國家森林公園也就在家門口。“以前住在碼頭邊,大卡車、油罐車轟隆隆響,現在住在江景房,生活在大公園,吹得到江風望得見狼山,這個家搬得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8年8月,總面積10.8平方公里的狼山國家森林公園,獲批南通首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同年10月,南通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再添一張“國”字號生態名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年5月2日,《人民日報》“關注城市公園”系列第二篇關注了南通,以南通五山及沿江地區生態修復和保護工作爲典型案例,探索在不同條件下,如何發揮公園的城市綠肺功能,改善人居環境。宜山宜水,宜居宜業,“近代第一城”的全新風貌正徐徐展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登上狼山山巔,在支雲塔前俯瞰遼闊的江海平原,從腳下一直伸展到無邊的遠方。滾滾的萬里長江,猶如一條閃光的緞帶,從遙遠的天際蜿蜒而來,奔騰入海。水天相連,煙波蒼茫,好一派江天寥廓的壯麗景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高出狼山塔,平窺象緯天,風雲殊正變,江海極周旋。”100多年前,張謇先生在軍山上創辦了我國第一家民辦氣象臺,並寫下了這首《軍山氣象臺視工》。軍山不僅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生態資源,還有大量的地質自然景觀。就連《法華經》記載的充滿神祕色彩的“天界之花”彼岸花,在軍山南麓也能見到它的身影。今年1月1日,軍山景區經過近兩年的休整以全新的面貌重新開園。在山頂觀江遠眺,江上煙波浩渺,輪船的汽笛聲像是一首歌謠,在江面上悠然地傳揚。近看腳下,只見農田阡陌,分寸井然,似一幅江岸田園山水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置身於新建成的植物園裏,漫步在蜿蜒的林陰道上,泛舟于波光粼粼的湖面,吮吸着清新的空氣,看奇花異草爭芳鬥豔,聽蛙叫鳥鳴,這愜意的場景讓人流連忘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騎上單車在濱江風光帶來一場親水之旅。穿過茂林幽樹,沿着亭閣相連的江南特色建築羣一路前行。累了,就在“梅林春曉”臨風把盞、觀江聽潮,也別有一番詩情畫意。待到陽春三月時,還可邂逅一場江上獨有的“香雪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山水林田湖交融相映,人文與自然和諧相生”的生態南通新格局,不斷刷新着這座山水之城的魅力指數,也同步提升百姓的幸福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6月12日,微風拂面、天氣爽朗。狼山南大門廣場上,一輛輛嶄新的共享單車整裝待“騎”。從狼山南門到攬江綠道,從梵音廣場到軍山綠野,一路綠水一路青山,一路詩情一路畫意,來自全市各騎行俱樂部的400多名騎行愛好者用低碳環保的出行方式,爲即將來臨的2019中國森林旅遊節助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天,2019中國森林旅遊節的吉祥物南南和通通也揭開了神祕面紗。吉祥物形象創意靈感來源於南通“五山”,圍繞中國森林旅遊節的主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展開,充分體現“五山拱北、江海鎖月、山江輝映”的寓意。在色調上,整體以藍綠爲主,契合了節慶活動綠色、生態的主題。在服飾上,融入南通國家級非遺藍印花、南通市樹廣玉蘭花、南通市花菊花,以及江海浪花等元素。\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kknspHfifSH9\" img_width=\"640\" img_height=\"1200\" alt=\"南通五山及沿江地區 青山綠水間的城市客廳\" inline=\"0\"\u003E\u003Cp\u003E2015年--武漢,2016年--長白山,2017年--上海,2018年--廣州,2019年--南通。金秋十月,一場“森林狂歡”將如約而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五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爲主題的中國森林旅遊節將在南通舉辦,這也是該活動首次由地級市承辦。中國森林旅遊節是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主辦的重要節慶活動之一,級別高、內容多、時間長,是跨部門、跨行業、跨區域的系統工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國家級森林旅遊節何以花落南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月13日,南通召開迎接動員大會,專程與會的國家林草局國有林場和種苗管理司司長程紅透露,“對綠色發展的執著追求和有力作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獨特的地理區位,讓南通從衆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希望南通把本次旅遊節辦成一場精彩紛呈、特色鮮明、留痕歷史的盛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了向海內外嘉賓展示濃郁的江海風情和迷人的生態美景,2019年,南通計劃新增造林面積3.5萬畝,森林撫育面積達到7萬畝。與此同時,江海大地上正如火如荼地開展一系列專題活動:“長江之歌”--2019年南通森林音樂會、南通國際馬拉松、南通濠河國際龍舟邀請賽、南通長江五洲森林旅遊嘉年華、關愛自然萬人萬米徒步行、第30屆南通菊花展、全國精品盆景展、南通江海國際鐵人三項賽、南通江海長壽美食節……\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kknt6CzQLmoY\" img_width=\"720\" img_height=\"1018\" alt=\"南通五山及沿江地區 青山綠水間的城市客廳\"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江水浩蕩,五山疊翠。如今,在濱江步道來趟親水之旅,在植物園裏賞花拍照,在狼山國家森林公園登高遠眺江景……已成爲了南通市民的新習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面向長江,鳥語花香”,青山綠水間的城市客廳,等着你來!\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56687593878328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