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傳 說中有這樣一個光子帶環繞昴星團旋轉,太陽系也同樣圍繞昴星團旋轉,並將在2012年進入這一光子帶中。太陽和星星會從視野中消失,地球的電磁場會崩解, 所有的原子會被改變,屆時你們的精神能力會被光子效應提升,進入光子紀元。這種聽起來懸乎的並且神祕的說法到底是真實的還是虛構的,今天就隨趣聞解密小編 去揭曉謎底吧!

光子帶

  【謠言】:銀河中存在一種甜甜圈形狀的光子帶,富含高能量的光子。光子帶和太陽系都 圍繞昴星團轉動,它的軌道與太陽系軌道垂直,半徑與太陽系的軌道半徑相同,中心位於昴星團的昴宿六。2012年年底,地球將進入光子帶。《你正成爲一個宇 宙人》這樣描述:太陽和星星會從視野中消失,地球的電磁場會崩解,所有的原子會被改變,屆時你們的精神能力會被光子效應提升,進入光子紀元

  【真相】:《你 正成爲一個宇宙人》一書的作者分別是弗吉尼亞?艾森斯(Virginia Essene)和謝爾頓?尼德爾(Sheldan Nidle)[4]。根據網上的資料,弗吉尼亞?艾森斯在大學裏學的是社會科學。1986年,她自稱突然收到耶穌的指示,開始提供一項“靈魂閱讀”服務, 即把一部分大腦借給耶穌,讓耶穌用她的聲音與讀者交流——每小時收費100美元

  謝爾頓?尼德爾“據說”一生下來就與UFO結緣。他童年 時常常在天狼星人的銀河系聯邦光明聯合艦隊的飛船上聽課。後來由於他學習了與天狼星人相矛盾的地球人科學,天狼星人遺憾地離開了他,並承諾爲了地球和人 類,它們還會回來的。謝爾頓讀大學時選擇了政治學,然後開始“研究”物理學問題。

  既然這兩位作者有“通天”之能,那就應該對天上的事情 耳熟能詳吧?可是,他們的說法中充滿了邏輯和常識性錯誤。例如,從低能的無線電、微波、紅外線、可見光到高能的紫外線、X射線和伽馬射線,任何電磁波都可 以看成是由光子組成的。宇宙中的光子含量遠高於原子,二者比例大概是10億比1,因此,宇宙算得上是一個光子的海洋[7]。說宇宙中有個“光子帶”,就好 像說“大海里有個超級溼潤地帶”一樣,顯然邏輯不通。

  昴日星官

  或許有人會吐槽說,就算宇宙中到處都是光子,也不見得光子都會均勻分佈,說不定昴星團周圍真的有一個甜甜圈區域,裏面集中了大量光子呢?說到這裏,就必須要介紹一下被無辜拉過來當主角的昴星團了。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昴星團屬於二十八宿中的昴宿,也就是西遊記裏昴日星官的勢力範圍。這是北半球能夠用肉眼看到的最顯眼的一 個疏散星團,一般大約可以分辨其中的7顆星,因此在希臘神話中,它又被稱爲7姐妹。實際上,昴星團可能包含了超過1000顆恆星[8],聽起來很驚人,但 它不過是銀河系衆多疏散星團中普普通通的一員。

  銀河系中大約有數千億顆恆星,數量是昴星團的幾億倍,總質量是昴星團的幾十億倍。銀河系的直徑大約是10萬光年,比昴星團大幾千倍。無論從那個方面看,太陽都沒有理由繞昴星團轉動。實際上,太陽和昴星團,以及銀河系裏的其它恆星都在繞銀河系中心轉動。

光子帶

  那麼,光子可不可以繞昴星團轉動呢?

  光子想轉圈,還得靠黑洞

  打開手電筒,一束光子就會以光速筆直地射出來。科學家已經通過實驗證明,想要讓光在真空中停下來是不可能的,甚至連改變光的速度都不可能做到。光子始終只能以光速向前運行,但這並不意味着光就不會拐彎。

  要想讓這些宇宙中最快的信使拐彎,形成閉合的甜甜圈形狀,只有一種天體能夠做到,那就是引力無比強大的黑洞[9]。按照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光子經過黑洞附近時,會偏轉一定角度;離黑洞越近,偏轉的角度越大;當光子越來越靠近黑洞表面時,在某一個特定的距離上,會繞着黑洞旋轉上很多圈。如果在這個距離上剛好存在大量光子,倒確實可以形成一個類似甜甜圈的“光子帶”。

  在黑洞周圍的恰當距離上,光子確實可以受到黑洞引力的彎曲而環繞黑洞運行,形成一個類似“光子帶”的結構。但這無法“解釋”傳說中地球可以從中經過的昴星團光子帶。
 

  根據廣義相對論,“光子帶”的半徑r跟黑洞的質量M成正比。舉例來說,如果一個黑洞的質量跟太陽相當,它形成的光子帶半徑就只 有4千米。再比如,天文學家認爲,銀河系中心應該存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其實每個星系中心幾乎都有黑洞存在),質量大約是太陽的400萬倍。如此巨大的黑 洞,能夠形成“光子帶”的距離又是多少呢?算一下就知道,不到2000萬公里——比較一下,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就有1.5億千米。

  可是, 昴星團到太陽系的距離大約有400光年,要想讓太陽從所謂“昴星團的光子帶”中穿過,它的半徑就得達到400光年纔行!也就是說,必須把10^45千克 (10的45次方,也就是1後面跟45個零)的物質收集起來,形成一個超級黑洞。但是太陽大約是10^30千克,銀河系所有物質加起來,也不過是太陽質量 的1萬億倍(10^42千克)[10]。要想形成所謂的“光子帶”,恐怕還得再收集1000個像銀河系一樣的星系,並把它們全部塞入昴星團周圍半徑幾百光 年的狹小區域中才行。

  果真如此的話,會遭遇到災難的恐怕就不會只是小小的地球,連整個銀河系甚至周邊的其他星系,都要在劫難逃了。但事 實上,我們仍然能夠看到昴星團,就是那裏根本不存在如此巨大黑洞的一個明證。顯然,用黑洞俘虜光子形成光子帶來“解釋”傳說中昴星團周圍的光子帶,是行不 通的。

光子帶

  昴宿六年富力強,不會爆發

   既然圍繞昴星團旋轉的光子帶不可能存在,那有沒有可能某一時刻恰好有大量光子從昴星團發出,形成一個以光速向外擴張的光子密集區域,恰好在2012年經 過地球呢?恆星級天體突然釋放出大量光子的現象確實存在,最典型的就是超新星現象。超新星並不是新出現的星,而是原先存在的恆星發生的劇烈爆炸。

  昴宿六是昴星團中最亮的一顆星,質量大約是太陽的6倍,半徑是太陽的10倍,發出的光是太陽的2400倍[11]。按照恆星演化理論,恆星形成之後,主要依靠核心以氫的聚變來發光發熱,這一階段恆星的狀態會比較穩定,昴宿六就正處在這個年富力強的階段。

   當氫燃料消耗到一定程度之後,恆星內部開始進一步聚變形成更重的元素,於是溫度升高壓強增大,迫使恆星的外殼向外膨脹。以昴宿六爲例,很久很久以後,它 會緩慢地膨脹成一顆紅超巨星,然後再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纔可能發生爆炸,形成超新星。可是,現在昴宿六的臉蛋還藍着呢,所以我們不必杞人憂天。
 

  超新星爆發也能在短時間內釋放出大量光子,以光速向外傳播,形成一個光子密集的球殼。但昴星團中的昴宿六正值壯年,不可能突然發生超新星爆炸。

   相比之下,獵戶座左上角的參宿四正是一顆紅巨星,可能不久以後就會爆發,據說會形成一顆亮度像滿月一樣的超新星——這也成了2012年地球會遭遇災劫的 一種說法。只不過,天文學意義上的“不久以後”,並不是指明年,而是指最近10萬年內[9] 。果殼網謠言粉碎機還專門針對參宿四寫過一篇文章: 2012年,參宿四會爆炸嗎?

  再退一步說,即使有一天昴宿六真的爆發了,也不需要爲之擔心。天文學家認爲,距離25光年以內的超新星才 會對我們產生致命影響[12]。隨着距離的增大,可以想象這種影響至少會呈平方反比規律衰減,再加上被宇宙塵埃反射和吸收,相應的影響會進一步削弱。 400光年遠的昴宿六,完全處在地球的超新星爆發安全距離以外了。

  因此,所謂“地球磁場崩解”、“白天變成黑夜”、“精神能力提升”, 完全是無稽之談。超新星爆發所釋放出來的高能光子和人爲製造的X射線、伽馬射線沒有本質區別。既然相信沐浴在高能光子中能使人擁有“肉體及精神上的一些潛 能”,兩位作者爲什麼不親自去實驗室給大家演示一下呢?

  【結論】:謠言破解。如果真的有這麼一種厲害的光子帶,即使地球沒有掉進去,也會有別的天體或物質與它發生相互作用,天文學家早就應該看到了。可是,沒有任何觀測證據或理論支持這種說法。無論從哪個方面看,“光子帶”的謠言都站不住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