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90831efdd3ef497d9a07ac83f04889d9\" img_width=\"804\" img_height=\"637\" alt=\"歷史第一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禪讓制,世襲制和分封制\"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黃色是周朝疆域,深色的是商朝疆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得到以下信息1,周朝疆域遼闊,交通工具不發達(其實可能連固定的路都沒有),沒有辦法直接由中央任免地方官吏。\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a2db15a52e38496fb7fea16c95041667\" img_width=\"1024\" img_height=\"1575\" alt=\"歷史第一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禪讓制,世襲制和分封制\"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所以我們可以得出西周推行分封制目的就是爲了拱衛王室,建立有效的統治。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一、從禪讓到王位世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公元前約2070年,禹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王朝——夏。其子啓破壞了禪讓制,以王位世襲製取代,王位在家族內部傳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謂的禪讓制是指在原始社會的末期用民主推舉的辦法在氏族內部的顯赫家庭裏比較民主的推選部落首領的制度。比如在中國傳說時代最有名的堯舜禹之間的權力的傳承就是一種禪讓關係。他們之間並沒有明確的血緣關係, 而是通過民主推舉或者由現任考察繼承者的方式,注重的是繼承者的才能。所以說禪讓制是一種傳賢的繼承方式。而禹的兒子啓破壞了這樣一種傳賢的王位繼承方式,使的王位繼承由傳賢變成了傳子,公天下變成家天下 (王位在家族內部傳承,比人不能染指,帶有很大的壟斷性,排他性,別人不服,就開始編各種天命故事,各種超自然,所以又具有神祕性)。這就是王位世襲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時候的王位世襲制剛剛形成還不是很成熟(任何政治制度都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現代人看到世襲首先想到的是父死子繼,父親去世了,兒子繼承。但是在夏商兩朝很多時候是兄終弟及(哥哥死了,弟弟繼承王位),道理也不難理解,君主往往有很多個兒子,如康熙皇帝從不到二十歲就開始生,一直生到六十多歲還可以生,三十五個兒子,所以在君主的兒子中間,最小的兒子可能比最大的兒子的兒子還要小,這就爲兄終弟及造成了可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早期的王位繼承沒有統一的標準,那就有可能在王位交接的過程中出現一些混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等級森嚴的分封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建立周(史稱西周1046——771),周武王姬發開始分封。滅商沒多久武王去世,傳給其子周成王,成王年幼,武王姬發的弟弟周公(做夢可以夢到的那位)姬旦輔政繼續分封並創立了很多影響深遠的制度,分封制就是其傑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一個問題,西周爲什麼推行分封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美國曆史學家傑裏·本特利所著《新全球史》寫道“周朝的疆域比商朝大的多。實際上,他的疆域如此遼闊,以至於中央政府不能有效的統治這個國家,因爲在公元前兩千紀和公元前一千紀,至少交通工具和交流技術還沒有達到那樣的程度。因此周朝的統治者依靠分封制進行統治:他們把統治的權力、權威和責任委任給屬國,屬國反過來效忠中央政府並向中央政府納貢,提供軍事支持。”\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90831efdd3ef497d9a07ac83f04889d9\" img_width=\"804\" img_height=\"637\" alt=\"歷史第一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禪讓制,世襲制和分封制\"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黃色是周朝疆域,深色的是商朝疆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得到以下信息1,周朝疆域遼闊,交通工具不發達(其實可能連固定的路都沒有),沒有辦法直接由中央任免地方官吏。2,中央和地方是一種權利與義務的關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還有材料中沒有說明的,看封神演義就可以清楚的看到武王的反商勢力其實是由一個個部落聯盟組成的(封神演義中的表現就是各種勢力的相繼投靠武王),武王的實際權力其實不大,也無力管理這麼大的國家。\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a2db15a52e38496fb7fea16c95041667\" img_width=\"1024\" img_height=\"1575\" alt=\"歷史第一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禪讓制,世襲制和分封制\"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所以我們可以得出西周推行分封制目的就是爲了拱衛王室,建立有效的統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二個問題,西周的主要分封國\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be26bb8c0904424ab777cf99a54690a\" img_width=\"450\" img_height=\"310\" alt=\"歷史第一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禪讓制,世襲制和分封制\"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周初主要分封國\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燕國,召公的長子奭(讀如勢),王室貴族姬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晉國,成王弟叔虞,姬姓。太原有個旅遊景點叫晉祠就是爲了紀念唐叔虞和他的母親姜後而建。距今已有三千多年。某年高考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衛國,同樣也是姬姓封國,雖然不太有名,但是在戰國後期出現了商鞅和呂不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宋國,這是屬於先代貴族,首封君是微子啓,他是被滅了國的商紂王的哥哥,這是屬於搞統一戰線的,爵位也很高,是公侯伯子男中的公爵,比姜子牙的爵位都高。先代貴族還有後來的楚國,屬於顓頊高陽氏,所以屈原在離騷中才會說帝高陽之苗裔兮......這種當時也未必能搞清楚出生的霸蠻,很不被周王室看起,所以爵位也很低是子爵,又叫子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齊國,大名鼎鼎的姜子牙,姜太公,姜尚的封地,這是屬於大功臣了,也是有名的文化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魯國,周公長子伯禽的封地,周公就是周朝制度的主要創立者,是最有文化的,所以魯國對於周朝禮儀制度的繼承是很豐富的,這也就是爲什麼魯國可以誕生孔子這樣是世界名人。齊魯大地至今也被山東人津津樂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封地主要的對象不難看出總共有三類,分別是王族,功臣,先代貴族的後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三個問題,分封諸侯國的義務(土地不白給,並且給的也是世世代代的使用權,所有權是周天子的,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鎮守疆土,這就是說,這土地不是你的,是代理天子鎮守疆土,土地也不能買賣,只能世代享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隨從作戰,哪個諸侯或者少數民族不聽話了,天子要打他,其他諸侯要派兵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繳納貢賦,這個更多的是把本地的土特產進貢給天子,更多的是實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朝覲述職,諸侯要定期向周天自彙報自己地方上的一些情況(周天子還可以通過蒐集當地的一些民歌來了解當地的事情,這其實就是後來詩經中的國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諸侯不遵守義務怎麼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孟子·告子》載:“……諸侯朝天子,曰述職。……一不朝則貶其爵,再不朝則削其地,三不朝則六師移之。第三次不來,天子和他的諸侯朋友們就來打了。王六師,大國三師,次國二師,小國一師,二千有五百人爲師。天子之所以這麼牛,是因爲他有強大的軍隊做後盾,還有一幫諸侯朋友,所以我們也不難猜測,當他的軍隊優勢不明顯的時候,天子也就有名無實了,甚至還要亡國的。軍隊是硬實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分封制在實行的幾百年裏,達到了加強統治,擴展疆域的目的,總體上而言師成功的,分封制從形成到被郡縣制取代在中國的歷史上存在了八百年,後期纔出現了各種問題,一種制度的設計運行八百年也是相當可以了。我們在這裏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與分封制相對應的還有一種與之互爲表裏的制度就是宗法制度,這是我們下一講的內容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注:本文是按照高一歷史必修一的課程順序整理的,也大致師我的講課的部分內容\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282027611711130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