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些草食性生物是如何最终演化成为恐龙,又是如何在2.52亿年前的大灭绝事件之后与其他动物展开竞争的,或许化石可以告诉我们答案。这些草食性生物是如何最终演化成为恐龙,又是如何在2.52亿年前的大灭绝事件之后与其他动物展开竞争的,或许化石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二齿兽(学名:Dicynodon)曾经是繁盛于二叠纪晚期的草食性似哺乳爬行动物,在2.52亿年前的大灭绝事件中数量锐减。新的研究显示,这场灾难使其他草食性动物崛起,并最终导致恐龙的出现。

科学家在坦桑尼亚、赞比亚和南极洲进行了7次考察,发现了一些最早的前恐龙生物的化石。这些草食性生物是如何最终演化成为恐龙,又是如何在2.52亿年前的大灭绝事件之后与其他动物展开竞争的,或许化石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二齿兽(学名:Dicynodon)曾经是繁盛于二叠纪晚期的草食性似哺乳爬行动物,在2.52亿年前的大灭绝事件中数量锐减。新的研究显示,这场灾难使其他草食性动物崛起,并最终导致恐龙的出现。

科学家在坦桑尼亚、赞比亚和南极洲进行了7次考察,发现了一些最早的前恐龙生物的化石。这些草食性生物是如何最终演化成为恐龙,又是如何在2.52亿年前的大灭绝事件之后与其他动物展开竞争的,或许化石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美国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的Ken Angielczyk和Iziko南非博物馆的Roger Smith正在为一个二齿兽头骨化石铸模。该化石发现于赞比亚,年代为二叠纪晚期。

在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事件中,共有超过96%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动物灭绝。华盛顿大学的古生物学家称,新发现的化石揭示了一类最终导致恐龙出现的动物支系。

在大灭绝事件之前,体型跟猪相似的二齿兽类在盘古大陆南部十分繁盛。这是一种食草的动物,其繁盛之时,地球上的陆地连结在一起组成了盘古大陆,又称泛大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