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些草食性生物是如何最終演化成爲恐龍,又是如何在2.52億年前的大滅絕事件之後與其他動物展開競爭的,或許化石可以告訴我們答案。這些草食性生物是如何最終演化成爲恐龍,又是如何在2.52億年前的大滅絕事件之後與其他動物展開競爭的,或許化石可以告訴我們答案。

二齒獸(學名:Dicynodon)曾經是繁盛於二疊紀晚期的草食性似哺乳爬行動物,在2.52億年前的大滅絕事件中數量銳減。新的研究顯示,這場災難使其他草食性動物崛起,並最終導致恐龍的出現。

科學家在坦桑尼亞、贊比亞和南極洲進行了7次考察,發現了一些最早的前恐龍生物的化石。這些草食性生物是如何最終演化成爲恐龍,又是如何在2.52億年前的大滅絕事件之後與其他動物展開競爭的,或許化石可以告訴我們答案。


二齒獸(學名:Dicynodon)曾經是繁盛於二疊紀晚期的草食性似哺乳爬行動物,在2.52億年前的大滅絕事件中數量銳減。新的研究顯示,這場災難使其他草食性動物崛起,並最終導致恐龍的出現。

科學家在坦桑尼亞、贊比亞和南極洲進行了7次考察,發現了一些最早的前恐龍生物的化石。這些草食性生物是如何最終演化成爲恐龍,又是如何在2.52億年前的大滅絕事件之後與其他動物展開競爭的,或許化石可以告訴我們答案。


美國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的Ken Angielczyk和Iziko南非博物館的Roger Smith正在爲一個二齒獸頭骨化石鑄模。該化石發現於贊比亞,年代爲二疊紀晚期。

在二疊紀-三疊紀大滅絕事件中,共有超過96%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動物滅絕。華盛頓大學的古生物學家稱,新發現的化石揭示了一類最終導致恐龍出現的動物支系。

在大滅絕事件之前,體型跟豬相似的二齒獸類在盤古大陸南部十分繁盛。這是一種食草的動物,其繁盛之時,地球上的陸地連結在一起組成了盤古大陸,又稱泛大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