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從遊樂園到主題樂園,中國只花了不到十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89年,深圳華僑城“錦繡中華”開園標誌着中國旅遊業進入了主題樂園時代,在當時掀起了第一輪主題樂園投資熱潮。華僑城“乘勝追擊”建設了歡樂谷、世界之窗項目,在北京、長三角等地區也出現了一些主題樂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進入21世紀後,國內旅遊市場迅速發展,主題樂園建設迎來新一輪熱潮,早期項目也需要不斷更新。當時同在深圳的華強方特憑藉自身的技術和地緣優勢,成爲了世界之窗、歡樂谷的遊樂項目配套商,幫助其研發新項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年後,華強方特已經成爲世界五大主題樂園集團之一,業務涵蓋文化科技主題樂園和以特種電影、動漫產品爲代表的文化內容產品兩大類。截至目前,華強方特已在國內建成開業20餘個主題樂園,在建和擬建的主題樂園達到19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6日,長沙方特東方神畫主題樂園正式開業,華強方特的佈局再添一子。長沙方特東方神畫同時也是華強方特美麗中國三部曲項目第一部曲代表之一。此外,嘉峪關方特絲路神畫已於7月18日開園,邯鄲方特國色春秋主題樂園也將於8月1日正式開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經歷了前期的自主投資和品牌建設,華強方特向合作投資、授權投資等多樣化合作模式轉型的步伐正在加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第一個主題樂園在形式和技術上對標、學習迪士尼樂園,到如今依靠自己的創意院、研究院、設計院共同合作產出擁有自創內容、自主技術、先進形式的樂園產品,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講好中國故事”,並且開始走出國門。華強方特“十年磨一劍”走出了一條國產主題樂園崛起的路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華強方特主題樂園發展只有十多年的歷史,走出去任重道遠。在國際舞臺上,真正的競爭其實是品牌的競爭,所以我們特別重視品牌形象建設,在今年對整個品牌進行了‘煥新’。我相信,按照這個理念走下去,給我們足夠長的時間,我們一定能夠站在國際上與國際巨頭同臺競技。”近日,華強方特集團總裁劉道強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爲了實現這個目標,華強方特人一直在努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目前,華強方特正在推進IPO的進程中,如若成功,超過10億元的新融資將對後續項目的研發和建設提供新的動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技術控”的“文化觸電”\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回顧方特過去20年的歷程,劉道強感慨,“路是一步步走出來的,其實有相當長的時間,我們自己在埋頭拉車,沒有抬頭看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華強方特集團的前身帶有軍屬企業的背景,1998年國家要求“中國軍隊不再經商”後,方特的創始團隊轉入華強集團。多數方特的“元老級”人物,都有軍工技術背景;劉道強是學導彈技術出身,在進入企業前曾留校教書。當時,包括劉道強在內的原始團隊成員應該不會想到,20年後的今天,華強方特會成爲一家文化產業公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們的團隊和華強集團都有很強的技術背景。我們到了華強集團以後,一直在摸索利用先進的技術優勢,我們可以爲市場提供什麼產品和服務。” 劉道強表示,“一開始我們幫一些主題樂園做新項目研發,很多年之後,我們才知道我們做的是‘文化+科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經過幾年的積累,華強方特已經有了大量的產品經驗,開始嘗試直接面向終端市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劉道強介紹,2002年左右,華強方特推出了自己第一個To C的產品“方特樂園”,產品定位爲FEC(家庭娛樂中心),其實是一個在購物中心裏的小型遊樂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雖然在主題樂園產品發展愈發多元化的今天,這種小型室內主題樂園成爲業內專家認可的行業發展趨勢之一,但在當時,這並不是一個成熟的業態,劉道強稱之爲一種過渡產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個產品在當時很新穎,技術上也比較成功,但是市場是有侷限性的。購物中心的輻射範圍非常有限,如果要維持項目的生命力,需要不斷開發更新,在經濟性上可行性不高。所以後來我們就轉向了做主題樂園,進入輻射範圍更廣的旅遊領域。”劉道強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時的華強方特已經在給國內20多個主題樂園項目提供設備,積累了一定的基礎,經過幾年的籌備,2007年10月17日,方特旗下的蕪湖方特歡樂世界建成開業。在當時,無論是宋城演藝還是華僑城的歡樂谷等品牌已經在國內初具規模,而方特作爲一個新的參與者,要取得當地政府的信任十分不易,因此也承載了許多外界的期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蕪湖方特歡樂世界開園後,並沒有出現“開門紅”的場面,而是與當地的天氣一樣,馬上進入了寒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現在來看,確實比較幼稚,現在無論如何也不會選擇將一個項目放在十一黃金週後開業。”劉道強指出,旅遊業的市場週期性非常明顯,從五一到十一的旺季結束後,就是難熬的冬天,“季節沒到,再怎麼施肥,樹也不會發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經歷開業的不景氣後,劉道強和團隊進行了大量的分析,除了對於市場把控的失誤,他們認爲方特樂園還缺乏知識產權層面的內容,華強方特決定打造自己的動漫形象,並於2008年正式進入動漫領域,而當時,“IP”的說法都還沒有流行起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與此同時,隨着冬季結束,春暖花開,蕪湖方特歡樂世界在2008年清明假期之後等來了遲到許久的火爆場面,當年180多萬遊客量給了華強方特一個很大驚喜,也給了當地政府很大的驚喜,後續與華強方特簽訂了多個主題樂園的合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熊出沒”之後\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雖然華強方特的主題樂園漸漸步入正軌,但爲了做好主題樂園而進入的動漫產業的成功卻來得相對漫長,從2008年到2012年,華強方特先後推出了20多部動畫作品,一直都不溫不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直到2012年,《熊出沒》在電視臺播出後迅速火爆,多臺密集跟播,2013年網絡點擊達兩百多億次,位列“中國動漫指數”榜單之首,2014年大電影《熊出沒之奪寶熊兵》以2.47億刷新國產動畫片最高票房紀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劉道強認爲,《熊出沒》的成功並不是推廣營銷方式不同造成的,《熊出沒》對當時國內動漫產品實現了顛覆和創新,也是華強方特動漫不斷積累的結果。而且華強方特的動畫作品從一開始就確立了國際發行的策略,目前已經出口到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8年進入動漫行業之前,華強方特曾經對國內動漫現狀做過深入調研,發現當時的動漫形式主要是二維動畫,缺乏視覺縱深感和立體感。而且製作工藝比較傳統,依靠動畫師在畫板上製作畫稿,再掃描進電腦着色,通過畫面疊加的方式製作動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針對這兩個特點,華強方特利用技術優勢進行了突破。首先,直接進入三維動畫領域做技術革新,提升視覺效果。第二,畫師直接利用數位板進行無紙化創作,對生產方式進行革新,數字建模提升產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時我們平均一個動畫師的產量是傳統的十倍,對傳統動漫行業衝擊很大,一些傳統畫室的生意甚至受到影響。”劉道強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熊出沒》系列成功之後,收起短暫的欣喜,華強方特其實也感到很“焦慮”。他們意識到,動漫IP其實有一定的生命週期,隨時會被新的IP替代,所以也在儘量延長熊出沒的生命週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劉道強表示,具體而言,公司主要從創意和創新兩方面入手。一方面,加強劇本的創作,增強故事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用最新的技術或自主創新技術提高動畫片的質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消費者需要看到有思想、有趣而且很‘炫’的東西,兩者都能做到就成功了。”劉道強介紹,華強方特在動畫製作當中越來越精益,在細節上下功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例如在今年春節上映的《熊出沒·原始時代》,大量採用複雜的毛髮模擬技術,影片中所有二十多種原始動物及狼羣,全部擁有栩栩如生的毛髮,對於視覺效果的精細追求,最終保證了電影的品質,票房再創新高達到7.14億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延續熊出沒IP生命力的同時,華強方特也在通過打造新的IP來鞏固市場,劉道強表示,“已有的IP遲早會被超越,與其被別人超越,不如被自己超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劉道強對方特動漫最新出品的中國古風動畫電影《俑之城》寄予厚望。據瞭解,該作品將於今年下半年在全國上映。該片在風格、故事、題材、製作上都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嘗試。該動畫電影構建了一個以秦文化和兵馬俑爲主題的奇幻世界,講述一名兵馬俑少年的成長曆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中國風標籤\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華強方特在主題樂園和動漫產業兩大主業的發展節奏冥冥中有所交織。2008年,爲了發展主題樂園開始做動漫,結果主題樂園先於動漫火了起來。2012年動漫產業出現了爆款產品,隨後,主題樂園也開始了新的探索。2012年,華強方特開始研發“美麗中國·文化產業示範園”項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官方介紹,該項目以中國文化爲核心,包含“華夏曆史文明傳承主題園”“復興之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明日中國主題園”三大主題園區,運用高科技的表現手段以及參與、體驗、互動的展示方式,集中展現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精華,弘揚中國人追求國家獨立、民族富強、共圓民族偉大復興之夢的時代精神,描繪一幅明日中國的美麗畫卷,形成了回顧中華民族過去、展示中華民族今天、宣示中華民族明天的美麗中國三部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今看來,其實華強方特在熊出沒IP之外對於中國文化IP的探索的起點,是主題樂園發展的迭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劉道強看來,方特主題樂園發展至今經歷了技術、形式和內容三個層面的迭代。特別是在內容方面,最初的樂園項目只是一種技術的呈現,隨着技術的成熟,內容逐漸豐富,開始運用特種電影形式“講中國故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項目從2013年正式推出後至今,第一部曲的部分已經開業了六個園區。縱觀國際主題樂園的建設速度,這已經非常快。但從三部曲的角度來說,確實需要很長的過程。此前華強方特預計,到2021年,《美麗中國》三部曲將全面完成。劉道強說,三部曲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比較容易落地,內容比較豐富,或者說IP比較多的就是第一部曲的樂園。從華夏文明誕生到1840年近代史開始之間,有太多故事可以講。”劉道強說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劉道強介紹,華強方特美麗中國三部曲推出之後,中宣部對於這個項目非常認可和支持,並且組織文史專家對內容進行過把關。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在會議上,有權威人士提醒他,“要注意與市場接軌”,對方很擔心主流價值的內容市場會不認可,在商業上很難成功。劉道強表示其實他們很有自信,因爲之前的方特東方神畫項目都很成功,第二部曲還在不斷研發當中,研發過程很漫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說到底,還是技術問題、形式問題和內容問題。現在內容已經經過把關,我們需要探索用什麼技術和形式去表現,消費者更容易接受和認可。”劉道強表示,預計第二部曲的第一個園區將在明年二季度在江西省贛州市開園,作爲紅色老區,非常適合這個主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劉道強指出,再到最後的第三部曲,難度會更大,首先在內容上需要大量的創意和對未來的設想,又要考慮用什麼形式和技術來展示,估計“明日中國”會有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夠面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與此同時,華強方特的已有動漫IP熊出沒也將完成最初的任務,成爲華強方特主題樂園的新品類。目前,熊出沒主題樂園已經與地方政府簽約,後續,華強方特還將推出熊出沒主題酒店,熊出沒IP將與中國風IP共同發展。\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557873126132992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