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吗。阅读能给孩子带来持久的快乐体验。

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了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这让国王爸爸倍感欣慰。也很幸运遇到了这么可爱的国宝们,才让国王爸爸有信心继续将阅读推广进行下去。

当然也有很多家长反应:

“我家孩子坐不住,每次看不了几分钟就被别的东西吸引了。”

“工作太忙了,实在没有时间去培养孩子阅读。”

“给孩子报了别的培训班,没有时间看书了。”

这是我们身边很常见的一种现象,有些父母对于阅读还没有真正的重视起来,认为这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消遣方式。但如果能真正的认识到阅读为孩子带来的深远影响,甚至会遗憾自己的童年没有书籍的陪伴。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曾经对考上北大的学生做过一次调研,发现凡是喜欢语文,养成阅读习惯的学生,都是课外阅读量大,知识面广,这部分学生的思维活跃度高,整体素质也高。

同时温教授透露:

高考的阅读面也在悄悄变化,哲学、历史、科技什么类型的内容都有。现在阅读的要求远远高出了语文教学平时的水平。

在应试教育的不断发展下,与其说是为了“为高考而阅读”,不如说让孩子的爱好与兴趣在阅读中得以发展。

阅读能给孩子带来持久的快乐体验

阅读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吗?很多人是否认的,觉得玩才能带来快乐。

当然,孩子的快乐是很多的,收到父母送的礼物会快乐,吃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会快乐,和喜欢的小伙伴去公园遛圈奔跑时,会快乐。

但是,阅读也能得到快乐,并且这种快乐一旦获取,就会持久恒远。

国王家一位会员妈妈曾说:我家里有很多的书,有时也会担心给孩子压力。但是他似乎没有丝毫的压力,会自己去找几本喜欢的书,然后在沙发上翻翻翻,一个人在自娱自乐,遇到看不懂的就问问我们。

刚开始,他奶奶觉得是不要给孩子读书的,这么小的年纪看书太累了。后来她听小家伙给她讲了几个绘本故事后,她觉得还有这么好的小故事,还有这么好看的图书,她也开始觉得看书好,还给来我家的小朋友们的父母讲阅读的好处了呢。

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在他的书《幸福的种子》里提到:“图画书不是用来学习的,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只要父母掌握方法,不要强迫孩子去阅读,而是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开始阅读之旅,肯定能感受到快乐的。

爱阅读的孩子,专注力会更好

很多妈妈说孩子坐不住,但是玩iPad的时候就坐得住。其实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当时的确坐好了,也集中了注意力。

但是他一旦享受到了游戏带来的刺激体验,当他面对一本静静的没有任何声效的图书,肯定无法静心,甚至在课堂上也无法集中注意力。

你也许还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孩子慢慢地就落后了。甚至不知道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变了。因为早在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埋下了不好的种子。

而阅读是所有认知行为中最能促进专注力的,它也是一切学习和理解力的基本前提。

我们在朗读中结合了思考和说话。教育学家达格玛·薇德说:“阅读的人会不由自主的一路读下去,我们会运用假设,并在阅读中修正或证实我们的假设。”

倾听阅读也是一样。年纪幼小的孩童就已经知道文字的魔力了,所以他们会对听读上瘾,同一个故事百听不厌:读的人不许有任何偷工减料,内容稍有不同,马上会被他们抓包。因为每当他们认出相同的故事内容,就是一个小小的成功经验。

爱上阅读,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对于孩子阅读习惯培养当然是越早越好。因为孩子越大对阅读抵触越强,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亲子共读。

需要从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方面入手。阅读前准备:1、布置阅读环境 2、选择合适书本 3、做好阅读互动。

布置阅读环境:为孩子打造阅读角,温馨有爱的阅读角更容易引起孩子阅读兴趣,环境影响人。

选择合适阅读书本:不适合孩子阅读的书本会降低孩子的阅读兴趣。

阅读中做好互动:1、注意读书过程中声音、语气、语调和表情,肢体动作、情绪状态等。2、开放式的提问。3、用复述、表演、绘画、写作或者其他形式表达阅读感受。

不爱阅读的孩子不会怎么样,但爱阅读的孩子一定会不一样——他们的眼睛里会多一些亮晶晶的东西,他们的脑子里会多几个问号,他们的脸上会多几丝笑容,他们的举手投足会多几分书香气息,他们的心灵会充盈起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