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本能的都會排斥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很多大學生都存在不喜歡自己專業的問題,從向陽生涯歷年來接觸到的來做職業規劃的大學生羣體中,80%都存在這個問題,四年的學習一晃而過,但因爲不上心,只是完成任務一樣的學,導致他們面對未來的發展越來越迷茫。放任孩子自己探索顯然是不科學,因此就需要學校老師以及家長們的幫助,但是目前存在的問題,就是學校老師對於職業規劃與生涯教育的專業度掌握的問題。

專科生替課本科生月入數千,大學生們爲什麼總拿前途開玩笑?

最近,一條#專科生替課本科生月入數千#的熱搜,引起了向陽君的關注,點開來一看,深深感受到了和當代大學生的代溝,萬萬麼想到現在連代課代考這類明顯不該出現的行爲,不僅成了門生意,而且還生意興隆?

在新京報的報道中,記者調查發現,有學生替別人上課,每月收入數千,替上的課以公共課和選修課爲主。替課替考現象還催生了中介,稱可以找到各種各樣的人來替課,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對於這樣的現象,很多專家都表示了無奈又痛心,認爲替課替考的學生,簡直是對未來不負責,拿自己的前途在開玩笑。向陽君也以爲網友們理所當然的也會一邊倒的對替課欣慰進行批判,但評論裏的畫風,卻有點微妙,很多人都對這類的現象習以爲常。

找人代課已經是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了,而那種習以爲常的心態,使得這個問題更值得引起思考和重視。

什麼導致了大學生寧願花錢找人替課也不願意去上課?

人民日報前兩年曾發文痛批沉睡的大學生,你不失業,天理難容,直指那些在課堂上埋頭苦睡或者只顧着打遊戲的大學生,當時就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如今2年過去了,情況並沒有好轉。

專科生替課本科生月入數千,大學生們爲什麼總拿前途開玩笑?

01

細想一下,大學生們不願上課,其實是對於前途迷茫的一種表現。

人本能的都會排斥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很多大學生都存在不喜歡自己專業的問題,從向陽生涯歷年來接觸到的來做職業規劃的大學生羣體中,80%都存在這個問題,四年的學習一晃而過,但因爲不上心,只是完成任務一樣的學,導致他們面對未來的發展越來越迷茫。

上學那會兒,總會遇上些並不喜歡自己專業的同學,有的人上課人坐着,心思已經神遊天外,有的就乾脆逃課,到現在甚至出現了替課。不是不願意學,而是不願學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

找人代課的學生都是不務正業嗎?也未必。評論中,就有找人替課的學生爲自己辯解,說自己並沒有睡懶覺打遊戲,只是純碎對某些課不感興趣,他寧願多花時間在自己喜歡的領域。

很多學生專業是填好了,選擇未必是自己做的。有的遵循了父母的意願,有的沒有深入瞭解過課程和就業方向就輕易填報,等到入學了發現專業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樣時,後悔都來不及。

專科生替課本科生月入數千,大學生們爲什麼總拿前途開玩笑?

02

大學階段對於專業和未來的迷茫,根源還在中學階段。在美國職業規劃大師舒伯的生涯發展理論中,將15-24歲這個年齡段劃分爲職業生涯的探索期,很巧合的,正好涵蓋了高中和大學兩個階段。

在這個階段中,青少年們需要意識到自己的興趣,對自我能力進行探索,並且初步掌握相關的職業技能。也就是說,從中學階段開始,學生的職業規劃與生涯教育就應該被提上日程,得到足夠的重視。

然而事實上,至今還有不少人認爲職業規劃那是要工作了之後才需要做的,殊不知“規劃”二字,本身就贏在了一個“早”字上,真等到進入職場纔開始做職業規劃,已經晚了一大步。在中學階段,老師、家長包括學生自己更關注的方向幾乎都是成績,通過高分考取好學校好專業,以期待未來會有好的發展。

然而不重視孩子對興趣的探索,不注意培養他們的職業規劃意識還是帶來了隱患,遠有棄北大讀技校的周浩,近的也有放棄國科大轉到川大讀牙醫的案例,這些都是真正高分的學霸,但在他們學業和職業的發展上,都走了一段不小的彎路。

高分並不能讓他們高枕無憂,幫助他們找到方向,探索職業發展道理,纔是長遠角度出發,讓他們在未來的職業生涯更順利的方式,這也是中學階段職業規劃與生涯教育在近年來不斷被提及的重要原因。

專科生替課本科生月入數千,大學生們爲什麼總拿前途開玩笑?

03

如今新高考的改革逐步落地,正在倒逼着學校和家長重視中學生的職業規劃和生涯教育。正如向陽生涯創始人洪向陽老師一直強調的,中學職業規劃與生涯教育至少要提前到高一甚至更早以前。

新高考要求高一階段,學生就要完成選課目定方向,因爲選科目是直接影響到高考志願填報的,所選擇的組合搭配,基本就圈定了未來可選擇的專業方向。

到了高二階段,已經有了既定的目標的孩子,對於自己和理想的專業、學校之間的差距會有更清晰的認知,但在目標感的驅使下,他們對於學習更有動力,逐漸縮小差距並非不可能,再加上高考志願是三分考、七分報,能考取好學校的概率會大大提高。

在這些前提條件下,做好職業規劃與生涯教育就顯得異常重要。

放任孩子自己探索顯然是不科學,因此就需要學校老師以及家長們的幫助,但是目前存在的問題,就是學校老師對於職業規劃與生涯教育的專業度掌握的問題。很多老師自己也是半路出家做起了生涯教育,他們更多的依賴於一些測評工具或者自己的經驗,但對於學生們來說,這樣的職業規劃和生涯教育課程,對他們的幫助並不大。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才能事半功倍,不少學校會選擇外部機構給予幫助,職業規劃師、生涯規劃師這些職業漸漸興起也就變的理所當然了。

專科生替課本科生月入數千,大學生們爲什麼總拿前途開玩笑?

04

中學需要更多專業的職業規劃人才,培訓市場也因此興起,很多老師通過培訓,用專業知識武裝自己,不僅幫助了學生還給自己的事業帶來了發展。

比如參加過向陽生涯CCP生涯規劃師課程的李老師,來參加培訓的初衷是因爲他接下了學校的生涯教育的項目,不想一知半解就找到向陽生涯來學習,經過3天的課程後,對於一些簡快技法,他已經說的頭頭是道。

回到學校,他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理論體系,將所學一一運用到實踐,沒過兩年就把學校的生涯教育做成了特色,甚至被當地的教育局評過獎。受到嘉獎的成就感和幫助到學生的滿足感,讓他更意識到中學階段職業規劃與生涯教育對學生的重要性。

今年高考考生人數突破千萬,實現了又一次增長,未來高考細分市場和中學生涯教育市場都不斷的需要專業人才的湧入,即爲了幫助孩子們在進入大學甚至職場後,又不迷茫的人生,同時通過職業規劃的學習,讓自己的職業生涯更上一層,何樂不爲呢?

目前,向陽生涯第132CCP生涯規劃師課程上海班即將開班,3天課程將由向陽生涯創始人洪向陽老師親自傳授,助人助己,就差你了!

專科生替課本科生月入數千,大學生們爲什麼總拿前途開玩笑?

End

你對這樣的現象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與向陽君交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