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拿大成爲了人均垃圾產量最多國家。人均垃圾產量36.1噸,年生產約13.3億噸垃圾。

近日

“深海勇士”號首次曝光海底垃圾場視頻

畫面裏,從一開始兩三個塑料袋

“深海勇士”號在海底發現巨型垃圾場,關於垃圾的真相你知道嗎?

“深海勇士”號在海底發現巨型垃圾場,關於垃圾的真相你知道嗎?

到迎面驚現的巨型垃圾場

數量之多令人震驚

“深海勇士”號在海底發現巨型垃圾場,關於垃圾的真相你知道嗎?

“深海勇士”號在海底發現巨型垃圾場,關於垃圾的真相你知道嗎?

據悉

這是近日“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

在某公海海域下潛時

在近2000多米的深海里遇到成片海底垃圾

而這些垃圾只是海洋垃圾中的冰山一角

“深海勇士”號在海底發現巨型垃圾場,關於垃圾的真相你知道嗎?

據數據顯示

全球每年塑料產量超過3億噸

每分鐘都有一輛大型垃圾車

將垃圾傾倒在海洋裏

每年至少800萬噸垃圾侵入海洋

而一個塑料袋如果自然降解

需要可能需要百年

“深海勇士”號在海底發現巨型垃圾場,關於垃圾的真相你知道嗎?

“深海勇士”號在海底發現巨型垃圾場,關於垃圾的真相你知道嗎?

“深海勇士”號在海底發現巨型垃圾場,關於垃圾的真相你知道嗎?

統計表明

每平方海里的海水裏

有多達4萬片塑料垃圾

海洋動物深受其害。

無獨有偶

7月17日

一份耐人尋味的榜單出爐

加拿大成爲了人均垃圾產量最多國家

發達國家加拿大在人們印象中

一貫是乾淨、環保的形象

有人感嘆意想不到

而保加利亞、美國緊隨其後

分列人均垃圾產量榜的第2、3名

“深海勇士”號在海底發現巨型垃圾場,關於垃圾的真相你知道嗎?

雖然人均垃圾產量,與垃圾總量、

國家人口總數等多種因素有關

這一指標不可一概而論

但從環境污染到垃圾跨國

再到垃圾分類……

“深海勇士”號在海底發現巨型垃圾場,關於垃圾的真相你知道嗎?

近來,有關垃圾的話題

在人們的社交話題榜上

正日漸火爆

而這背後的原因,只有一個:

保護生態

畢竟留給人類的時間

真的不多了

【01.身負“血債”】

2019年4月,一頭懷孕的抹香鯨,死在了意大利的一處港口。

隨後,它的死因公佈:胃裏被發現有約45斤重的塑料廢棄物。

“深海勇士”號在海底發現巨型垃圾場,關於垃圾的真相你知道嗎?

一個月後,另外一頭6歲左右的抹香鯨,因吞食塑料而死在了海灘上。

原本,一頭抹香鯨能活到70歲。

“深海勇士”號在海底發現巨型垃圾場,關於垃圾的真相你知道嗎?

大洋的另一邊,7月,日本奈良公園有9只鹿因吞下過多塑料袋慘死。

一名職員說:“9只鹿中的1只(胃部)發現最多垃圾,重達4.3公斤。”

“深海勇士”號在海底發現巨型垃圾場,關於垃圾的真相你知道嗎?

而這些塑料袋,絕大部分是外來遊客留下的“隨禮”。

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這樣的傷害也不止於此。

5月,美國探險家維斯科沃,在探索太平洋最深處的馬裏亞納海溝時,也受到了同樣的靈魂拷問,“這是什麼垃圾?”

因爲,他在發現一些獨特的生物之餘,也驚訝地發現了海溝中漂流的塑料袋和糖果包裝紙。

“深海勇士”號在海底發現巨型垃圾場,關於垃圾的真相你知道嗎?

要知道,馬裏亞納海溝的深度,高於地球最高峯——珠穆朗瑪峯的海拔高度。

在人類還未踏足之地,垃圾,已經先行一步佔據一席之地。

無獨有偶,因爲人類對珠穆朗瑪峯的不斷攀登,人類活動增加導致生態問題日益嚴重,“世界屋脊”遭到垃圾污染。尼泊爾政府、中國政府先後實施規定,整治珠峯環境,減少垃圾污染。尼泊爾要求每名登山者下山時,必須帶回8公斤垃圾。

“深海勇士”號在海底發現巨型垃圾場,關於垃圾的真相你知道嗎?

這些扔出去的垃圾,最後還會以另一種方式,回到人類身邊。

據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顯示,塑料污染已經侵入到人類體內。

當今時代,全球人均每週攝入近5克的微塑料,約等於一張信用卡。

而在人類的食物中,甲殼類海鮮、啤酒和鹽的微塑料顆粒含量,也很高。

“深海勇士”號在海底發現巨型垃圾場,關於垃圾的真相你知道嗎?

據日本一個團隊確認,海洋中微塑料垃圾等內的有害化學物質,在被吸收進貝類等生物體內後,會不斷積聚。

這些塑料垃圾帶來的危害,僅僅是冰山一角。

【02.垃圾圍城】

2018年,全球電子垃圾共4850萬噸,約爲人類製造的商用飛機的總重量;

每年,全球使用約5萬億個塑料袋,把它們一一排開,面積能覆蓋兩個法國;

每年,全球平均產生約21億噸垃圾,足可以填滿82萬座奧林匹克游泳池……

在與垃圾的戰役中,人類早已四面楚歌。但縱觀全球,不少國家仍走在培養垃圾處理意識的路上。

“深海勇士”號在海底發現巨型垃圾場,關於垃圾的真相你知道嗎?

美國人口約佔世界人口的4%,但報告顯示,其每年產生廢棄物佔總量12%。且其垃圾回收率,在發達國家中也處於最差行列。

但也有不少國家,已經從與垃圾的“博弈”中回過神來,積極展開行動。

2019年開始,中國不再接收“洋垃圾”。曾經的20年間,世界上約一半的可回收物品都被運往中國。隨後,東南亞也颳起“退還垃圾”的風潮:6月,一批在菲律賓滯留5至6年、並一度引發糾紛的垃圾,被運回加拿大;同月,東盟10國領導人通過打擊海洋垃圾的“曼谷宣言”,誓言將共同行動,以減少區域內的海洋垃圾;7月,印尼政府表示,將把超210噸的垃圾送回澳大利亞……

不過,要解決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塑料垃圾問題,只是退還垃圾,還遠遠不夠。

一個普通的塑料瓶,從被丟棄到完全分解,需要多久?答案是450年到500年。

世界自然基金會3月開通一檔直播,將持續播450年,展示塑料瓶分解過程。

不知道450年後,我們又變成了“什麼垃圾”?

“深海勇士”號在海底發現巨型垃圾場,關於垃圾的真相你知道嗎?

【03.所以,這和垃圾分類有啥關係?】

在我們擼起袖子,鑽進垃圾堆中試圖分類時,也許都會有上述疑問。

日本爲實現用再生金屬製作2020年東京奧運獎牌,從各地分類回收小型家電及手機等,提煉了約32公斤金、3500公斤銀和2200公斤銅。

英國的科研人員正研究利用廚餘廢料,來保養土壤的健康。

這個項目將能夠應對世界上大量的表土退化。

美國萊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則發現了一種循環利用鋰離子電池的方法。

這意味着,新的電池可能將由舊電池製成。

全世界的人們都在探索垃圾的意義,而垃圾回收則是第一步。

當然,這並不意味着,只有循環利用、變廢爲寶纔是垃圾分類的核心要義,因爲一些垃圾的循環利用,也可能得不償失。

因此,這一步更多的是希望能減輕最終處置垃圾的壓力,破解困境。

你能想象,動物在散發惡臭的垃圾山上穿梭、水裏的垃圾比魚還多的場景麼?

雖沒能親眼目睹,但也應感到恐慌。

今天,你分類垃圾了麼?

“深海勇士”號在海底發現巨型垃圾場,關於垃圾的真相你知道嗎?

最後附各國人均垃圾產量排名Top 10榜單

【各國人均垃圾產量排名Top 10】

第一位:加拿大

人均垃圾產量36.1噸,年生產約13.3億噸垃圾

第二位:保加利亞

人均垃圾產量26.7噸,年生產約1.9億噸垃圾

第三位:美國

人均垃圾產量25.9噸,年生產約84.3億噸垃圾

第四位:愛沙尼亞

人均垃圾產量23.5噸,年生產約3091.2萬噸垃圾

第五位:芬蘭

人均垃圾產量16.6噸,年生產約9169.8萬噸垃圾

第六位:亞美尼亞

人均垃圾產量16.3噸,年生產約4788.9萬噸垃圾

第七位:瑞典

人均垃圾產量16.2噸,年生產約1.6億噸垃圾

第八位:盧森堡大公國

人均垃圾產量11.8噸,年生產約701.7萬噸垃圾

第九位:烏克蘭

人均垃圾產量10.6噸,年生產約4.7億噸垃圾

第十位:塞爾維亞共和國

人均垃圾產量8.9噸,年生產約6227萬噸垃圾

編輯注:以上排名根據24/7 Tempo大數據分析平臺計算結果,以2017年及其他綜合年份爲分析基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