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是2016年2月,崔景忠作爲省紀委扶貧工作組組長,第一次來到曲陽縣溫家莊村時目睹的場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管是曲陽縣溫家莊,還是沽源縣興順店,提到崔景忠,老鄉的評價都是同一句話:“崔書記總能把事兒辦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u003Cp\u003E寬敞明亮的廠房裏,河北省曲陽縣溫家莊村的上百名婦女坐在工位上,熟練地操作着縫紉機;沽源縣興順店村的農業產業園裏,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一個坐落在太行山深處,一個地處壩上草原,相隔500多公里的兩個村子,同樣的忙碌和紅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番景象的背後,離不開脫貧“帶頭人”——河北省紀委監委駐村扶貧幹部崔景忠的辛勤付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脫貧,一刻也不能等了”\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街上堆滿垃圾,垃圾旁,雞刨豬拱小孩玩;農戶家住房挨着豬圈,豬圈挨着茅房,臭味滿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是2016年2月,崔景忠作爲省紀委扶貧工作組組長,第一次來到曲陽縣溫家莊村時目睹的場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前我們也在農村待過,可這麼窮、這麼破的村子真是頭一回見。”工作組住的房子是多年沒人住的閒房。早春天寒,屋裏又沒火爐,晚上凍得睡不着覺,只能把被子圍在身上坐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村子的窘迫令人觸目驚心,崔景忠急得直上火,“脫貧,一刻也不能等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想脫貧,必須得先摸清村裏的情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語言不通、村民不信任,是工作組首先要跨過的兩座“大山”。“村民一開始見了我們躲着走,有人把我們當成搞推銷的不讓進門。”回憶起入戶走訪發生的怪事,崔景忠苦笑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經過深入調研,工作組瞭解到,溫家莊是王快水庫的移民村,整個村子分佈在長不足1公里、寬不到半公里的山溝裏,只有43畝水澆地。但同時,工作組發現,有些婦女家裏有縫紉機,會做布玩具,但由於中間商太多,辛苦一天也掙不了幾塊錢。崔景忠敏銳地意識到,“找到脫貧致富的突破口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接下來,找關係、託朋友、找資金……多方篩選後,工作組終於聯繫到白溝一家箱包廠。“在山溝裏建廠,交通不便,投入也高,但是崔書記他們一次次找我談,我真是被他們的扶貧情懷感動了。”箱包廠老闆王可銀坦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合作協議簽訂後,工廠又在選址問題上“卡了殼”。山溝裏平地少,但崔景忠堅持,“供着鄉親們喫菜的43畝地堅決不能動。”多方尋找考察後,建廠的地址選在了一個廢棄的舊礦址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場地高低不平,最深處有10米多,周圍都是亂石雜草,而且這10畝地仍然涉及25戶村民,裏邊有6個墳頭、10根線杆、30條電線。”崔景忠至今仍清楚記得場地的細節。爲了儘快施工,工作組和村幹部挨家逐戶做工作。爲了節省費用,他們帶動村民自己動手搬石頭運沙子把場地墊平。線杆涉及電力、移動、電信、聯通多個單位,爲不耽誤進度,工作組成員劉勃每天到縣裏跑辦手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到5個月時間,一座嶄新的工廠拔地而起。2016年9月底,能提供200個就業崗位的箱包廠正式開工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明亮的廠房,先進的設備……如今,每個來到溫家莊的外地人都會注意到這個坐落在深山裏的現代化箱包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廠子現在運營得怎麼樣?”記者問。“運營得不錯,不光溫家莊脫了貧,還帶動周邊村的村民過上了好日子。三年前,村裏連個自行車都稀罕,現在有二十多戶開上小汽車啦!”崔景忠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給村裏留下能‘下蛋’的雞”\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沽源縣興順店村,河北省206個深度貧困村之一,建檔立卡貧困戶164戶339人,貧困發生率高達46.91%。\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裏老百姓的日子更難,任務更艱鉅。”2017年3月,完成溫家莊村扶貧任務的崔景忠回到石家莊沒多久,又受命派往興順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一次,工作組住到了村委會閒置的辦公房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條件應該好一些吧?”記者猜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崔景忠連連擺手,“我們一進那個院子,迎面看到一座牛糞‘山’,一起風,牛糞不光往被窩裏鑽,還經常刮到飯碗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村裏處處都是溝坎,沒有一條平路,144戶人家住的是危房,村裏常住人口不足一半,大都是老年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崔景忠當過30多年兵,是個錚錚鐵漢,但同時,他又是個感情細膩的“熱心腸”。看到小孩子穿着破舊的棉襖凍得發抖,瞅見生病的老人忍痛不願去醫院,他經常二話不說,從兜裏摸出一百、二百現金塞過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些錢能救救急,但救不了窮啊!”崔景忠知道,要想讓老百姓徹底擺脫貧困,必須要有產業,“給村裏留下能‘下蛋’的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還得走深入調研的老辦法。”工作組和村班子反覆碰頭討論,到羣衆中瞭解意願,最終,爲興順店勾畫出一張“易地搬遷+產業扶貧+政策兜底”的藍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家都說說,興順店能搞啥產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點火冒煙、污染環境的堅決不能幹,而且這個產業還得符合本地實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種莜麥、大豆這些傳統作物增收慢,沽源的馬鈴薯很有名,如果有深加工企業就好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是工作組到興順店不久召開的一次“碰頭會”,大家討論到凌晨,最終達成共識,就種馬鈴薯,但必須引進龍頭企業,搞現代化種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說幹就幹!崔景忠多方聯繫,引進了張家口弘基農業公司,在興順店建起千畝馬鈴薯產業園。農戶將土地流轉給園區,同時又能在園區裏打工掙錢,這樣一來人均年增收近3700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工作組還爲興順店引進養殖黑豬項目,實行企業加合作社加貧困戶形式,每戶每年增收800多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扶貧,就是將心比心”\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每天清晨,沽源縣興順店村民劉有志起牀後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家的小院清掃一遍,“做夢也想不到這輩子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要不收拾乾淨,頭一個就對不住崔書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過去,興順店在四里八鄉出了名的“破”。因爲交通不便,有年下大雪,救護車進不了村,一個病人抬到半路上不幸去世。有的孩子冬天出不了門,只能開春再上學,斷斷續續就讀,15歲還在上小學4年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些事對我們觸動特別大,想在現有基礎上改變村容村貌,讓老百姓的日子上個臺階,太難了。”擺在工作組面前的,只有易地搬遷一條路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易地搬遷是一項系統工程,牽扯人員多、政策要求嚴、相關程序雜。崔景忠帶領的工作組拿出“拼命三郎”精神,一關一關闖,一個手續一個手續跑。僅用三個多月,就跑完了所有手續,進入施工階段。2018年8月,全體村民入住新民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搬遷時,走進興順店新村,開闊平整的水泥路、整齊劃一的磚瓦房映入眼簾,路邊還安上了太陽能照明燈。揹着大包小包的村民眼睛瞪得大大的,這看看,那摸摸,歡喜地合不攏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管是曲陽縣溫家莊,還是沽源縣興順店,提到崔景忠,老鄉的評價都是同一句話:“崔書記總能把事兒辦到老百姓的心坎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興順店缺水,工作組幾經協調,修舊打新共計17眼井,深埋地下管道6公里,徹底改變了“靠天收”的歷史;溫家莊廁所落後,工作組協調資金30萬元,拆掉連茅圈,家家戶戶用上了水衝式廁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扶貧,就是將心比心。這些年,我們成了村裏人,村裏人成了我們的親人。”崔景忠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爲是“親人”,鄉親們遇到事情,常常頭一個就找“崔書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溫家莊鄰村一個孩子出車禍手指被輾軋,縣醫院診斷要截掉手指,崔景忠和省三院專家聯繫並協調救護車護送,由於手術及時,孩子的手指保住了;興順店村民童正鎖患有嚴重的腿部疾病,要做截肢手術,一家人正發愁時,崔景忠幾個人分頭行動,和張家口有關醫院協商解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老百姓信任崔景忠,不僅因爲他是“熱心腸”,還因爲他爲人方正,“辦事講規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崔景忠在駐村幫扶期間,經手產業項目數十個、扶貧資金上億元,全部嚴格按要求進行村務公開、按程序招投標。在興順店投資2000多萬元的易地搬遷項目啓動伊始,他就立下了“領導幹部不插手、所有資金不亂用、政策要求不違規”三條原則,如今該項目的建設思路、羣衆工作、工程質量都成了全縣標杆。因爲工作成績突出,崔景忠三次被河北省委表彰爲優秀駐村第一書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些年駐村幫扶,您最大的感悟是什麼?”記者問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思考良久後,崔景忠總結了三個“真”:“只要用真心,就沒有暖不熱的心;只要用真情,就沒有感動不了的人;只要使真勁,就沒有幹不好的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真正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坎上,真心爲貧困羣衆謀幸福,崔景忠說,這就是他作爲一名有着30年黨齡的老黨員應當始終堅守的初心和使命。(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代江兵 河北日報記者 劉榮榮)\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588700616707329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