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瑞典是一個北歐小國,似乎在世界軍事強國中排不上名。然而在近幾年,瑞典軍方卻下單了A26型AIP潛艇,據稱比美軍先進十年。彈丸小國何以掌握如此先進的潛艇?老巴就和您聊一聊。\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c15e57531f943c185803badc24ba74f\" img_width=\"759\" img_height=\"447\" alt=\"北歐水下霸王——瑞典潛艇部隊發展史\"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國家實力:特立獨行的北歐強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實際上,瑞典能造出先進的潛艇,這事兒一點不奇怪,因爲瑞典素來科技發達,在軍工方面也居於世界先進。別的不說,著名的炸藥大師諾貝爾,可就是瑞典人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瑞典國家雖小,其歷史充滿光榮和個性。瑞典人屬於北歐日耳曼人種,早在維京海盜時代,便經常跨海經商。在16世紀,瑞典打敗了丹麥、波蘭等國,成爲北歐的霸主。17世紀初的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進行了軍事改革,採用先進的兵器和戰術,把瑞典軍隊打造成全歐洲的精兵,並在三十年戰爭中聯合法國,大破西班牙、奧地利聯軍。在18世紀初的大北方戰爭中,瑞典國王卡爾十二世也是沙皇俄國的強大對手。沙皇彼得一世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從瑞典手中奪得了波羅的海霸主的霸權。在19世紀初,法國皇帝拿破崙手下大將貝爾納多特被瑞典國王收爲養子,後來繼承了瑞典王位。他帶着瑞典反過來參加反法同盟,戰場上多次擊敗法軍,叫拿破崙很受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拿破崙退位之後,瑞典從此不再摻和各國的戰爭,保守中立至今二百年。在二戰中,希特勒佔領了北歐的丹麥、挪威,芬蘭則加入法西斯陣營,而瑞典依然保持中立(污點是,瑞典和納粹德國有商務合作)。在冷戰時期,兩強對峙,歐洲各國要麼加入美國的北約,要麼加入蘇聯的華約,而瑞典依然還是中立,兩不相幫。二百年不打仗,二百年不結盟,靠的不是“人畜無害”,而是“誰打我,我能打回來”。今日的瑞典,也擁有完善的軍工體系,其水準在北歐各國排第一,即使比起英法等歐洲強國,也自有其所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潛艇定位:防衛海灣利器\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瑞典的國境線\u003Cspan\u003E一半都\u003C\u002Fspan\u003E是海岸,東部瀕臨波的尼亞灣、波羅的海,西南部則是卡特加特海峽。隔着這片並不算特別廣闊的水域,瑞典與丹麥、德國、波蘭、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俄羅斯和芬蘭等相互眺望。對瑞典來說,這片海域就是它國防的前哨。要保證國防安全,必須對波羅的海有一定控制力,即保持一支相對有實力的海軍。比如在18世紀初卡爾十二世統治下,瑞典海軍擁有大戰艦42艘,在當時也算一個二等海軍強國了。\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0176425db28d432c839180a1d1696f4e\" img_width=\"619\" img_height=\"634\" alt=\"北歐水下霸王——瑞典潛艇部隊發展史\"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但另一方面,瑞典畢竟是個小國,國土縱深有限,總體人力物力有限。在當代,要維持一支龐大的水面艦艇部隊很不划算,更何況它面臨的最大假想敵,是東邊的俄羅斯,擁有世界第二強的軍事實力,而波羅的海面積有限。俄羅斯城市彼得堡到瑞典海岸線任何一點的距離也就千兒八百公里,這對現代的亞音速導彈來說也就是一小時的路程。從風險來說,瑞典的水面艦艇幾乎都是籠罩在俄羅斯陸基導彈攻擊範圍之內,就是說一旦戰爭爆發,水面艦艇到底能保存幾分戰力,發揮多少作用都難說。這種情況下,潛艇這種“不對稱”的利器便正好大顯神通了。在波羅的海里放幾艘潛艇,便能讓敵對國家的艦隊不敢擅自出入,或者抽冷子對敵人的陸上目標偷偷來這麼一下。你總不能用導彈把整個波羅的海全洗一遍吧。因此,瑞典海軍水面艦艇主力不過是幾百噸的導彈艇、輕型護衛艦之類,常規潛艇卻在全球也是數得着的。爲適應波羅的海的特色,瑞典潛艇通常體型較小,機動性好,很適合海灣游擊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或許有人會疑惑瑞典爲什麼不造核潛艇?這首先是沒必要。核潛艇相對於常規潛艇最大的優勢是其近乎無限的續航能力,對美國這種全球霸權的國家,或者俄羅斯這種領土遼闊、全球反制的戰略來說,“神出鬼沒於萬里之外”的核潛艇確實可以大展神威。而瑞典作爲一箇中立小國,他需要的就是守住自己波羅的海這點海岸線,讓別國不敢隨便入侵。在這個距離範圍,技術先進的常規潛艇基本夠用了,核潛艇未必有太大優勢。另一方面,造核潛艇在技術、資金方面的門檻太高,而瑞典由於長期和平,民衆追求環保安全,就連對核電站都顧忌頗深,更別說核潛艇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鯊魚天龍:一艘德國沉船的禮物\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早在19世紀末瑞典便開始探索潛艇製造。1885年,瑞典的工業家索爾斯坦.諾登費爾特建造了排水量60噸的“諾登費爾特I”號潛艇,長不足20米長,艇員3人,使用蒸汽機爲動力。此後,諾登費爾特又在其基礎上建造了“諾登費爾特II”、“諾登費爾特III”潛艇,水下排水量達160噸,艇員7人。1900年,瑞典人專程學習美國的“霍蘭”型潛艇的先進技術,並參考它在1904年建成了“鯊魚”號。其潛排量127噸,裝備有一具457毫米魚雷發射管,艇員11人。此後,瑞典從意大利和德國引進多艘潛艇,學習別國經驗,提升本國水平。在二戰結束時,瑞典海軍裝備有760噸的索萊約內特級和450噸的u1級潛艇,都已經較爲落後。\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6fb5958e6abc456188a6bbf88ad27154\" img_width=\"360\" img_height=\"159\" alt=\"北歐水下霸王——瑞典潛艇部隊發展史\"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冷戰時期,瑞典迫切需要發展本國潛艇技術。他們想要借鑑二戰德國的潛艇,但這些技術已經被美國和蘇聯壟斷。瑞典在二戰時沒有加入反法西斯陣營,二戰後既不親美,也不親蘇,指望美蘇給它技術是不可能的。就在瑞典人將要絕望時,瑞典駐挪威大使弄到一份情報:二戰時,曾有一艘德國XXI潛艇在瑞典領海沉沒!瑞典人這下可樂瘋了,趕緊組織人把這艘寶貴的潛艇打撈起來,然後“敲骨吸髓”地學習上面的技術。50年代,瑞典的“鯊魚級”潛艇問世,其長65.8米,潛排1000噸,航速17節。其綜合性能不亞於美蘇當時的先進潛艇,普遍說法是瑞典人把德國XXI潛艇幾乎所有的先進技術都用到了鯊魚級上面,包括聲納系統、壓載水艙設計等。\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0b6716f8d7bb402db5960ca440a1cb93\" img_width=\"580\" img_height=\"364\" alt=\"北歐水下霸王——瑞典潛艇部隊發展史\"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在積累一段時間經驗後,瑞典又在鯊魚基礎上改進建造了“天龍級”,並於60年代初服役。天龍級艇長69.3米,潛排1100噸,裝有4具魚雷發射管,航速16節。雖然速度略低於鯊魚,但其水下噪聲卻大大優化,在波羅的海複雜的水情下簡直是來無影去無蹤。天龍級後來服役20多年,到上世紀80年代才役。同時,瑞典還對即將退役的老舊U1型潛艇進行了改造,安裝大型被動聲納列陣和TP40線導反潛魚雷,又加裝了一些應用於天龍級上的成熟技術。這樣,老舊的U1級被改造成“阿伯龍級”反潛潛艇,用於對付在波羅的海出沒的蘇聯潛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海鷹潛艇:X尾翼大顯神通\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接下來,瑞典人又研製出“海鷹”潛艇,於1967年服役。之前的鯊魚和天龍基本是以德國潛艇爲藍本仿製的,而從海鷹級開始,瑞典基本摒棄了德國潛艇的特點,開始依據波羅的海的海域特點,走自身特色的潛艇之路。根據自身的戰略定位,海鷹級的要求一開始就很清楚:要有高航速、低噪聲。新潛艇相比德國潛艇,首先把體型變得“粗短”了。德國潛艇細長的身姿,適宜於遠洋作戰,而在波羅的海這種複雜地形的海域,瑞典人將艇身變短加粗,運動更加靈活,可靠性也更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海鷹級第一次採用了X型尾舵來代替傳統的十字形尾舵,就是說潛艇尾舵不是按上下左右的方向,而是四個斜方。這種尾舵有兩個好處,其一是機動性能較好,在複雜的海底條件下更方便操控性能。此外,斜方的舵在潛艇坐沉到海底的時候,不像十字舵那樣,正下方的一個舵葉容易被海底撞壞。X舵當然也有缺點,潛艇下潛時,對速度的控制不如十字舵好。不過波羅的海平均深度只有55米,最深的地方也不過400多米,這麼淺的海,“控制下潛速度”很重要麼?\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78a8d525fd9405190e195890b8eb278\" img_width=\"432\" img_height=\"456\" alt=\"北歐水下霸王——瑞典潛艇部隊發展史\"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同時期,美國的“大青花魚”上也安裝了X型尾舵,而海鷹比起大青花魚還有所不同。大青花魚的尾舵是對角線控制,X型尾舵實際上是兩片長舵交叉,而海鷹級的X尾舵四個舵面都能獨立控制,這樣機動性更好,而且一個舵面發生機械故障,剩下的還能繼續操作。當然,四個獨立舵面,機械工程方面會更加複雜,但瑞典人這方面正是長項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海鷹級長51米,潛排1400噸、水下最高航速達20節,在當時堪稱是先進水平。同時,爲了海鷹級反潛能力較弱的弱點,瑞典又研製出“水怪”級反潛潛艇。水怪級同樣是又粗又短,X型尾舵。它潛排比海鷹級還小,爲1085噸,卻裝備有8具魚雷發射管,包括兩種口徑,可以發射TP61重型和TP43-1輕型兩種魚雷,可謂是“小船裝大炮”,正適合專艇專用。爲了減少噪聲,水怪級所有168個蓄電池以及所有的推進輔助機都安裝在彈性減震基座上,並採用繞性聯軸器。水怪級自動化水平相當高,採用了兩臺Censer932數據控制管理器,艇員人數僅有27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升級水怪:不要空氣也能航行!\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接下來,瑞典潛艇將實現一次重大突破:不依賴空氣動力(AIP)。傳統柴油發動機的運行需要大量氧氣來助燃,這就要求潛艇必須時不時浮上來補充空氣,即使以很低速度潛行,最多也就堅持幾十個小時。如果能使得潛艇發動機不需要空氣運行,就可以大大延長潛艇的潛伏時間,增加隱蔽性,提高戰鬥力。瑞典爲此試驗了多種新式動力系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80年代後期,瑞典將斯特林發動機(Stirling Engine)應用於潛艇。斯特林機的基本原理是以液氧作爲助燃劑來推動活塞,這樣既不需要補充大量空氣,而且還能減少系統的空氣噪音和結構噪音要小。至於尚未充分燃燒的氧氣和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廢氣,瑞典選擇裝備二氧化碳海水吸收器,而不是直接排到海里。這樣既避免產生氣泡,增強隱蔽性,也能進一步優化性能。當時在世界上有三種主流的AIP發動機,瑞典經過綜合評估,決定發展本國自己的AIP。\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85年初,考庫姆動力公司進行了V4-275R型斯特林發動機水上試驗。1987年11月,對一艘水怪級潛艇進行了改裝,安裝上斯特林發動機,次年正式投入使用,其續航能力達到20天左右,比之前提升了7倍。同時,瑞典還建造幾艘A17(西約特蘭級)潛艇,屬於水怪級潛艇的改進版,更新了電子、通訊設備、作戰情報處理系統,火控設備採用了IPS17型數據自動處理系統,長不過48.5米,潛排不過1150噸,卻擁有多達九具魚雷發射管,威力很大。\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adac9958dcd4727a22c523977029bd9\" img_width=\"580\" img_height=\"396\" alt=\"北歐水下霸王——瑞典潛艇部隊發展史\"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A19到A26:與核潛艇一較高低!\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到90年代初,經過數年試用,瑞典方面對AIP發動機和新型潛艇的工程技術更加成熟,同時他們力圖對抗在波羅的海出沒的蘇聯核動力潛艇。因此從90年代初,開始了專門的AIP潛艇——A19的建造(之前則是在普通潛艇水怪級上加裝AIP發動機)。\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93c62c3d29684c63a79aa97efd64f998\" img_width=\"580\" img_height=\"374\" alt=\"北歐水下霸王——瑞典潛艇部隊發展史\"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1995年2月2日首艇哥特蘭號下水。哥特蘭號長60米,潛排1490噸,水下最大航速20節,船員25名。其火控系統選擇了9scs MK3指揮及武器控制系統,電子支援措施是由manta ESM系統來完成。A19的自動化程度相當高,全艇的平臺功能由三個控制檯控制,僅需要11名艇員就能完成監控和操作任務。其裝備TP62型魚雷,以高濃度過氧化氫爲能源,配備泵噴射推進器,航速高,航程遠,同時長度縮短了3米,堪稱世界重型魚雷中的翹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拿A19去和世界各大強國的潛艇比較,會發現有些指標簡直慘不忍睹:比如說,潛艇失事之後的逃生裝置設計看上去就很薄弱,下潛深度也很低。這個毫不奇怪——別忘了人家只需要在波羅的海防禦就夠了。事實上,A19(哥特蘭級)是全世界第一批AIP專制潛艇,其在淺海作戰的某些性能甚至可以和核潛艇一較高低。甚至世界頭號軍事強國美國(他們的潛艇全是核潛艇),也不惜重金租用一艘A19,用於研究反常規潛艇的對抗戰術。而在演習中,小小的A19不負衆望,多次突破美國航母編隊的反潛飛網,叫美國海軍驚出一頭冷汗。有了A19,瑞典人可以拍着胸脯說:常規潛艇方面,我們是世界第一等!\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cb56a9d04ad436d974f29ed1615add4\" img_width=\"563\" img_height=\"267\" alt=\"北歐水下霸王——瑞典潛艇部隊發展史\"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在90年代中期,瑞典原本計劃與北歐鄰國丹麥、挪威等聯合研製一款更新的潛艇,稱爲“北歐海盜計劃”。但是由於經費問題,最終這個計劃無疾而終。於是從2006年開始,瑞典人開始獨立啓動A26計劃。相比之前的A17型,A26型潛艇除了保持X型尾舵外,採用了更加先進的斯特林發動機,同時加入了大量橡膠配件和擋板,使得機器運作產生的噪音和瞬態噪音降到最小。船體構架間的空間也裝有聲阻尼板。這樣,它的噪聲將進一步下降。而對潛艇來說,噪聲本來就是暴露目標的唯一風險,這意味着A26近乎達到“完全隱身”的效果。\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f32380b71e549cd9186396da782d355\" img_width=\"759\" img_height=\"455\" alt=\"北歐水下霸王——瑞典潛艇部隊發展史\"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除此之外,A26潛艇在艇首魚雷發射管旁邊設有大口徑發射管,可以釋放並回收無人潛航器。它還裝備可以升起的艦炮,用於水面上的低烈度交戰。它在水下的潛航期可能長達45天。同時,A26以模塊化設計。也爲水底作戰提供了更佳的多功能支持平臺。難怪薩博集團的高官自豪地說:“A26將成爲一種獨一無二的高科技潛艇。”\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ac2dde7696944e12bad50646df012d1d\" img_width=\"600\" img_height=\"312\" alt=\"北歐水下霸王——瑞典潛艇部隊發展史\"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58836318201451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