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看着一個個認真工作的員工,巴州皓宇紡織有限公司負責人楊計雲感慨地說:“作爲產業援疆項目,我們不僅要提供就業崗位,更要給他們帶來希望,真正使他們富起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產業援疆工作中,我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注意引導放大項目落地後帶來的社會效應,助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將生產線和就業崗位向鄉村農戶輻射延伸,方便少數民族羣衆就地就近就業,爲許多少數民族羣衆帶來了新希望。

"\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就業第一,推動產業援疆見實效\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河北產業援疆進行時之二\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起上班做擋車工,一起下班回公司分配的夫妻宿舍……自從去年3月妻子巴哈爾古力·努熱克也來到鐵門關市新恆立紡織有限公司上班,希爾艾力·麥麥提的心裏樂開了花,“我們很快就能把老人和孩子從拜城縣農村老家接來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希爾艾力·麥麥提夫妻的幸福生活,正是這個河北產業援疆重點項目的初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堅持就業第一,以產業帶動就業、以就業促進發展、以發展促進穩定,這是產業援疆的根本所在,也是河北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河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黨委書記、指揮長樊成華說。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我省通過產業援疆,累計解決巴州羣衆就業3.8萬餘人次,解決貧困人口就業5000餘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點燃生活新夢想\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走進新恆立紡織有限公司的夫妻宿舍,希爾艾力·麥麥提正在利用休息時間幫妻子學習國家標準通用語言。“在這裏,我們不僅可以掙到錢,還能學到很多東西。公司請了老師,開設了夜校,教我們國家標準通用語言,提高我們的文化水平。將來,我們也許能到內地去打工,更好地改善我們的生活。”他認真地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產業援疆工作中,我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注意引導放大項目落地後帶來的社會效應,助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將生產線和就業崗位向鄉村農戶輻射延伸,方便少數民族羣衆就地就近就業,爲許多少數民族羣衆帶來了新希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河北高陽恆立紡織印染有限公司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鐵門關市投資建設的新恆立紡織有限公司,從2017年正式投產起,就一直堅持在集聚人口、增加就業、民族團結、精準扶貧、企業黨建等方面着力,力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我們公司現有員工526人,南疆地區少數民族員工386人,其中喀什困難地區少數民族人數佔比70%,少數民族員工中建檔立卡精準扶貧戶70戶。近兩年來,公司累計安置就業1980人。”該公司人力資源部總監馬治國介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與新恆立紡織有限公司一樣,在巴州尉犁縣投資2.5億元的巴州皓宇紡織有限公司,也把招募當地少數民族工人和貧困羣衆作爲重點,目前員工中80%爲少數民族員工,其中建檔立卡精準扶貧羣衆150多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這裏工作真好!我們的設備很先進,環境也很好。你看,我的皮膚白了很多。我把我的姐姐、朋友都介紹來了。”在這裏工作已經一年的海力且木·庫爾班興奮地說,她剛買了車,孩子也來縣城上學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看着一個個認真工作的員工,巴州皓宇紡織有限公司負責人楊計雲感慨地說:“作爲產業援疆項目,我們不僅要提供就業崗位,更要給他們帶來希望,真正使他們富起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一技在身甩窮帽\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組織引導企業赴疆投資興業的同時,我省還支持就業創業孵化基地、產業園(區)、創業就業培訓等23個項目,增強當地“造血”功能和內生動力,擴大就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3歲的喀迪爾·艾尼是去年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他是家中唯一的勞動力,原來主要在外地打工,因爲沒有技術,一年掙得很少。去年,他通過篩選得到了駕駛員培訓的機會。“以前也會開車,但沒有駕駛證,工作沒有保證。通過培訓,我不僅拿到了駕駛證,還取得了大型工程設備操作證。”說着,他從兜裏拿出兩個證件給記者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目前,且末縣內有3條主要公路正在建設,需要大量的工程機械操作員和大卡車駕駛員。爲此,我們自2017年6月啓動了培訓駕駛員項目,全程免費培訓了120名駕駛員,這些人全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喀迪爾是最早得到駕駛證的學員之一。”且末縣人社局副局長侯文豔介紹,這個項目正是得到了河北省援疆項目資金的支持才得以順利實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爲業務熟練,喀迪爾被且末通睿駕駛員培訓中心聘爲教練員。現在,他們一家在縣城租了房,妻子也找到了工作,“我們已經脫貧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與喀迪爾同樣首批完成駕駛員培訓的殷帥帥,也有了新想法。取得駕駛證後,他在某工程工地上幹了半年,主要是駕駛灑水車,月收入7000元。後來工地停工,他用賺來的錢買了一輛二手小轎車,現在爲一家公司服務。“租車費是一天200元,平時還能用車接送孩子。但這只是暫時的,將來工地復工,我想買一輛自己的大卡車去工地幹,日子會過得更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加強技能培訓,可以使當地羣衆獲得更強的就業能力,既能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生活,也能促進社會穩定。產業援疆對於實現新疆長治久安和社會穩定意義重大。”侯文豔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致富路上有冀銀\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引進產業,加強技能培訓,爲巴州羣衆打開了就業之門。而對於那些受困於資金限制無法實現致富夢想的羣衆來說,尉犁縣達西冀銀村鎮銀行的開業,不僅開啓了金融援疆的先河,也讓致富夢想之光照進了現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近日,尉犁縣塔里木鄉英庫勒村駐村第一書記魏徵,又找到該行董事長張尉,希望該行能繼續向該村村民發放貸款。“去年10月底,我們村20戶家庭在這裏及時貸到了款。今年我提前來看看,是不是還能像去年那樣支持我們一下。”魏徵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原來,該村一直有發展養殖業的想法,村民有養羊的傳統,因爲缺錢,一直髮展不起來。瞭解到該村的情況後,達西冀銀村鎮銀行主動與村裏對接,經過調查,審覈通過了對20戶家庭放貸200萬元的計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阿孜古力·艾則孜去年在這裏貸到了10萬元,買了1000只羊。經過精心飼養,今年春節前他賣了兩次羊,不僅還清了貸款,還掙了5萬元。他說,“當時,家裏的羊圈已經收拾好了,羊羔也早定下了,就是沒有錢去領羊。是銀行解了我們燃眉之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瞭解,尉犁縣達西冀銀村鎮銀行是由河北銀行作爲發起行,經中國銀監會新疆監管局批准,依法成立的尉犁縣首家村鎮銀行,也是全疆第一個金融援疆項目。該行積極開展農戶小額貸款、農戶聯保貸款、工資保證貸款等業務。開業以來,該行已完成對173戶農戶的貸款,總金額達3000多萬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爲河北援疆項目的一部分,我們希望在巴州開設更多的金融點,幫助更多的新疆人走上幸福富裕路。”張尉說。(記者梁韶輝)\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591941831393332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