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問:、蘋果的最佳採摘期是什麼時候?判斷標準是什麼?

蘋果採摘最佳時期的判斷有如下幾個標準:

1、果皮顏色

絕大多數蘋果品種在發育過程中,果皮顏色都要發生規律性變化,即果皮底色由深逐漸變爲淺綠色或黃色。有些着色品種往往上色較早,但果皮底色仍然是綠色,只有果皮底色由綠變黃時纔是果實成熟的表現。

2、果柄

果實真正成熟時,果柄基部與果枝間形成離層,果實稍受一點外力。即會脫落。

3、種子顏色

在果實發育過程中,種子有一個逐漸褐化的規律。剖開果實,如果實種子變褐色,說明已成熟。

4、果實硬度

隨着果實的成熟,果肉變鬆軟,含糖量增高,硬度逐漸降低,果實成熟時的硬度相對穩定。

5、當年的氣候與市場供需

如果有自然災害,應組織人力適當提前搶收,根據市場情況,爲了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可適當早採或晚採。

6、套袋

去除果袋後,進行轉果、摘葉,鋪反光膜等促色措施,使果色全部着色成爲粉紅色,即可採摘,此爲商品色最佳採摘期,着色過重反而不受市場歡迎。

補充說明:

不同品種採摘時間不同,蘋果果實的生長期在正常的氣候條件下,一般都有比較穩定的生長發育期時期,一般早熟品種在盛花後60~100天成熟,中熟品種爲100~140天,中晚熟品種爲140~160天,晚熟品種爲160~190天。種植戶們可以根據自己所栽種的蘋果樹品種情況來進行判斷,適時採收。

第二問、果實成熟後該如何採收?應注意哪些事情?

蘋果採摘方法和注意事項如下:

1、觀察天氣條件

採果期水分大,在有霧、露、雨滴的的情況下,果實很容易腐爛,不耐貯藏,所以,最好選擇晴天採果,並且將採下的果實放在通風處晾乾。

2、按照順序採果

採果時最好先採樹冠外圍以及上部的果,後採下部和內膛的果,逐枝採淨,防止漏採。採果時要儘可能利用採果平臺,不要上樹,以保護枝葉、果實等不被碰傷、踏傷。同時,在摘果時,要輕摘、輕卸,減少碰、壓傷等損失,並注意保護果梗。

操作時,用手托住果實,食指頂住果柄末端輕輕上翹,果柄便與果臺分離,切忌硬拉硬拽;應本着輕摘、輕放、輕裝、輕卸的原則。

3、要分期、分批採收

通常來說,分2~3批來完成採收任務,第一批先採樹冠上部、外圍着色好的、個大的果實;第二批最好在5~7天后進行,同樣選擇色澤好、果實個大的採收;緊接着再過5~7天,將樹上所剩的果實全部採摘。

一般來說,前兩批果實要佔全樹的70%~80%,最後一批果佔20%~30%。

盛果容器要牢固輕巧,以放8~10千克果實爲宜。來源 果鄉飛鴻

磷鉀金庫®~食品級磷酸二氫鉀

提供權威專業的產品檢測報告!

保花保果、壯籽抗倒,膨果上色,作物增產法寶!

如需購買,請點擊下面的藍色文字“瞭解更多”!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