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古人爲了方便,發明了一種“春凳”,它有什麼“特殊”作用?

古代人發明了一種凳子,因爲這個功能,被稱爲“春凳”

“春凳”,聽起來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傢俱,它究竟是幹什麼的,又爲什麼被稱爲“春凳”?

這個傢俱大約發明在元朝或者明朝,但是要想探究這個傢俱的來源,則要說的更遠一點。

秦漢時期,中國人睡覺用牀,但平時是沒有椅子或者凳子的,都是跪坐。後來到了唐宋時期,椅子已經成爲傢俱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牀是晚上睡覺用的,凳子呢,又只能坐着,想出去納涼的時候非常不舒服,於是有人就結合牀和凳子的特性,改造了“春凳”。

這樣的春凳,在宋元明朝與春宮畫是離不開關係的,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對於性 愛來使用的。對於元朝這樣的沒有一個正經的途徑和相對比較公平的晉升渠道的時代,大家的滿腹經綸和才華無處發泄,盡用在給民間的一些風流韻事編纂小曲了。而到了明代,又大肆施行程朱理學,這裏面倡導的禁慾思想更是強烈壓制了人們的性 愛需求,只是歷來都是什麼最壓抑,什麼反而會增長。因此當時私下裏的風氣其實只會更加的淫靡。

人們的慾念漸增,間接地就產生了各種的性產物。春凳就是在這樣的歷史文化場景下出現的,它的用處就是想要突破成就的封閉的思想的禁錮,來滿足人們心中的欲。它的確也增添了人們的情趣,一般都是被用在 花樓、青樓那樣的需要調節的地方。“春凳”的造型,大概就是比牀小,比凳子大,一個人躺上去,剛剛好。那爲什麼叫“春凳”呢?以下有兩個說法,似乎都很有道理。

有一種說法是以節氣命名的,因爲熱門納涼時都是在春天開始,春末的時候人們開始吧凳子放到外邊或者是涼快的地方納涼,因爲那個時候沒空調只能通過這些方法納涼,而且這個“春凳”納涼的辦法想出來後簡直對那個時候的人們來說就是享受。所以這也是這個凳子爲什麼叫“春凳”的一種說法從春天開始用的就叫“春凳”了。

第二種說法是以這個凳子的作用命名的,春天把“春凳”搬出去可以享受到春風和美麗的春景,而且在“春凳”發明出來之後馬上就成爲了那些達官貴人的寶貝了,喫完飯休息時讓僕人把“春凳”搬到涼快地方,躺臥着兩人下棋也成爲了當時的一種時尚了。

根據素材變化,春凳有了不少發展,有藤椅,竹椅,以及後來的沙發等。

關於“春凳”的命名,你認爲是哪個解釋更爲合理。

本文爲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