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中新社青海玉樹7月21日電 (記者 羅雲鵬)在21日青海玉樹舉辦的冬蟲夏草高峯論壇上,與會相關專家學者表示應整合冬蟲夏草資源打造共有品牌與標準。\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E4xLZ5FcryEDb\" img_width=\"500\" img_height=\"375\" alt=\"專家學者:整合冬蟲夏草資源 打造共有品牌與標準\"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資料圖:一名店員正在擺放冬蟲夏草。中新社記者 孫睿 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青海冬蟲夏草產量佔中國總產量的60%,其中三江源區域玉樹出產的冬蟲夏草產量佔青海總產量的80%,此間冬蟲夏草具有個頭大、質地優、成色佳、頭孢長等特點,玉樹州雜多縣更有“中國冬蟲夏草第一縣”的美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劉杏忠說,應從源頭樹立冬蟲夏草形象,研究其功效成分並出臺整體發展規劃,將中國資源整合,形成共有品牌和標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大型野生真菌標本實驗室主任林文飛認爲,中國冬蟲夏草食用有千年歷史,且藥食同源,隨着當前需求量遞增,應藉助最新研究成果正確引導市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重慶中藥研究院冬蟲夏草研究所所長陳仕江坦言,冬蟲夏草藥理學研究已形成系統,毋庸置疑,至於重金屬超標等問題應深入研究,不能一概而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冬蟲夏草中所含的砷主要是有機砷,和海帶一樣,對人體無害。”青海大學畜牧獸醫科學院冬蟲夏草研究室主任李玉玲表示,近年來冬蟲夏草關注度持續不斷,應解決生態與資源的協調發展,形成冬蟲夏草管理機制,通過種質資源優勢,發揮產區效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蘭州交通大學生物種苗工程研究所所長謝放說,冬蟲夏草砷的無機態比例含量小,但缺乏權威系統報告,應加強科技創新與研發,並引導冬蟲夏草產業從採集向種植方向轉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青海民族大學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林鵬程表示,不能否認小含量組分在某一藥材中的作用,當前冬蟲夏草研究應藉助現代分離手段,以此推動整個產業發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青海玉樹州三江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扎西才吉說,希望冬蟲夏草可持續發展,未來從藥材轉爲藥品和保健品,藉助最新研究成果打造多元產品與市場。(完)\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07225767795150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