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胡渡 未來勇士服務號\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c77a117eea846e5aa4be8e351f5784d\" img_width=\"263\" img_height=\"263\" alt=\"職業軍人,是軍事教育的終極目標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現代軍事教育伴隨着西方軍事科學地位的確立而產生。專業的教育、思想的統一和團隊的精神,使二戰前的德國戰爭學院成爲軍事職業教育的典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職業軍人,在20世紀的幾次世界性戰爭中做出了令人膛目的戰績。進入21世紀,社會文化趨向多元,戰爭形態不斷演變,職業軍人還能夠獨領風騷嗎?\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9159eaa6add1450a8ce2547bc3f13b11\" img_width=\"900\" img_height=\"675\" alt=\"職業軍人,是軍事教育的終極目標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參謀組織的發展確立了戰爭的科學地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參謀(staff,標杆、支柱)一詞來源於精通設營術的軍需官,早期負責行軍道路、設營等技術性勤務工作,需要一定的數學知識。\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到18世紀末,逐漸發展成爲一種軍事數學理論,認爲戰爭是一種可以計算的科學。拿破崙時期,戰爭已經不再是國王之間的賭博,而是一場極其複雜的民衆戰爭。此時的法國國防部已經出現總參謀部的雛形,但拿破崙的個人天才阻礙了法國參謀機構的發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拿破崙戰爭結束後,歐洲各國競相向法軍學習。若米尼在《戰爭藝術概論》中將科學精神引入軍事領域,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806年,耶拿戰敗後,具有現代特徵的總參謀部首先出現在普魯士軍隊,主要負責地形測量、戰場勘察、研究戰略方向和未來戰鬥樣式等,爲下一次戰爭做準備。沙恩霍斯特被認爲是現代總參謀部的創始人,還賦予總參謀部軍事教育任務。\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後來,\u003Cstrong\u003E普魯士總參謀部逐步成立了戰史處,負責考察古代和近代戰局;設立武官處,學習和研究外國軍隊;利用地圖、模型和沙盤進行“圖上演習”等。\u003C\u002Fstrong\u003E1815年之後,在若米尼“軍事科學”思想的影響下,普魯士戰爭學院減少了一般性研究而專注於教授軍事專業和工程技術科目。\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到了1850年代,賴赫爾時期的“總參謀部已經呈現出一副軍事科學辦公室的形象。”\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毛奇雖然稱得上是有教養的軍官,但他的政治信條是“秩序”,一心想要造就素質一流的軍事專家。他乾脆拋棄了沙恩霍斯特培養“政治軍官”的理想,取消了戰爭學院廣泛的普通課程,把軍史部當作發佈“訓誡”的講臺,留下了“精確無誤”的軍事思想遺產,爲此後100年的軍事教育確立了軍事專業化的標準。\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他清晰地覺察到技術進步在理論上的意義,成立鐵道處,建立電報、飛艇部隊,創新“分進合擊”的指揮理論等,用科學精神塑造總參謀部。他要求總參謀部軍官必須認真研究並熟讀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具有默默無聞的工作作風、掌握準確無誤的工作方法、善於精心計算目標的可行性、對技術進步有充分的瞭解,以及團結部屬的高度責任感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在1866年的普奧戰爭中,總參謀部首次獲得戰爭期間的作戰指揮權。1871年普法戰爭的勝利,使總參謀部贏得了傳奇般的聲譽,毛奇也被戲稱爲“神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這一切表明,戰爭,已經越來越離不開甘做幕後英雄的軍事專業人才,“這個曾被貴族所壟斷的領地,現在已爲科學家所佔領”。\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技術主義有力推動了軍事職業教育的發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世紀初,技術兵器開始得到充分發展,軍隊更加依賴於國家的經濟,達到戰爭的目的比過去更加複雜。技術主義強調由技術爲主體構成的戰爭工具的作用,在機械化戰爭時代,佔據了軍事科學的頭條位置,戰爭藝術似乎已經破產。\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魯登道夫是一位“反克勞塞維茨分子”,他的總體戰思想反映了一種單純軍事主義。澤克特則把總參謀部軍官當作戰爭機器的零部件,不需要獨特的性格,只需要經過精心訓練、具有廣博知識,而且具有可替換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他們兩人都可以稱爲現代戰爭的工程師,致力於把德國軍隊打造成一部完美的戰爭機器。\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此外,還有“閃擊戰”、“空軍制勝論”、“坦克制勝論”(“機械化戰爭論”)、“職業軍隊論”和“小型軍隊論”等,都“將敵人當作系統性交戰和毀滅的對象”,致力於發展系統性的戰爭機器。\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富勒的言論充分表達了“技術制勝論”的觀點。他寫道,“現在我相信機械化戰爭,也就是相信武器裝備的軍隊,這種軍隊只需要少量的人和強大的機器”,“就可以構成99%的勝利”。\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到二戰期間,希特勒希望德國軍官“像皮革一樣堅韌、像獵犬一樣敏捷、像克虜伯鋼材一樣堅固”,而且不受思想的羈絆。總參謀部已經失去參謀、顧問和助手的資格,只是執行希特勒意志的工具;戰爭學院已經完全專業化,不再涉足非軍事領域。\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軍事專業主義爲軍事職業教育供了理論支撐。\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科學精神和技術主義使得西方軍隊,“不僅在武器上常常處於優勢地位,在組織、紀律、士氣、主動性、靈活性以及指揮水平方面同樣勝過對手,”並由此確立了近代以來西方軍隊的普遍性優勢。\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50年代,亨廷頓將其歸納爲軍事專業主義,它指的是軍官特有的一種“職業發展模式”和“理想化規範”,包括軍官的專業技能、軍官的責任和軍官的團體意識。\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其中,軍官的專業技能主要是指“暴力的管理”,即軍事力量的組織、裝備與訓練和軍事行動的計劃與指導;軍官的責任主要是指“爲社會之軍事安全盡職盡責”;軍官的團隊意識主要是指一種“保守的現實主義軍人心態”,即一套“以團體爲中心”的價值觀,包括忠誠、服從、紀律、責任感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在亨廷頓看來,只有軍官纔有資格成爲軍事專業者,因爲軍官階層以其獨特的專業技能、責任意識和團隊精神區別於其它專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亨廷頓認爲,“暴力的管理”是一種極端複雜的知識能力,很難自實踐經驗中獲得其重要成分,必須經過完整的教育訓練才能具備。\u003Cstrong\u003E而這正是軍事職業教育的精髓,“如果軍官越接近專業理想型,就越顯得強而有力;相反,如果遠離專業理想型,就會顯得軟弱無力”。\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914cf8941084480a2d9c761b4e4b46b\" img_width=\"530\" img_height=\"297\" alt=\"職業軍人,是軍事教育的終極目標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系統分析把戰爭變成了一門新科學\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運籌學在二戰期間的迅速發展,促使美國空軍在戰後建立了蘭德公司,招聘了一批自然科學家和工程師來處理硬件設施的問題,不久又招募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運用數學方法解決複雜的軍事問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這些文人專家認爲,先前的“各種軍事事務根本沒有經過科學研究,只是被二流人物漫不經心的關注了一下而已”,他們的志向是“以新方法取代老方法”,把戰爭變成一門新科學。\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被稱爲“長着腿的IBM”的麥克納馬拉認爲,系統分析是探索複雜軍事系統的唯一邏輯,“所有的軍事問題都可以被看作在有效分配和使用資源的過程中產生的經濟問題”。在肯尼迪時期,這些文人戰略家憑着“成熟老練和高超的學術素養”,“進入了權力要塞,在重大政策問題上勝過了軍事顧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直到1990年代,美國正“明顯地朝一支更爲專業化軍隊的方向發展”,西方各大國普遍採用德國戰爭學院的軍事職業教育模式,強調通過“明確的原則、事實的積累和既定的答案”,來訓練和提高軍官管理和運用戰爭暴力工具的專業能力。一些軍方精英也開始致力於獲得工商管理和經濟學學位,掌握軍事科學的新方法。\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27590c3515b42c493641f15f10ca0c9\" img_width=\"500\" img_height=\"341\" alt=\"職業軍人,是軍事教育的終極目標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軍事職業教育的問題所在\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軍事職業教育在20世紀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其過度重視軍事技術訓練,忽視了戰略意識的培養,在軍事歷史、政治和外交方面存在嚴重缺陷。\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德軍的失敗正是軍事教育的失敗。德國的高級軍官從未被要求對戰爭的非軍事問題進行研究,他們都是“堅強的戰士、優秀的戰術家、戰役法大師”,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贏得了無數的戰鬥,卻輸掉了整個戰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蘭德公司也被戲稱爲“科學與死亡研究院”和“數字理性主義研究院”。依靠系統分析成名的麥克納馬拉,也因爲過度依賴計算機,而在越南戰爭中遭遇慘敗;掌握高科技知識和武器的美軍,在伊拉克的軍事勝利並沒有馬上帶來政治勝利,反而陷入了泥潭,等等。\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566aa141fed40c6847215065495e59d\" img_width=\"570\" img_height=\"379\" alt=\"職業軍人,是軍事教育的終極目標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隆美爾是德軍唯一沒有接受正規軍事職業教育的元帥,他清醒地看到了\u003Cstrong\u003E軍事職業教育的問題所在:各國參謀本部的軍官都是知識分子階級,他們接受的教育都把戰爭看作一種科學,因此很難擺脫主觀偏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他認爲,\u003Cstrong\u003E對部隊而言,最好的福利就是第一等的訓練,因爲它足以減少不必要的犧牲;但對高級軍官教育而言,最重要的是對基本原則理解的同時,保持一顆獨立的心靈。\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弗裏德曼認爲,“不管人們熱衷的新型武器是陸上的還是空中的,其背後顯現的是一種現代主義魅力,它可能代表了一個建立在機器基礎上理性的、崇尚技術統治論的超高效社會。”\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10849216534989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