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3、由淺入深需要知識界發揮重要作用\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瞭解,在深圳全民閱讀的相關條例中,對專家指導和引領有着明確的規劃和更高要求,包括邀請國內外學術界、新聞出版界知名專家學者參加,建立專業的諮詢決策隊伍,形成閱讀推廣智囊團,發揮專家學者組織策劃、閱讀指導、價值引領等方面的作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2012年全國第一個閱讀聯合組織——深圳市閱讀聯合會成立以來,目前深圳已經發展有130多個閱讀組織,包括很多文化精英和有情懷的知識分子,成爲閱讀的骨幹力量和帶頭人。

"\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夏季的深圳,迎來了熱度不亞於天氣的讀書盛會。在7月19日開幕的2019南國書香節暨首屆深圳書展上,50位知名作家與文化學者將陸續登臺,或品薦新書,或開展文化講壇,與市民讀者對話。利用知識分子深厚的學識修養和影響力引領閱讀向更高層次發展,是深圳全民閱讀模式中最爲重要的環節之一。無論是從一開始“創業初級階段”的知識積澱、文化積累,還是如今建設學習型社會,知識分子一直在發揮作用,近二十年來一直給予深圳這座城市發展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和文化滋養。\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1、“醫俗別無方,惟有讀書是”\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深圳與書的結緣由來已久。1996年,第七屆全國書市在深圳舉辦,沒想到在這座被稱爲“文化沙漠”的城市卻上演了空前的火熱場景。人們對知識的渴望,爲整個城市文化品質的提升帶來了契機——深圳市委市政府決定通過發展全民閱讀的方式,穩步提高市民的素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閱讀已經成了絕大部分深圳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和價值追求。而知識分子引導閱讀,是深圳推廣全民閱讀當中的成功經驗。”國務院參事、原深圳市委宣傳部部長王京生告訴記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爲深圳讀書月的創辦者之一,他回憶起當年的情景仍然印象深刻:“雖然那時候深圳沒有什麼文化名人,但文化是可以流動的,仍然可以爲我們所用。”於是,在2001年第二屆讀書月上,他們請來了饒宗頤、陳佳洱、牛憨笨、謝冕、餘秋雨等知名學者擔任深圳讀書月組委會的特別顧問,對深圳的閱讀進行指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後的二十年間,金庸、二月河、莫言、畢飛宇、張抗抗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陸續到來,他們或登壇開講,或推薦好書,或創意策劃,成爲深圳全民閱讀的傳播者、真誠的推廣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些學者對深圳讀書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方向性和激勵性的影響,他們的到來也使深圳的讀書熱情日益高漲。”王京生說,從初期的開啓山林、篳路藍縷,一直到今天把全民閱讀寫進政府工作報告、深圳率先進行閱讀立法,知識界文化界和科技界的引領和支持都至關重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無論是好書評選,還是登臺演講,這些實際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傳遞了一種“以讀書爲榮”的價值觀,讓“以讀書爲樂”成爲人們的生活方式,“以讀書爲用”成爲成功的階梯,讓閱讀豐富國民的精神世界和創造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正如王夫之所云:“醫俗別無方,惟有讀書是。”對閱讀的廣泛認同,成爲這座城市創新發展的驅動力和人文基底。金庸曾評價道:“對一個城市的認同開始於,也着眼於對這個城市的文化認同,深圳,正在成爲因讀書而受人尊重的城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2、“愛讀書,也要會讀書”\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讀書活動一方面是非常個人的行爲,另一方面知識性專業性極強,深圳推廣閱讀,除了政府要倡導,全社會要參與,企業來承辦,還有一條是始終建立專家指導。”深圳出版發行集團總經理尹昌龍認爲,全民閱讀不僅要讓閱讀變成很多人終身的生活習慣,愛讀書,還要會讀書,善讀書,掌握整合這些知識的能力,這就要發揮專家作用幫助讀者向上攀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瞭解,目前全國每年大約有40萬種出版物出版,當中也不乏許多流水線上粗製濫造的圖書,如何在浩如煙海的圖書中選擇優秀讀物,同樣需要知識分子的引領、高端行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此我們每年都評選年度十大好書和十大童書,請國內一批讀書界的專家,反覆篩選具有風向標含義的好書,通過‘讀好書’來改變我們閱讀的生態結構。”尹昌龍表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前我國出版業還面臨着一個現實問題,就是如何釋放好書的價值。”尹昌龍說,一方面出版發行商和零售商之間存在着非常巨大的剪刀差,出版社編輯大部分都具有碩士博士的學歷背景,而到了下游的書店零售商,由於書店是微利行業,從業者文化層次不高,這就導致上游做了一批好書,到了下游卻沒人能懂如何向讀者推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一方面,每年出版社會出很多好書,但書店的面積有限,新書上架替代率很快,一本書才上市不到兩個月就迅速地被覆蓋,在我們的閱讀視野中消失。”尹昌龍告訴記者,針對這一點,深圳創新開展了“講書會”的活動,請三聯、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等一批優秀出版社的總編、資深編輯來講書,讓好書被更多的人知道,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也慢慢提升讀者的眼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3、由淺入深需要知識界發揮重要作用\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瞭解,在深圳全民閱讀的相關條例中,對專家指導和引領有着明確的規劃和更高要求,包括邀請國內外學術界、新聞出版界知名專家學者參加,建立專業的諮詢決策隊伍,形成閱讀推廣智囊團,發揮專家學者組織策劃、閱讀指導、價值引領等方面的作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2012年全國第一個閱讀聯合組織——深圳市閱讀聯合會成立以來,目前深圳已經發展有130多個閱讀組織,包括很多文化精英和有情懷的知識分子,成爲閱讀的骨幹力量和帶頭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何讓知識分子在閱讀引領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目前全民閱讀的推廣當中,比較缺乏的是職業書評人。公衆需要知識分子來引領閱讀,把書的信息讓專業的理解轉換成一種大衆解讀,再傳遞給讀者,慢慢引領普通讀者的眼光和格調越來越高。”尹昌龍建議,另一方面,知識分子在從事這份事業的時候,也要敢於擔當,敢於堅持。不但需要有一流的眼光,也要具備公正的態度,同時還要有公共關懷和堅持。“讀書不能帶來政績,不像抓GDP有看得見的成果,而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事業,不能有急功近利的價值追求,不怕寂寞不怕艱難,堅守這份‘高貴的堅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閱讀是我們走向復興的一個基礎工程之一。在這個過程中,我希望有更多的科學家、大學教授,包括各方面的文藝工作者,從他們各自的專業領域或者高校走出來,推動系統性的、知識體系的閱讀,從而形成一種教育文化,在文藝、科學等各個領域的發展和全民閱讀之間形成一種水乳交融、相互激盪的關係,引領閱讀事業走向一個更新的未來。”王京生說。(嚴聖禾 黨文婷)\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14770343418318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