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無人機、機器人、5G技術...在大家的印象裏,這些新技術早已不再陌生,但是很多人想不到,這些科技不僅能用在各行業的生產上,還能用在防汛救災上。\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今年汛期,全國多地都引進了先進的科技裝備,助力防汛救災工作的進行。而防汛領域應用技術的創新,也正讓防汛抗洪變得更加智慧。\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黑科技”助力防汛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現在正值主汛期,不少地方都下起了大雨或暴雨,很多地區還因此遭遇了洪澇災害,湖北地區也不例外。今年,湖北恩施、宜昌等地就迎來了大風大雨,爲了預防洪澇災害和地質災害,當地特別安排了一位特殊的“巡查員”——無人機。\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r4iwo7hjSrV5\" img_width=\"500\" img_height=\"313\" alt=\"黑科技助力,讓防汛抗洪變得更加“智慧”\"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這段時間,這些無人機每天都要在水庫和大壩附近徘徊,它們的任務就是檢查水庫周邊的滑坡情況,並且對可能發生的隱患進行及時的預報。由於無人機形態小巧,它們可以到達庫區內的任何地方,包括以前人類無法到達的區域,查看更多細節,實現檢查的全覆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然,光有無人機是不夠的,配合無人機的使用,當地還專門設計了導航軟件“奧維互動地圖”。這款導航軟件可以安裝在巡檢職工的手機裏,通過操作手機,巡檢人員就能操控無人機,設置無人機的路線,爲它進行導航。不僅如此,通過軟件的視頻傳送,巡檢職工還能實時觀察水庫和大壩的情況,第一時間知曉汛情隱患。\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r4ix4JE2XcUY\" img_width=\"550\" img_height=\"366\" alt=\"黑科技助力,讓防汛抗洪變得更加“智慧”\"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在近兩年的防汛工作中,類似的科技裝備還有很多。比如在四川省成都市的三皇廟水文站,當地爲了監測水流速度,就在河流上方懸掛一種監測儀器,有點像高速路上用到的測速儀,能夠實時記錄水流的速度,並且把數據送回到監測中心。另外,在江蘇南京的部分地區,爲了監測下雨時的積水高度,當地很多道路都安裝了一根藍白相間的柱子,可以實時監測積水點的情況,一旦超過預設的警戒線,後方平臺就會自動報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水上飛翼”洪災中展身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些小小的黑科技能夠預防災害的發生,但是,當災害真的來臨,又有哪些技術裝備能夠助力救災呢?在浙江省海豹救援隊,這裏的救援人員就有一樣法寶,他們給這件法寶取了一個形象的名字——“水上飛翼”。我們知道,洪水發生時,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有人被洪水沖走。特別是水流湍急的時候,就連救援人員也很難達到救援對象的面前進行施救。\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r4ixKFW8lTAS\"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66\" alt=\"黑科技助力,讓防汛抗洪變得更加“智慧”\"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這時,“水上飛翼”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把這件裝備投向空中,就像往高空投射出一個炮筒,利用壓縮空氣的原理,它可以瞬間打開,然後變成一個救生圈,救生圈下的繩子可以順着水流飄到救援對象的附近,被救者抓到救生圈就可以獲得救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海綿城市”讓建築與自然更和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過,與其在汛期跟洪水不斷對抗,不如在相關工程的設計和建設過程中就與自然和諧相處。如今,這一理念也在很多地方得到實踐,“海綿城市”就是其中一個。作爲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之一,陝西省西鹹新區的灃西新城就經歷了4年多的海綿城市建設。今年汛期,灃西新城的壓力明顯小了很多,在兩次強降雨中,這裏都沒有出現內澇,雨水被順利吸入到了地下的“海綿”之中。\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r4ixZG9yG5I9\"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65\" alt=\"黑科技助力,讓防汛抗洪變得更加“智慧”\" inline=\"0\"\u003E\u003Cp\u003E當然,所謂“海綿城市”並不是真的在建築物底端放一塊海綿。雨水之所以不會在路面堆積,是因爲路面的精心設計。在這裏,主幹道旁的綠地往往比道路低\u003Ci class=\"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 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style-4\"\u003E30\u003C\u002Fi\u003E公分,這樣一來,雨水就可以通過雨水口順利流向綠地,在綠地中充分存儲和下滲。如果遇到極端天氣,蓄水層灌滿,雨水還能通過高出綠地的溢流口進入市政管網,然後流入江河湖海,不可能再次返回地面。\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r4ixx15C5nwo\" img_width=\"752\" img_height=\"417\" alt=\"黑科技助力,讓防汛抗洪變得更加“智慧”\"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其實,除了剛剛說到的這些,還有很多相關的科學技術營運在防洪救災當中。雖然這些“黑科技”只能起到輔助作用,但在危難時刻能夠帶來生的希望。在自然災害面前,科技的應用給了我們安全感,我們也希望通過科技的幫助,人類和自然能夠更加和諧相處。\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SWpqEEJA4uomG\" img_width=\"717\" img_height=\"45\" alt=\"黑科技助力,讓防汛抗洪變得更加“智慧”\"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記者編輯:韓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統稿編輯:李偉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責任編輯:王慧\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06993609714945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