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大家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1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切實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會議指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的重要內容,有利於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科技創新、深化國際合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推動出臺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政策文件,進一步加強對專利商標行政執法工作的指導,推進加大打擊專利侵權行爲的執法辦案力度,營造更好的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楊國華表示,知識產權保護有利於國家發展,保護專利、商標、版權是建設創新型國家所必需的,也是改革開放後中國自身的需求和選擇。當前中國國內經濟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對創新的需要是前所未有的,特別是在如今全球化的發展浪潮下。而知識產權保護爲創新創造提供最大的動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傳媒大學文法學部網絡法與知識產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文傑表示,會議的有關部署首先體現了對知識產權的平等保護。所謂平等保護,是指對所有市場主體的知識產權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營造各類市場主體平等競爭的營商環境。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有關部署體現了國家層面貫徹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的信心和決心。有關部署體現了對知識產權平等保護、依法保護和有效保護的原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趙佔領表示,目前法律對於“侵權假冒”有一定的判斷標準,但在一些特定案件上,其標準會過於原則,因此才需要進一步完善和細化。比如像文學作品的抄襲,目前的判斷標準是同時具備接觸加實質相似兩個標準才構成著作權侵權。但實質相似只是一個原則,在實際判斷中存在很多爭議,操作起來有難度,因此需要進一步細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貿學院教授崔凡認爲,這符合世界貿易組織相關規定。一視同仁的保護,既包括要一視同仁的保護內資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同時也包括外國企業向中國出口的產品,我國進口產品的知識產權也是一視同仁的保護。因爲世界貿易組織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裏保護的最根本原則就是國民待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北京知識產權研究會商標法、競爭法專業委員會委員楊靜安認爲,此次商標法的修改一方面有助於促進商標質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有助於震懾商標領域的侵權行爲。一方面增加了禁止對於非使用目的的大量申請的規定,有助於維護商標註冊的管理秩序,促進商標從數量往質量方向轉型。另一方面是進一步增加了商標侵權的成本,包括將法定賠償額從原來的300萬增加到500萬元,同時將懲罰性賠償增加了五倍,明顯增加了商標侵權的違法成本,有助於震懾商標領域的侵權行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報記者王麗娟根據公開資料整理)\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14702864616705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