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0089428546ca490a9f1869c2a4506b81\" img_width=\"900\" img_height=\"383\" alt=\"動物園假說:人類是宇宙文明的觀光品嗎。\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a160187008d741ad8b53480b50f05858\" img_width=\"900\" img_height=\"383\" alt=\"動物園假說:人類是宇宙文明的觀光品嗎。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在探索外星這件事情上,人類一直都沒有停下腳步。然而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意味着我們正式進入太空探索以來,人類已經多次向宇宙深空發射信號,並動用超大型宇宙望遠鏡進行觀測,卻一無所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外星生命的強烈興趣,和冰冷現實的無情打擊,讓人忍不住懷疑自己是否是在做一件永遠沒有結果的事情。\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b3b1e01016b41e4b58ac2e7b33ac26f\" img_width=\"900\" img_height=\"383\" alt=\"動物園假說:人類是宇宙文明的觀光品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其實早在七十年前,關於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這件事情,費米早就給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按照宇宙的古老年齡,如果孕育了不止人類一種文明的話,那麼人類幾乎不可能是宇宙當中最早一批出現的生命,也就是說在此之前已經有多個文明存在;其次,假如第一個說法成立,那麼這些文明應該已經有足夠的手段可以開展星際旅行或者通過其他信息手段進行聯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二個假設,可以參照地球的文明發展:僅僅一百多年,地球現代科技文明的進程是狂飆式的。如果按照這樣的速度發展個上億年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費米這兩個假設提出到現在,我們仍然沒有發現外星生命存在的直接證據。於是,爲了回答這兩個問題,科學家們紛紛給出了自己的想法:有人說地球使用的信息傳遞手段太過低級,外星文明根本不屑搭理;有人說在不同環境之下可能有不同形態的生命存在,不一定非要以類人的有機體形式;還有人說根據銀河系穩定的時間來說,很可能外星文明也和人類一樣處於文明進程剛剛開始的階段,所以雙方的技術水平基本難以支持相互的聯繫。諸如此類,等等等等。\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0089428546ca490a9f1869c2a4506b81\" img_width=\"900\" img_height=\"383\" alt=\"動物園假說:人類是宇宙文明的觀光品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而在衆多回答之中,有一個回答卻格外引人注意,無論是在學界還是在民間,都獲得了較大的支持面。這就是動物園假說,或者被稱爲實驗動物園理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73年,麻省理工學院射電天文學家約翰·波爾提出了這種假設:宇宙中擁有高智慧的外星人一直在監視着我們,它們把我們“圈養”在地球之上,類似於建立的一個宇宙動物園或者野生動物保護區。外星人在某一個人類無法獲知的位置或者維度,高冷地注視着我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聽起來是不是挺有意思的?那麼,動物園假說到底靠不靠譜呢?我們今天就試着來分析一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有鼻子有眼:動物園假說的邏輯正確性\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爲傳播最廣的關於費米悖論的回答,動物園假說擁有着極強的生命力,乃至於每隔一段時間就被科學家在各種會議上拿出來討論一番並不是沒有道理的。比如在今年3月18日由非營利性組織METI(Messaging to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組織的國際外星人會議上,60多名科學家就再次對動物園假說展開了討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什麼動物園假說生命力這麼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方面,它能被大衆廣泛認同,有一定的心理原因。我們此前的文章也討論過多次,人類最喜愛的東西之一,就是陰謀論。而動物園假說,則完全符合了人們的這一心理:擁有極強能力的宇宙人、作爲弱者的人類、甚至可能政府早已知道這些祕密只是祕而不宣……作爲茶餘飯後的談資,實在是標準極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且在地球上也有類似的事實來提供佐證。比如印度就曾經在某地區發現了一個大約400人的原始部落。爲了保護他們,印度政府下令禁止人們進入該地區活動。地球上都能發生這樣的事情,宇宙中憑什麼不能?\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ffa060224ef43709ef63114b30be325\" img_width=\"900\" img_height=\"383\" alt=\"動物園假說:人類是宇宙文明的觀光品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當然,這是對於廣大的喫瓜羣衆而言。而其之所以能在擁有嚴謹頭腦的科學家的心中佔有一席之地,也是有自己的邏輯存在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首先,其承認了外星文明的存在。這符合費米關於漫長的宇宙當中大概率存在智慧生命的論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次,證明了外星文明擁有超高的文明。以動物園的形式來對人類進行觀察、監視或者保護,體現出了其文明程度的高度發達。費米在自己的問題當中也明確,宇宙當中應該有很多遠遠早於人類開始發展的文明,它們擁有我們難以想象的科技能力。而這也是它們能夠充當動物園管理者的必要條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後,它解釋了人類無法找到其他文明的原因。正式由於人類和宇宙智慧文明之間存在着難以逾越的技術鴻溝,因此人類根本無法突破自身的侷限,去於宇宙的智慧文明進行直接的交流對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也就是說,動物園假說在滿足費米悖論提出條件的前提下,完整回答了這個問題。在邏輯上看似毫無問題。而這,也就成爲了其生命力長盛不衰的決定因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解決了費米悖論,卻沒有解決自己\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常常會有這樣一種情況:通過已知的材料、實踐或者理論等,來假設推理未知,進而去證明。這也往往被稱爲科學假說。歷史上有很多假說在當時無法自證而被後世證明正確或者存在的科學事件,比如引力波的存在就在近年被證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麼,對費米悖論的集中回答同樣也屬於這種情況。但作爲回答之一的動物園假說,是否能被劃入科學假說的範疇呢?\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a160187008d741ad8b53480b50f05858\" img_width=\"900\" img_height=\"383\" alt=\"動物園假說:人類是宇宙文明的觀光品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科學假說成立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在已有的科學知識的前提之下,經過一系列的思維過程,進行比較分析。這樣才能提出初步的假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比如天文學中的天狼星的伴星問題,德國天文學家就是在觀察天狼星位置變化的過程中發現了其運動中的週期性偏差。對這種情況,他根據自己的觀測資料,輔以萬有引力定律,假設其有一個質量較大、亮度較弱的伴星圍繞着共同的引力中心運轉。由此隨着伴星位置的變化,天狼星的位置也出現週期性擺動。最終通過觀測,人們證實了天狼星伴星的存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回過頭來看動物園假說。首先我們無法確定有高智慧外星生物,更不要說循着蛛絲馬跡來證明它的存在;也暫時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地球是在受到監視。所有的一切,都是通過假設來證明假設,這樣的過程可能會很精彩,但結論基本上是很不靠譜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次,從證明方法上來說,幾乎沒有任何路徑是可以證明這個假說的。從原則上來說,一個不可檢驗的陳述是沒有科學價值的,也就不能成爲一個科學假說。動物園假說認爲,地球受到一個具有高度智慧的宇宙文明的監視和控制,也就是在承認這樣一個客觀事實:地球人和外星人的文明程度遠遠不是一個級別。而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地球在發展,外星文明也在發展,那麼地球永遠也無法超過外星文明,也就永遠無法擺脫這種“動物園管理”。雙方文明程度幾乎永恆的差別令這個假說的檢驗成爲不可能,既不能證明是真的,也不能證明是假的,它本身也只能成爲一個空洞假說而已。\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79c0f1c4f4c40d8aeedea13c61aa186\" img_width=\"900\" img_height=\"383\" alt=\"動物園假說:人類是宇宙文明的觀光品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與之相應,比如持有外星文明和人類文明其實程度接近,故而雙方無法發現彼此的回答,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實基礎——銀河系的環境只是最近才適合生命的發展——上,做出的假設。這樣反而令其信服力更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動物園假說雖然解決了費米悖論的問題,但可惜的是,它卻沒有解決自己的問題。但即便不能成爲一個合格的科學假說,動物園假說難道就沒有價值了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作爲元典的動物園假說\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也許,對動物園假說而言,和解決費米悖論這種“科學價值”相比,其在思想文化層面的價值顯然更具有意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進入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西方國家開始廣泛興起了後現代主義思潮,在文學、藝術、語言、歷史、哲學等等社會文化和意識形態領域影響不斷。後現代主義思潮具有強烈的反思性和批判性,經常表現出虛無、否定、荒誕的意識傾向,從而給人們帶來更加自由、不受束縛的精神感受,獲得思想上的解放。通過提出某些問題或表達某種思想,引領人們在各種領域釋放出創造的力量。\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24c364c770e4235960f5074419a4afb\" img_width=\"900\" img_height=\"383\" alt=\"動物園假說:人類是宇宙文明的觀光品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比如希拉里·普特南在《理性、真理與歷史》一書中闡述的一種假想:“缸中之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假設人所體驗的一切都要在大腦中轉化爲神經信號,那麼如果一個大腦從人體中取出,放入營養液中維持活性,然後通過超級計算機通過神經末梢向大腦傳遞相同的各種神經信號,並給大腦發出的信號給出和平時一樣的反饋,那麼大腦體驗的世界就是一個完全由計算機模擬的虛擬世界。問題來了:大腦能意識到自己活在一個虛擬世界當中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進而引發一個終極之問:你憑什麼保證自己看到的都是真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缸中之腦”引發了人們熱烈的討論,並由此對很多科幻小說和寓言形成了絕對啓發,比如《黑客帝國》中人類母體創建的虛擬現實。在此時,“缸中之腦”本身提出的問題的答案是什麼已經顯得沒那麼重要了(畢竟也無法證明),重要的是其帶來的一種思維導向帶來的影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樣,作爲純假說的動物園假說的最大意義也並不是回答了費米悖論,而是在於提供了一種思路和指向,其可以與後現代主義思潮互相配合,和“缸中之腦”一樣,成爲諸多文化作品中的元典。\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12648696263526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