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256 中華書局 1982年2月1版)\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 這位張老師入翰林後遊揚州,朱彭壽的父親正好做鹽務官(揚州時兩淮鹽運使衙門所在),請他指導兒子怎麼寫八股文。(同上文)\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而對一些地位更高的老師,因交情原因朱彭壽筆下,毫無感情,譬如記述其會試的主考官徐桐,“乙未爲會試正考官,後晉體仁閣大學士。

"\u003C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8ca97d0d697444098e3457eb617d7fb\"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549\" alt=\"師道尊嚴是有條件的 | 從一位遺老憶師恩說起\"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最近有兩件有關“師道”的新聞引起熱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一是河南欒川某男子因毆打當年羞辱他的老師,以尋釁滋事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半;二是陝西商州一位初一女生小婷稱頻遭老師辱罵,家長讓孩子帶上錄音筆偷偷錄音,錄音內容不堪入耳。老師在多種場合多次辱罵小婷是死人”、“二貨”、“賤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第一件事,有篇文章《新法律保證舊秩序》如此評論:“這是一次用尋釁滋事罪這個新法律,維繫天地君親師這個舊秩序的判決。”對第二件事,公衆普遍是出離了憤怒。錄音顯示,6月11日,上數學課期間,正在上課的班主任兼數學老師王某讓小婷在黑板上做題,小婷沒做對題,王某問全部同學小婷賤\u003Cspan\u003E不賤\u003C\u002Fspan\u003E?同學們應聲道:賤!——利用老師權威來驅使不諳世事的初中生共同羞辱一位同學,這種行爲可以用“邪惡”來形容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古代中國是一個差序格局明晰的社會,長幼尊卑貴賤有序,尊卑之間權利是不平等的。君臣、父子、師生三者的關係是同構的,所謂求忠臣必入孝子之門,維護父親對兒子、老師對弟子的權威,其實就是維護君王對臣民的權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英國法律史大家梅因所言,“所有進步社會的進程都是一場從身份到契約的運動”。師生之間因身份產生的權利的不平等,與現代社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則是相悖的。可即便回到中國古代,也不只是單向強調君王、父親、老師的絕對權威,而罔顧依附權威之上的責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中國古代的經濟、文化、政治大背景下,看似不平等的君臣、父子、師生關係,還是有着起碼的權責平衡。即君待臣以義,臣事君以孝。像商紂王這樣的君,在孟子看來,就失去了讓臣民盡忠的資格,“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殺掉商紂王只是誅殺一個獨夫民賊。傳統道德在強調子孝的同時,也不忘申明父慈的重要性。老師對學生亦是如此,過去老師可以體罰學生,學生終生對父親一樣待老師,師父體罰學徒讓學徒免費做事也是常態。可是另一方面,老師對學生、師父對徒弟有着巨大的社會責任,包括職場上做學生終生的靠山,學生、徒弟即使在社會上自立了,有困難找老師或師父天經地義。像河南欒川、陝西商州那兩位老師,在古代社會,更是喪失爲師資格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近我在看清末民初士大夫朱彭壽的著作《安樂康平室隨筆》。朱彭壽是浙江海鹽人,光緒二十一年(1895)進士,官至陸軍部左丞。清末是滿族親貴鐵良的幕僚,民國後做過徐世昌的門客。晚年在北京潛心整理前清典章制度,是有名的掌故專家。其於《安樂康平室隨筆》專有一章記述一生的老師。文曰:\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脩名不立,老境侵尋。每憶幼歲讀書家塾,及角藝文場時,恍若隔世。爰仿汪龍莊《庸訓》中述師例,備記先師諸人姓氏,以志當日從遊之樂與知遇之感,示不忘焉。\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 朱彭壽此文將老師分爲兩類,一爲“受業師”,即教他識字、寫文章的老師,共十三人;一爲“受知師”,乃其在十數年科考生涯中,每個階段錄取他的老師,對其有知遇之恩,即通俗所言的“座師”,亦十三人。雖然都是老師,但這位文章大家筆墨所涉,輕重分明。有些老師是一筆帶過,有些老師則着重寫對自己的恩惠,學生心中一杆秤,直到暮年,亦是如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比如他記述浙江錢塘籍的張預(字字虞),進士出身,由翰林編修官徐州知府。光緒丙戌年(1886)在揚州時專門指導朱彭壽的制藝(即寫八股文的技巧,科考最重要的一門),朱彭壽時年十七歲。朱壽彭中舉後,去北京會試,當時張預正在翰林院。朱在文中回憶:\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己丑公車入都,更得隨時面承提命,至辛卯秋,師督學湖南止,前後凡五年。師期許既厚,愛護尤殷。彭庚寅年(1890)再入都,以長安習尚浮華,特招寓書齋,備蒙飲食教誨,餚饌清潔,皆師母吳夫人手自料理,自春徂秋,旋挈眷北來,兩家過從甚密,情誼之篤,殆如骨肉至親焉。師於文字外,凡居家用人接物,及應官交友諸物,靡不詳加指示。別後每賜手諭,輒洋洋數百言,語意諄摯。(p256 中華書局 1982年2月1版)\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 這位張老師入翰林後遊揚州,朱彭壽的父親正好做鹽務官(揚州時兩淮鹽運使衙門所在),請他指導兒子怎麼寫八股文。這就是花錢上培訓學校,可張老師和朱學生的情誼延續一輩子,朱彭壽去北京參加會試,張老師對他耳提面命,防止他在繁華的京師走上邪路。以人生的經驗對學生待人接物多加指導,這就是近乎父子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在“受知師”中,朱彭壽對祁世長(山西壽陽人,清代大學士祁寯藻之子)着墨甚多。祁世長任浙江學政時,院試考取了朱彭壽,使其入縣學,取得了生員身份。後來朱彭壽入京考試,參加祁世長,其述曰:\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彭入京後,每謁師門,無不賜見,學行交勖。深以遠到相期。嘗求書札扇楹聯,不數日即蒙灑翰;復爲先大父撰有家傳,已刻入辛卯歲所修家譜中矣。(同上文)\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而對一些地位更高的老師,因交情原因朱彭壽筆下,毫無感情,譬如記述其會試的主考官徐桐,“乙未爲會試正考官,後晉體仁閣大學士。二十六年七月,以聯軍陷京師,殉難,年八十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在同書的另一篇中,朱彭壽將徐桐和庚子年因反對慈禧太后向列強宣戰而被殺的兵部尚書、浙江鄉前輩徐用儀做了一番比較。當義和團進入北京胡作非爲,聯軍登陸逼近京師時,滿城人心惶惶,官員紛紛請假離京。徐桐到自己主管的禮部按花名冊點名,不許官員離開崗位。徐用儀任由兵部官員自便,“斷無強迫留京置之危地之理”。朱彭壽爲之評論:\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 彼此比較,其心地之明昧,度量之廣狹,相去爲何如耶?(同上書,p225)\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 朱彭壽不因徐桐是自己會試的座師而諱言。不過徐桐雖然是守舊的“主戰派”,禍國不淺,但在八國聯軍入京後,上吊殉國,大節不虧。朱彭壽對這位“花崗岩腦袋”的座師保留了起碼的尊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朱彭壽這篇文字,我有一點感嘆。而今中國社會管理者特別是教育系統,有一種恐怕古人也無法認可的“邏輯”:在對老師的權利和權威上,強調師道尊嚴的文化傳統,對冒犯師道者從嚴處罰。欒川男子毆打當年的老師獲刑,即是一個經典案例。可在對待老師的責任上,他們又拿教師只是一種職業的“現代性”來說事,渾不顧古代的老師在承受師道權威之時,對學生有着超越拿錢提供服務的職業責任,而是近乎父親對兒子那樣負責。——這連中國古代社會也不如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世上,哪有這樣只佔便宜不喫虧的好事?\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348729905886055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