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飽含夢想的大學錄取通知書陸續或即將發放到學子手中,與過去錄取通知書含信息告知的意義不同,如今自己被哪所學校取入早已通過查詢信息知曉,“澎湃新聞·藝術評論”在採訪中發現,如今的“大學錄取通知書”更像是一種當下的紀念和記憶,既是學校底蘊的名片,也見證了與大學的初見之美:

中國美院以錄取通知書向2019年本科生傳達學校的歷史——“爲藝術戰”的理想和包含“‘建院四句教’的國立藝術院信箋”;中央美院則寄出了滿是設計感與喻意的第“101號”錄取通知書;清華大學的 “立體通知書”去年就上了熱搜, 今年的錄取通知書是在去年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和設計完成的。

前幾日,陝西師範大學校園內,10餘位退休老教授再次如約聚首,以雋永的毛筆小楷,爲今年新錄取的4500餘名新生書寫錄取通知書,其中傳遞出重視漢字書寫和傳統文化的期望。

“大學錄取通知書”從回顧傳統的書法書寫,到融入AR技術,可謂彰顯學校歷史和特色。

陝西師範大學錄取通知書

陝西師範大學教授以毛筆書寫錄取通知書

中國美院:以國立藝術院信箋傳承藝術之志向

相比央美、南藝,今年91歲的中國美院也試圖以錄取通知書向2019年本科生傳達學校的歷史——“爲藝術戰”的理想和包含“‘建院四句教’的國立藝術院信箋”:

中國美院2019本科錄取通知書

1928年,蔡元培先生在國立藝術院開學講演中說,把藝術院建在西湖畔,“就是要用美的心來喚醒人心,以真正地完成人們的生活。”首任院長林風眠爲學院提出四句口號:“介紹西洋藝術,整理中國藝術,調和東西藝術,創造時代藝術”。這些理念也成爲了中國美術學院學術脈絡的起點。

2019年本科生錄取通知書使用的就是90多年前國立藝術院信箋,並沿用右至左、豎排書寫。

中國美院2019本科錄取通知書

包含“建院四句教”的“國立藝術院信箋”

信箋外的“信封”上 “爲藝術戰”的紅色大字格外鮮豔、有力,這來自1938年,國立藝專(今中國美術學院)校長林風眠對學生的贈言,當時恰是建校十年,“爲藝術戰”道盡其希冀。而1937年,國立藝專的“西遷”於林風眠而言即是一段“爲藝術戰”的歷史。此“藝術”不是爲藝術之藝術,不是爲人生之藝術,而是爲美化社會,以此帶給中國一點稀薄光明的藝術。“爲藝術戰”是一種姿態,更是一種信仰,是可以取代宗教而可作爲人生志業的大信仰。

看似樸素的錄取通知書傳遞出中國美術學院以林風眠、潘天壽爲代表的建院一代人,映身湖山,創立中西融合與傳統出新的兩條學術脈絡,以及一代代“國美人”吹奏着“爲藝術戰”的號角,始終不忘歷史使命,凝聚藝術火種。也傳達出在新一代手中傳承藝術的火種。

中央美院錄取通知書信封上燙印的是彰顯辦學歷程的六個校徽。

中央美院:101歲的美院寫給過去和未來的信

2019年7月中旬,中央美院寄出了第“101號”錄取通知書,這所1918年從北京出發的美院、在1938年走到延安、1946年回到北平,又在1949年會師北京……這所101歲的美術學府,向2019級新同學,也是第101級學生,發出了滿載百年曆史溫度的“信”:

央美第“101號”錄取通知書中的第一封信

這封信的信封上燙印的是見證和記錄“中央美術學院”百年辦學歷程的六個校徽。打開灰色的信封的第一份,來自“1949”年:1949年11月29日,毛澤東主席應新中國成立後的中央美術學院首任院長徐悲鴻之邀親筆題寫校名“國立美術學院”;第二封,墨綠色的信來自“1950”年:1950年,院長徐悲鴻先生親筆題寫“中央美術學院成立獻辭”,在獻辭中,老院長徐悲鴻提出了對新中國美術的無限期待:“以往我們爲專制的統治者服務,且有如此業績,我們現在爲人們服務,應該有更進步的收穫,更輝煌的成就,以迎接新中國的勝利和文化建設高潮的到來。”

央美第“101號”錄取通知書中的第二封信

第三封信則是來自當下,這枚深藍色信封中給予了中央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高洪的新生寄語,以及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爲2019 級新生題寫“歡迎你 爲理想而來”。其中“理想”兩字似乎涵蓋了千言萬語。

央美第“101號”錄取通知書中的第三封信,“爲理想而來”

第四封是印有“2019至2023”五個年份的橙色信封,涵蓋了新生們在央美的學習時光,裝有“入學手冊”,包含入學須知、繳費須知、新生教材等各類入學攻略。而當新生打開第五個印有“100/101”的品紅色信封,才真正打開了《錄取通知書》。這封通知書也意味着中央美術美院百年史與新生個人史的連接。

第五個印有“100/101”的品紅色信封,裏面有《錄取通知書》

第六封是蓋有中央美術學院章的兩頁空白信箋,留給家長寫下對孩子未來的期許,並在報到時交到學校,學校會將信件封存起來,並在2023/2024 年畢業之際送至他們手中。此外,信後所附二維碼爲中央美術學院校慶短片。

101歲央美給新生入取通知書中的六封信,從過去到未來,將國家歷史、學院變遷到年輕學生的個人經歷和理想期待包裹其中,可以想象到了2023/2024年當新生成爲畢業生,當他們經過了學院學習明晰了自己的理想,再拿到家長寫給未來自己的信,繼續自己期待中的人生未知旅行。

南藝:回望上海美專,學長(姐)以設計講述校史

熟悉近現代美術史幾乎都瞭解,南京藝術學院的前身是劉海粟創辦的上海美專,這所成立於1912年的美術專科學校被譽爲藝術界的黃埔軍校,陳之佛、潘天壽、林風眠、關良、潘玉良、吳大羽、張充仁、傅雷、李可染、吳作人、趙無極、木心等均在其師生名單上。1952年,在院系大調整中,上海美專與蘇州美術專科學校、山東藝術大學藝術系一起併入新成立的華東藝術專科學校,從上海遷至無錫,至此,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爲校名的教學活動宣告終止。後於1958年遷址南京,改名爲南京藝術學院。

南京藝術學院的“立體通知書”

儘管校名校址更迭,但上海美專校董主席蔡元培題寫的校訓:閎約深美,以及南藝內的上海美專紀念門樓一直是新生入校和畢業離校的打卡地。2019級南京藝術學院的新生收到的錄取通知書就源於上海美專和閎約深美:

南藝的入取通知書幾乎隨處都能看到這是一所百年老校的印記。打開收到的錄取通知書是立體的上海美專紀念門樓,且門樓還是個相框。用來收藏新生入校時與父母的第一張合影。而真正的錄取通知書在通知單插在封套底部,抽取方便,且不用擔心被弄皺了,這一張簡單的錄取通知書上沒有過多文字,卻包含南藝人必須知道的歷史。此外,其中還暗含了黑科技。拿出手機掃一掃時,會出現一張類似於紀念碑谷一樣的AR南藝地圖。

南京藝術學院錄取通知書所暗含的黑科技:用手機掃一掃,會出現一張類似於紀念碑谷一樣的AR南藝地圖

AR南藝地圖

這份既保存了南京藝術學院百年校史的深厚底蘊,又融合進現代黑科技的錄取通知書的設計團隊,就是南藝工業設計學院的師生。

據南京藝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張明院長介紹:“我們沒有使用拼插或組合的方式來實現立體感,而是用激光雕刻技術把最能代表南藝百年曆史文化的上海美專紀念門樓鑲嵌在通知書內頁,希望能夠最大程度上保留通知書傳統以來都是一紙文書的儀式感。”且“在工藝上使用了中國傳統造物的摺紙藝術,文字的材料使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金陵金箔。強調南京這座城市的文化屬性。”

而事實上,這份錄取通知書的創意源自於工業設計學院研究生的一次課程作業:你心目中的錄取通知書。“當時的想法是,我們也要做一款能代表百年南藝,也能自豪地曬在朋友圈的‘網紅通知書’。”這次通知書的主創設計者之一章暢文同學說。

南藝的“立體通知書”實景對照

當時11位研究生根據課程主題先後設計出了14件通知書作品,並且在工業設計學院舉辦了小型展覽。這次展覽得到了學校的關注,選定了其中一件作品深入設計後,通過計算機輔助建模渲染、十幾稿草模製作和細節調整,最終做出成品,變成了今年向南藝新生髮放的新版錄取通知書。

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

除了藝術院校外,清華大學的 “立體通知書”去年就上了熱搜, 今年的錄取通知書是在去年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和設計完成的。

清華錄取通知書的設計者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017屆碩士畢業生管玉磊,他在每一個細節上都花足了心思,加強了通知書整體的耐久度。同時優化了通知書的外殼,更不容易產生劃痕。此外,通知書打開後能展成180度平面,左右兩邊不再由於受力不均而對二校門模型造成損壞,且單手也能托住。設計者稱,立體通知書的難題在組裝。立體模型藉助激光雕刻工藝,由數十個紙藝部件組成,其組裝拼插依靠純手工完成,數千個立體二校門模型要求大量的手工操作,又要保證出品的穩定性。

清華大學微博上,展示清華大學 “立體通知書”的製作工藝

此外,東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在延續經典的基礎上加入校歌,設計出“會唱歌”的通知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藉助C4D設計與3D技術,將剪紙藝術重現於通知書;中國科學院大學將中科院自主研發的“龍芯三號”芯片放入通知書 ……

參看目前已知的錄取通知書,可見發揮學生優勢自主設計,以及復古和高科技融合的趨勢。作爲學校給新生的“見面禮”,這不僅是學子邁入高等院校的通行證,也是代表學校底蘊的名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