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出身世代忠良之家的吳曦叛宋降金的導火線與原因\"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蜀地與中國其他地理單元相比具有更大的獨立性,吳家軍本身具有的凝聚力對南宋朝廷來說就是一種離心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說起來,鬱郁不得志的吳曦有一個別人沒有巨大的優勢,那就是有錢、有很多錢——吳氏家族從吳玠開始,經吳璘、吳挺等人的多年經營,一靠皇帝賜田、二靠買田佔田,手中掌握了蜀地大量土地與豐厚的財物,南宋朝廷爲了避免吳氏家族世代掌握四川軍政大權而將吳曦留在臨安,但是吳氏家族天文數字的財產卻是朝廷不可能沒收的,吳曦還是繼承着這筆財產。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南宋初年,湧現出許多抗金名將,其中吳玠與吳璘兄弟比起韓世忠、岳飛等中興四大名將知名度沒有那麼高,但是無疑也是屢立戰功、名標青史的名將,吳玠、吳璘兄弟以身許國,浴血百戰,先後率領吳家軍守蜀幾十年,指揮和參與包括和尚原、饒風關、仙人關、郯家灣、德順軍在內的許多經典戰役,爲保衛南宋疆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2c41836d86945cba553ab8e7055705d\" img_width=\"202\" img_height=\"270\" alt=\"都是月亮惹的禍?出身世代忠良之家的吳曦叛宋降金的導火線與原因\"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南宋追封高宗時期的七位抗金將領爲七王,其中吳玠爲涪王,吳璘爲信王。\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e0125406a2ac412e841f013a0a1b28bb\" img_width=\"384\" img_height=\"270\" alt=\"都是月亮惹的禍?出身世代忠良之家的吳曦叛宋降金的導火線與原因\"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吳家軍在抗金中履歷功勳。\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紹興九年(1139)六月,吳玠在仙人關英年早逝,年僅47歲;乾道三年(1167),吳璘去世,年66歲。淳熙元年(1174),吳璘的第五子吳挺成爲節度使,作爲吳家的代表人重掌四川的兵權,淳熙四年(1177年),吳璘被任命爲知興州、利州西路安撫使,累加至檢校少保、太尉,紹熙四年(1193),吳挺病逝,年57歲,追贈少師、開府儀同三司,他的諡號與岳飛一樣,也是武穆。《宋史》稱吳挺:累從征討,功效甚著,有父風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從這個意義上,吳家可謂世代忠良之家。然而,到了吳挺的兒子吳曦,吳家的軌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吳曦進入仕途起初是因爲祖父吳璘的功勞蔭補爲右承奉郎,之後累次升遷至高州刺史。吳挺去世後,吳曦守喪未滿三年,被朝廷重新起用爲濠州團練使。 慶元元年(1195)冬,吳曦由建康軍馬都統制之職被任命爲興州知州兼利西路安撫使,之後又升到武寧軍承宣使、殿前都指揮使、昭信軍節度使、太尉。\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8d1236bcf3441ca8f0dd42993236e54\" img_width=\"508\" img_height=\"352\" alt=\"都是月亮惹的禍?出身世代忠良之家的吳曦叛宋降金的導火線與原因\"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吳曦雖然理論上是禁軍的指揮官之一,但並無真正的實權。\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此時的吳曦雖然位高,但不權重,而最主要的是,他離開了吳家安身立命的蜀地(今四川省等)在朝廷任職,讓他覺得如同龍困淺灘、虎落平陽,十分地不自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說起來,鬱郁不得志的吳曦有一個別人沒有巨大的優勢,那就是有錢、有很多錢——吳氏家族從吳玠開始,經吳璘、吳挺等人的多年經營,一靠皇帝賜田、二靠買田佔田,手中掌握了蜀地大量土地與豐厚的財物,南宋朝廷爲了避免吳氏家族世代掌握四川軍政大權而將吳曦留在臨安,但是吳氏家族天文數字的財產卻是朝廷不可能沒收的,吳曦還是繼承着這筆財產;另一方面,吳曦雖然富可敵國,向朝廷要起錢來絕不手軟,慶元元年吳曦離開臨安赴任之際,向宋寧宗提出破例請求,要求全額支取到任犒軍錢,當時南宋朝廷規定到任犒軍錢都是減半支取,宋寧宗不能破例,但又不便駁吳曦的面子,於是便想了個變通的辦法,以借撥的名義支給吳曦一筆經費用於犒軍,這筆錢加上原先減半支給的犒軍錢,共計15萬貫,同年七月二日,吳曦又向樞密院請求支錢20萬緡作爲營運贍軍之資,這裏的所謂營運,就是經商牟利,等於朝廷給了吳曦本錢讓他經商賺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吳曦的這些錢並不是只是自己攢着,他充分利用自己在財富上的優勢,揮金如土,結交對自己有幫助的人,韓侂冑還沒有當權的時候,就向吳曦借過錢,他的上位所需要的資金支持,也有很大部分來自吳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吳曦與韓侂冑的關係一開始是基於金錢的私人關係,漸漸地,發展成爲政治上互相扶持的關係,韓侂冑決意北伐建立蓋世奇功,吳曦全力支持;吳曦念茲在茲回到蜀地,重振吳氏家族,韓侂冑也願意儘自己的力量促成。但是把包括吳曦在內的吳氏子孫留在朝中不放回蜀地是南宋的一個國策,所以許多大臣都反對,因爲反對者衆多,韓侂冑迫於壓力也猶豫了起來。\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9d83027e3c5c42e8803305a7dd4df7b5\" img_width=\"1334\" img_height=\"750\" alt=\"都是月亮惹的禍?出身世代忠良之家的吳曦叛宋降金的導火線與原因\"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韓侂冑本人在上位前後都收過吳曦很多的錢財,但是他支持吳曦不完全是因爲拿人手短。\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吳曦還是金錢開路,史載他用重金賄賂右丞相陳自強——宋代筆記還記載吳曦送了包括四個孔雀、幾十個華亭鶴、金魚、比目魚以及\u003Cem\u003E粟金臺盞在內的\u003C\u002Fem\u003E很多珍寶異物給陳自強——陳自強是韓侂冑少年時候的私塾教師,韓侂冑上臺後他雞犬升天,當上了宰相,他出面爲吳曦說話,效力相當大。與此同時,另一個韓侂冑的親信蘇師旦也接受了吳曦的賄賂爲他說話,韓侂冑之前多少有的一些猶豫煙消雲散,終於讓吳曦回到了蜀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之後便是大家熟知的事情:開禧二年(1206)吳曦叛宋降金,並請求金國封他爲蜀王;開禧三年(1207),吳曦自稱蜀王,稱王后僅四十一天吳曦被以隨軍轉運使安丙等爲首的身邊反對他的忠義之士斬殺並函首送往南宋都城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吳曦之所以產生叛宋的想法,按照《桯史》、《東南紀聞》、《昨非庵日纂》等宋代歷史筆記的說法,有一個怪力亂神的故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吳曦回到蜀地後,也不失爲將門之子的做派,經常帶領將士在邊境附近打獵,某個秋日的夜晚,吳曦打獵歸來,垂鞭四顧,正看見皓月當空,月亮中彷彿有一個人影,他看過去這個人影也像騎着馬垂着馬鞭,與自己非常相像,問左右將士,大家也都說看到了月中這麼樣子一個人。吳曦很覺得驚駭,便自言自語地說:\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如果我應當大貴,月中這人就是我。\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8fda46af89149c896ef4a1759b40d7b\"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26\" alt=\"都是月亮惹的禍?出身世代忠良之家的吳曦叛宋降金的導火線與原因\"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月亮上根本沒有嫦娥、桂樹與玉兔,更不會有吳曦。\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於是吳曦揚起自己的馬鞭而對月中之人作揖,只看見月中之人也揚起馬鞭。吳曦大喜,造反叛亂的陰謀因此就越發下定了決心,明代學者張溥據此認爲吳曦之所以叛宋降金,就是因爲『忽發狂惑』,也就是精神突然不正常。\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這事也許只是傳說,也許真有其事,假如真有其事,很可能只是吳曦的眼神出了問題,而左右之人逢迎附會,然後越看越像,以爲是一個吉兆。\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不過不管怎麼說,說吳曦叛宋降金的導火線都是月亮惹的禍,未免將一個複雜的歷史事件簡單化了。吳曦之所以叛宋降金,有着多重的原因。\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934ea0fe5534047a9ce3ee51dec8a7d\" img_width=\"1049\" img_height=\"1172\" alt=\"都是月亮惹的禍?出身世代忠良之家的吳曦叛宋降金的導火線與原因\"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蜀地與中國其他地理單元相比具有更大的獨立性,吳家軍本身具有的凝聚力對南宋朝廷來說就是一種離心力。\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第一、從內因的角度,蜀地與中國其他地理單元相比具有更大的獨立性,吳家軍本身具有的凝聚力對南宋朝廷來說就是一種離心力。\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於蜀地的地理環境相對封閉,四川這個地理單元與中國其他地理單元相比具有更大的獨立性,經濟上自給自足,軍事上易守難攻,每到治亂交替之際,在蜀地建立並發展壯大的割據政權史不絕書,宋朝之前的五代時,四川就先有王建建立的前蜀政權(907—925),後有孟知祥建立的後蜀政權(934—965)。吳玠、吳璘都是忠心的大將,但是在晚年也被朝廷認爲是『狃於常勝,驕心侈歟』,對朝廷並非百分之百的順服,到了吳挺時期,其所統領的軍隊更是『號爲吳家軍,不知有朝廷』——換言之,吳家軍本身具有的凝聚力對南宋朝廷來說就是一種離心力。\u003Cstrong\u003E以『宣撫使、制置使爲代表的蜀地統兵主帥能否世襲』、『吳家是不是要向朝廷提供質子性質的子弟作爲忠誠的保證』等爲主要內容的遙控與反遙控的鬥爭長期暗流湧動,吳曦長期不能回任,就是這種鬥爭的一種。待到吳曦回到蜀地,又在韓侂冑等人的放任下重新全面掌握軍政大權,多年受到朝廷壓制的野心很自然地就勃興起來,難以遏制。\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035eaeb3df141bba6df052d1edd01a5\" img_width=\"580\" img_height=\"264\" alt=\"都是月亮惹的禍?出身世代忠良之家的吳曦叛宋降金的導火線與原因\"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金章宗完顏璟對漢文化有精深的修養,給吳曦的招降詔書由其本人親自撰寫。\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第二、從外因的角度,金章宗親自主持對吳曦的招降,起到了關鍵性的說服作用。\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把吳曦作爲誘降對象是金章宗親自做出的決定,他還直接指揮招降吳曦的各項運作,待到時機成熟,金章宗親筆撰寫給吳曦的詔書進行策反,金章宗廣徵博引,從岳飛談起說古論今,指出『威略震主者身危,功蓋天下者不賞,自古如此,非止於今』,說得本來就心思活絡的吳曦頗爲心動,與此同時,金章宗對吳曦並沒有很高的要求,根本不要求他與金國合兵夾攻南宋,只需要在宋、金之間保持中立即可,與此對應,給與的獎賞非常破格,同意將全蜀之地冊封吳曦爲王,『天日在上,朕不食言』——當然也可以理解爲金國本身沒拿出什麼實際的東西只是認可吳曦控制的既有地盤而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金國最高統治者『千金市骨』的柔軟身段使吳曦既看到了『循循善誘』,也看到了『指天發誓』,內心比較了老謀深算的金章宗與顢頇無能的韓侂冑的水平高低,才真正克服自己作爲忠良之後殘存的顧忌心理,下定了叛亂投降的決心。\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f60adaaeceb46569de42231b5a8e809\" img_width=\"500\" img_height=\"369\" alt=\"都是月亮惹的禍?出身世代忠良之家的吳曦叛宋降金的導火線與原因\"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吳曦叛宋降金,是開禧北伐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吳曦叛宋降金的內因是蜀地相對獨立的地緣政治、長期以來形成的『只知有吳家軍,不知有朝廷』的世襲統治與他本人不惜『八十年忠孝門戶,一朝掃地矣』而只求一逞的野心勃勃,外因是金國統治者開出的高價投降條件與吳曦本人對以韓侂冑爲首的南宋中樞集團能力水平的輕視與不信任。\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綜合起來看,這是宋金之間、蜀地與臨安之間、武將世家與文官集團之間多重矛盾極端激化的產物,既不是月亮惹的禍,不是吳曦本人精神突然不正常,也不是吳曦單純地想穿黃袍用金印過把癮就死。\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05591788172134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