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中國西藏網訊 從研習唐卡技藝的學生到創辦唐卡藝術中心傳承唐卡技藝,西藏一級唐卡畫師赤增繞旦用了10年時間。接下來的7年,他將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建設家鄉學校、傳承唐卡藝術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往返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和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之間,用畫筆、顏料“搭建”起的非盈利慈善公益學校終於在7月5日開學了。30多名學生將在松潘縣山巴鄉麻依村的象藏唐卡藝術學校接受7年的唐卡繪畫學習和文化課學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看着學校一磚一瓦地搭建完成,赤增繞旦說:“通過教育、傳承、培養,纔能有更多的唐卡繪畫人才,才能讓更多人受益。”\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v5B9E3PzRJTK\"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27\" alt=\"西藏一級唐卡畫師赤增繞旦:十年學唐卡,七年建學校\"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圖爲赤增繞旦(圖右)在拉薩象藏唐卡藝術中心教授學生 攝影:王媛媛\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v5BR0Ch3oHLP\"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27\" alt=\"西藏一級唐卡畫師赤增繞旦:十年學唐卡,七年建學校\"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圖爲赤增繞旦在繪製唐卡底稿 攝影:王媛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從麻依到康定:沒想過會成唐卡畫師\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學之前受家裏的影響,我慢慢喜歡上了繪畫。”1979年,赤增繞旦出生在松潘縣山巴鄉麻依村一個普通的半農半牧家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時候,赤增繞旦翻看着祖輩們留下的唐卡繪畫作品、底稿、度量經,一點點感受着唐卡的藝術魅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學後,赤增繞旦在繪畫課上寄託着興趣愛好。一到寒暑假,施展的場地更加豐富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暑假,一邊放羊、一邊休息的赤增繞旦將周圍的泥巴當成原材料,對着汽車、牛羊捏着造型。冬日,時常下雪的麻依村常常被積雪覆蓋。赤增繞旦留心着比較平整的地面,在那些比較寬敞的雪地上,拿個小棍子就可以隨便作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彼時的赤增繞旦並沒有意識到,對繪畫、圖案有興趣的自己有一天會成爲一名唐卡畫師。“2002年,我被四川省藏文學校藝術系錄取,這時纔想我是不是應該選擇繪畫這條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彥登次然和布根兩位老師的教導下,赤增繞旦開始研習噶瑪噶赤唐卡畫派技藝。學了三年,快畢業的時候,赤增繞旦萌生出一個想法:去青海繼續學習唐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從青海到拉薩:最初的夢想總算實現\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熱貢吾屯學習勉唐派畫技的赤增繞旦沒有固定的老師,每天他都要拜訪不同的畫師,學習各種技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學習噶瑪噶赤畫派轉而研習勉唐派畫技,對於已經掌握唐卡繪畫功底的赤增繞旦來說並不是太複雜。“但二者繪畫上還是有一定的不同,技藝方面、製作方式都不一樣,藝術風格也要重新去掌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學了兩年後,赤增繞旦想,是時候去那個最初想要去的地方了——西藏拉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初從家鄉走出去就想過要到拉薩。”接觸到勉唐畫派的藝術風格後,赤增繞旦更堅定了最初的想法。“如果再深造,肯定要去歷史更悠久、文化氛圍更濃厚的地方。從唐卡繪畫的源流、各方面的傳承來看,拉薩是最終的目的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7年過完藏曆新年,赤增繞旦踏上了更加遙遠的路途,去追尋唐卡繪畫的“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從學生到畫師:藝術的追求永無止境\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來到拉薩後,赤增繞旦跟隨著名的唐卡畫師次丹郎傑繼續學習唐卡繪畫。一邊在次丹郎傑老師的指導下,不斷提高自己的唐卡繪畫技藝,同時學習西藏的繪畫史等理論知識;一邊趁着晚上和週末的空閒時間,向丹巴繞旦老師請教唐卡繪畫方面的問題。\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v5BRS1WJ2gPT\" img_width=\"520\" img_height=\"640\" alt=\"西藏一級唐卡畫師赤增繞旦:十年學唐卡,七年建學校\"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圖爲赤增繞旦向老師丹巴繞旦請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赤增繞旦回憶,那時候“每天都有嚴格的時間安排,走路節奏都很快”。上午一般是9點左右到次丹郎傑老師那裏,坐定後開始畫畫,一直到下午1點。之後匆匆忙忙去買菜、做飯,必須在下午兩點之前解決午餐。因爲這之後還要去學英語。英語學到下午3點半繼續去畫唐卡,一直畫到下午6、7點結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9年,赤增繞旦在繼續鑽研唐卡繪畫技藝的同時開始培養自己的學生。2010年,走上唐卡繪畫之路第十年的他,在西藏首屆唐卡藝術博覽會上被評爲一級唐卡畫師。也是在這一年,他在拉薩創辦了象藏唐卡藝術中心。\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v5BQX7pKLM9A\" img_width=\"640\" img_height=\"549\" alt=\"西藏一級唐卡畫師赤增繞旦:十年學唐卡,七年建學校\"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圖爲拉薩象藏唐卡藝術中心的學生們在畫唐卡 攝影:王媛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拉薩象藏唐卡藝術中心的學生大部分來自西藏。學生們要在這裏接受7年的教學,前3年主要學習繪畫理論基礎與度量經,後3年實踐傳統的唐卡繪製技藝,最後1年完成畢業作品及論文。赤增繞旦想通過教授理論和唐卡繪畫的實踐等課程,讓學生們將西藏繪畫及唐卡藝術傳承下去。\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v5B9h25tmMho\"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80\" alt=\"西藏一級唐卡畫師赤增繞旦:十年學唐卡,七年建學校\"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圖爲赤增繞旦在國外參觀學習留影\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v5ECW3X1F7nh\" img_width=\"480\" img_height=\"640\" alt=\"西藏一級唐卡畫師赤增繞旦:十年學唐卡,七年建學校\"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圖爲赤增繞旦作品《龍界》局部。蛇身龍女從海中出現,向左上方的龍樹菩薩(局部畫面未體現)敬獻象徵着聲音的海螺,傳遞人類希望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聲音\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v5EDB9tybsEk\" img_width=\"469\" img_height=\"640\" alt=\"西藏一級唐卡畫師赤增繞旦:十年學唐卡,七年建學校\"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圖爲赤增繞旦作品《第一代象雄王》,作品表現的內容、地域環境及山石雲彩的勾畫風格都極賦象雄繪畫的特點。2015年該作品被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從拉薩到松潘:文化的精髓在於傳承\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家鄉一步步走出去的赤增繞旦一年裏通常回家一兩次,每一次他都有一些新的發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毗鄰松潘縣山巴鄉九寨黃龍機場的麻依村,旅遊業的發展讓當地人的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但文化的發展方面卻比較薄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赤增繞旦覺得,要傳承傳統文化,關鍵在於人才。一個唐卡畫師就是一座橋樑,通過他個人的力量去傳承、培養更多的人才,這樣的影響纔是深遠的。在赤增繞旦看來,“作品並不是最重要的,唐卡畫師的傳承更重要”。\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v5EDyIVWkEeZ\"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80\" alt=\"西藏一級唐卡畫師赤增繞旦:十年學唐卡,七年建學校\"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圖爲2015年8月,赤增繞旦回到松潘查看學校工程進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2年,他開始籌備學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要在家鄉建學校,周圍很多人都勸告他,這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我當時是有想過困難的,但是我不能讓困難困擾我,當時想的就是建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了籌措資金,赤增繞旦把已經出售的唐卡作品的錢全部放在了學校建設上,但是依然有很大的缺口。有時候一些單位、個人邀請他去繪畫,他便跟人溝通,在約定好的時間創作好,但錢要提前支付。\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v5EIiHKGrw7Y\"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80\" alt=\"西藏一級唐卡畫師赤增繞旦:十年學唐卡,七年建學校\"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圖爲在建中的松潘縣象藏唐卡藝術學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2012年到2017年,教學樓、宿舍、圖書館、多功能教室等主體建築陸陸續續完工。2018年9月,松潘縣象藏唐卡藝術學校暨唐卡藝術傳習基地正式掛牌成立。2019年7月5日,30多名學生開始在新建成的學校裏研習唐卡繪畫。\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v5EES1rvi4Ik\" img_width=\"640\" img_height=\"265\" alt=\"西藏一級唐卡畫師赤增繞旦:十年學唐卡,七年建學校\"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圖爲松潘縣象藏唐卡藝術學校全貌\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v5HDR4kBWNkk\"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80\" alt=\"西藏一級唐卡畫師赤增繞旦:十年學唐卡,七年建學校\"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圖爲松潘縣象藏唐卡藝術學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赤增繞旦說:“建一個這樣的學校是一次性的投入,最終需要做的事情還在後面。”純公益的學校,需要不斷的資金投入以維持運營,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赤增繞旦希望“學校朝着自己設定的方向走”,也希望唐卡這個被譽爲藏民族“百科全書”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在家鄉松潘得到傳承和發展。(中國西藏網 記者\u002F王媛媛 部分圖片由赤增繞旦提供)\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32436050998119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