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问我平时读什么命理书,我给大家的回答就是两个字:古书。我基本不看清代以后(包括清代)的命理书,是因为删减的内容太多,且参杂了太多的个人看法,从而使得内容“主观”而不“客观”。因为主观,所以不能海纳百川,从而造成了八字各派别之间的争论,也造成了“同行相轻”。同时,浮躁的学风盛行,稍微懂点八字的人都想创造理论,导致命理学家头衔随意可戴,这岂是命理学之福?

总结经验与创造理论的区别

古人的书籍重在总结经验,现代人的书籍总在创造理论,经验总结易而理论创造难,在五千年历史里我们所知道的命理学的理论学家只有很少的几位,现代我们都叫他们“宗师”,如:张果老,陈抟,刘伯温,徐子平等,而我们熟悉的萧吉,廖中,徐大升,万明英,任铁樵等等,都是做“汇总”和“总结”的,并非“创造者”。如果只有宗师创造理论,则理论生涩难懂,传播困难;如果只有总结而没有理论依据,则经验空洞令人难以信服,因此两者之间的良性的互动才是最完美的,比如《三命通会》,其之所以能够被列入《四库全书》,是因为在总结中有发扬,集大成而客观。

《渊海子平》和《五行精纪》的纯粹

按照出书年代来说,《五行精纪》要更早些,它是禄命法的典籍,《渊海子平》要晚些,它是格局法的扛鼎之作,但是两本书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主观”无“观”。所谓“主观”,是因为这两本只是做汇编,《五行精纪》就是一本古代命理的百科全书,它把古代命理学几本著作中的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了汇总,很少或者几乎没有个人的观点,书中的每句话都注明来源,比我们现在写论文还要严谨。而《渊海子平》则是汇编了《源海》和《渊源》,书中只写条件而不写原理,比如说“正官格”,它就只写正官格的成格条件,而不写为什么要这样的条件才成格,更像是一本工具书。

这两本书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纯粹,他们只是纯粹的汇总和总结,而不加一点议论,甚至连《渊海子平》的命例都是后人所加,原书是没有的,这就是“无观”,也就是不夹杂自己的观点。就我所想,廖中和徐大升两人绝非不懂命理,但是他们在编书时却不参杂个人观点,这在现代看来尤其难能可贵。虽然他们自己的理论不为后人所知,但是后人岂能忽略了他们对命理学的巨大贡献?

《三命通会》之条分缕析

《三命通会》的很多理论来源于《五行精纪》和其他的古籍,这本书跟前面两本书不同之处在于从理论依据到命造都有详细的说明。比如说正官格的时候,他会讲到为什么这样才能成格,为什么这样无法成格,以及怎么样的条件下就破格,以及大运流年对格局有什么影响,这个格局的八字的典型命造有那个,要怎么解释这个命造等。但是有一点,不管是理论依据还是结论,皆非出自万明英自己,而是引述前人的成果,万明英只是把他们汇集到一起而已,这就是《三命通会》的主观之处。虽然万明英也是命理学大家,但是他编书也仅仅是做汇总而非论述个人观点,这点也是很少人能做到的。条分缕析,从依据导出结论,配合流年大运,这是《三命通会》的特点,该书也几乎没有万明英自己的观点(有,但是不多),难道他的贡献小吗?

茫茫易学史,留名者几人?

茫茫几千年,“创造理论者”肯定不在少数,而流传千古者为何只有几人?皆因理论之创造,非特殊之人不可为。如科学界之牛顿、爱因斯坦,乃是天生奇才,如爱因斯坦者,一个“凡人”却能破解宇宙奥秘,岂是可以通过学习而得到的?天才创造理论,我们这些俗人去学习,去发扬就是最大的贡献了。创造理论的陈抟固然很厉害,但是继承和发扬的万明英同样也值得赞扬。我辈虽然无创造理论之能,但是如果有人能参透先贤理论之奥秘,不也是非常激动人心的事情么?

我为什么不看现代人写的书

经常看我文章的人都知道,我的文章都是以古代命理为依据,从不涉及现代命理,是因为我没有读过现代人写的命理书。曾经有段时间我尝试在书店里看了几本现代命理书,但是翻看几页就无法再看下去,因为书中太多个人的观点,随意的褒贬古人理论,就好像一个高中生驳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错误一样,让人难以忍受。

我并不是反对批判性的思维,而是要有批判性的思维必须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我经常会想起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的一件“小事”,当时我看到公司产品包装箱上的英文单词拼写错误了,就跑到经理哪儿去反馈,经理告诉我说那个箱子是客户指定的,所以是没有问题的。后来我才知道,那个写错了的英文单词其实是商标,我当时脸红得恨不得钻到地底下去,这件事给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以后我凡是看到“有错误”的东西,也不敢轻易发表看法了。孔子说“登东山而小鲁”,但是如果我们只登了东山却要“小天下”,则很容易被自己的知识范围所限。

最后说几句

我虽然不看现代人写的出版书,但是我却特别喜欢在网上看其他人写的命理学文章,因为那些文章里确实有很多可参考之处,尤其是一些命理歌诀和实例。那些例子都是作者自己的实际经验总结,那些歌诀都是先辈们的经验流传,他们在默默的发扬这门艺术,尤其值得我们尊重。沉寂之处见高洁,条条溪水汇成大海,命理学因为有他们才更有希望。

文 | 西风独醉探讨命理艺术,弘扬传统文化

(请大家关注我,和我探讨命理知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