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时,不管使用传统钓法还是台钓,基本上都离不开浮漂给我们指引水下的情况,那么调漂的灵敏与否,找底精准与否,可我们钓得好坏之间的联系有多少关系呢

我们来假设一个场景, 不用小吃铅的鲫鱼漂,而是用黑坑鲤鱼漂来作钓鲫鱼,拉饵调4目钓2目,但是有兴趣去试试的钓友就会发现,钓目最多就能钓3目,2目基本上怎么调整都出不来,说道这里有老钓友可能看到说用黑坑鲤鱼漂钓鲫鱼就知道问题所在,浮漂浮力太大,双钩带饵加上铅坠都无法把浮漂拉到水底,所以会导致在用拉饵钓鲫鱼的整体钩饵重量最多勉强压钓目1目,而且基本上这种漂组基本上找底就是个扯谈,因为整个漂组、钩、坠的重量基本上不可能落底。所以即使调目4目也是个笑话。所以我们得出第一个结论,垂钓时,钩、漂、线组的搭配是有一定讲究的,不是说随意搭配怎么来都可以,所以调漂与作钓的第一标准,就是大鱼用大漂,小鱼用小漂,必须要结合鱼的大小及浮漂的浮力大小,否则都是在开玩笑。

我们再来琢磨一个问题,是不是浮漂一定是越小就灵呢?在钓大鱼的时候,浮漂浮力也是要和钩饵的重量达到平衡的,反向推一下,就发现浮漂越小就越灵就是一个伪命题了,因为浮漂越小,浮漂带钩饵的重量产生的浮力就会越小,相应钩饵越小,就越不会引起鱼的注意,即使吃口了也会毫无损伤的吐出去,而要配上符合目标大小的钩饵时,小浮漂又很难拉动钩饵,即使进食了,浮漂也不会有什么动静,所以所谓的小漂灵、大漂顿,基本上都是不会钓鱼的人想当然的结论,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细线小钩配小漂,大线粗钩配大漂,而且线组的上的空钩最好能压漂目至少2目,这样的漂线组才是比较合理的搭配。

然后我们要理解调漂的调,其实是包含了调目和钓目的两个概念,那么普及一个简单的公式,钩饵的重量等于钓目,比如空钩半水调6目来举例,然后双钩挂饵之后,在未精找底的情况下,漂目降了4目,那么饵料加钩就重2目,然后去掉子线,漂目是8目,那么双钩重量就是2目,这些都明确之后,空钩调6目,钩2目,饵2目,那么理论上漂最灵时是2目,最顿时8目,钩饵想家之后,浮漂露出的目数就是最灵点,去掉钩饵之后,浮漂露出漂目数量就是最钝点。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