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伊川陸渾戎見證了歷史的風雲激盪,回洛倉巨大倉窖勾勒出大運河的繁忙,文物修復師的有趣工作令人嚮往……20日,今年首期“我是小小考古家”夏令營的小營員們圓滿結束了5天的精彩行程。\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6781801045514c56a7eec87acc7c98d4\"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00\" alt=\"今年首期“我是小小考古家”夏令營圓滿結束\"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  小營員們在曹魏大墓參觀\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現場:近距離接觸考古遺址,聆聽專家耐心講解\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欒川有很多古人類活動的遺蹟,其中不乏孫家洞、龍泉洞等全國知名的遺址點。日前,參加“我是小小考古家”夏令營活動的小營員們來到這裏,實地瞭解數萬年前的古人類如何生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該活動由市委宣傳部、團市委、市文物局等單位聯合主辦,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陽晚報承辦。參加夏令營的小營員都是從優秀學生中通過筆試、面試篩選出來的,全員免費,活動所需費用由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承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怎麼分辨這些牙齒化石是屬於哪些動物的?”有小營員問。“月牙形的牙齒多爲食草動物的,便於切斷植物纖維;食肉動物的牙齒下寬上尖,呈犬齒狀,便於撕扯。”工作人員回答。記者在現場看到,小營員們戴上白手套,將化石拿到眼前仔細端詳,並不時發問,儼然一副專業考古人員的樣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幾個考古工地,我們都是安排項目發掘的負責人進行現場講解,他們對情況最熟悉,給孩子們講起來能講得更明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史家珍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收穫:聽聽故事動動手,直觀感受厚重歷史文化\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哪位小朋友能講一下問鼎中原的故事?”在伊川徐陽陸渾戎墓地,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員馬占山問。一名小營員積極舉手,講述了楚莊王討伐陸渾戎後向周天子使者詢問鼎之輕重的故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馬占山介紹,陸渾戎是西北戎人的一支,秦國爲了獨霸西戎,讓晉國將陸渾戎遷入中原地區;晉國心裏有自己的“算盤”,他們將陸渾戎遷到了自己的南部地區是爲了充當和楚國間的“戰略緩衝”。“不管出於什麼目的,這一舉動都促進了民族融合,在歷史上有着重要意義。”馬占山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此次活動中,小營員們除了現場參觀學習知識,還可以動手實踐。在陸渾戎墓地現場,小營員們在考古專家的指導下,學習了洛陽鏟考古鑽探的技巧。之後,大家來到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護中心,瞭解文物修復的奧祕,客串了一把“文物醫生”,在專業人員的幫助下修復了破損“文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參觀之餘,每個小營員都通過日記的形式記錄了自己的所見所聞。“回洛倉真的很大,可以裝很多糧食了,宜陽韓城遺址讓我更真切地瞭解了戰國七雄的故事。”一個小營員這樣寫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盼望:文博單位與學校積極參與,共同發展研學遊\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目前,我市正積極推進文旅融合工作,“我是小小考古家”夏令營活動就是一次積極的研學遊嘗試。研學遊作爲當下最火熱的旅遊形式之一備受關注。不同於一般的旅遊,研學遊要有課程的開發,特別是用生動有趣的形式,將遺址、博物館的故事講出來,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洛陽豐富的文化遺存就像一串珍珠,現在由我們把它們一顆顆地撿拾起來,然後慢慢地穿起來。這次夏令營的活動就是沿着這串珍珠在進行。”史家珍說,組織夏令營不是要求孩子們將來真的成爲考古家,而是通過親身經歷瞭解洛陽的歷史文化,爲孩子們播下文化的種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資源豐富,也要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效應。想讓研學遊真正實現遍地開花,史家珍認爲,未來還需要鼓勵文博單位與學校進行深入互動,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源參與其中。\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30603348607028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