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蔣介石更沒想到的是,徐向前後來成爲實力最強的一支中共紅軍——擁有8萬之衆的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在鄂豫皖與川陝兩地擊敗衆多他看好過的黃埔教官與學生,迫使他將徐向前與江西的朱德、毛澤東一道視爲“洪水猛獸”,一再提高賞格予以“緝拿”。\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1935年6月,紅四方面軍與毛澤東、朱德率領的紅一方面軍會師,徐向前被任命爲紅軍前敵總指揮部總指揮,成爲中共黃埔師生中僅次於時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教官周恩來之下的黃埔學生。

"\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與毛澤東、朱德賞格同爲10萬銀元的解放軍將領是誰?\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張雄文\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黃埔軍校出身的中共將帥,以攻城拔寨、殲敵於野、擅長用兵著稱的還是黃埔學生輩人物。\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他們沒有“空降”爲高級將領的資歷與門路,與粟裕等非黃埔軍校出身的將帥一樣,必須從排長、連長等基層幹起。古語道:“將帥必起於卒伍,宰相必起於州部”。也就是說,真正傑出的兵家,必定有最基層的錘鍊,“參禪悟道”,最後擅長兵機、精於用兵的歷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長於用兵的方面軍統帥級黃埔學生有兩人,一個是黃埔一期的徐向前,一個是黃埔四期的林彪。他們都於1955年9月被授予元帥軍銜,與彭德懷、劉伯承、粟裕一起被稱爲中共的“五虎上將”。\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徐向前1901年11月生於山西五臺,早年經歷較爲坎坷。先是因家貧失學,做過屢遭白眼的雜貨店小夥計;18歲時考入山西國民師範速成班,又當過一段收入微薄的小學老師。\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1924年1月,爲生計發愁的徐向前偶然從《新青年》雜誌上讀到黃埔軍校招生,十分高興,隨即約上幾個同鄉輾轉南下,先在上海通過複試,後又前往廣州參加總複試。\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廣州複試時,徐向前除了政治、作文兩門考得不錯外,數學幾乎打零分。所幸第一期報考的學生以南方人居多,北方人極少,而孫中山的國民革命面向的是全國,因此軍校特別注意招收北方青年。徐向前於是與杜聿明、閻揆要、關麟徵等20多名北方考生一起榜上有名,被編入第一期第一隊,與“黃埔三傑”之首蔣先雲同一個隊且同一個宿舍。\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黃埔軍校就學、畢業前後一段時期,徐向前與國民黨名將杜聿明有諸多相似之處。\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第一,他與杜聿明等人一樣都是看到《新青年》雜誌才決定報考。\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第二,他與杜聿明一樣也有北方人的木訥實誠,不善言辭。他當時的名字也還叫“徐象謙”,沒有“徐向前”三字的勇武、響亮,讓人過目不忘。\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因此,當蔣介石爲拉攏感情找學生一一談話,輪到寡言少語的杜聿明時,他的印象不是很深;輪到似乎有些靦腆的徐向前時,也只是問一句答一句,枯燥乏味,加上徐向前的山西口音聽起來很費勁,蔣介石很快讓他走了,此後也沒有任何印象,更談不上重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蔣介石沒想到的是,杜聿明後來從黃埔學生中異軍突起,創建了黃埔系第一支機械化部隊第五軍,而且擅長大兵團作戰,胡宗南等當年談話受賞識的人與他不可同日而語。蔣介石後來不得不倚重杜聿明,讓他擔任東北、淮海兩大主要戰區的實際統帥,率領黃埔系的精銳人馬與中共爭奪天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蔣介石更沒想到的是,徐向前後來成爲實力最強的一支中共紅軍——擁有8萬之衆的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在鄂豫皖與川陝兩地擊敗衆多他看好過的黃埔教官與學生,迫使他將徐向前與江西的朱德、毛澤東一道視爲“洪水猛獸”,一再提高賞格予以“緝拿”。\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1935年2月15日的雲南《民國日報》刊載過這一賞格:毛澤東、朱德、徐向前生擒者各獎十萬元,獻首級者各獎八萬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第三,徐向前與杜聿明一樣,畢業不久便走了一段曲折的人生之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1924年11月徐向前軍校畢業後,沒有被分配到教導一團,而是留校擔任第三期入伍生第一營副排長,不久升任排長。他隨學生軍參加過第一次東征,但第二次東征前夕的1925年夏,他與杜聿明一樣離開了黃埔,被分配到北方馮玉祥麾下的國民革命軍第二軍。\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這就使徐向前與胡宗南等從教導團出身的同學不同,更難以成爲蔣介石黃埔系的骨幹人物。\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徐向前在國民軍這一“雜牌”部隊裏擔任過教官、參謀和第二團團副,隨即離開這一時常與閻錫山晉軍開戰的部隊,徑直回了老家。不久,他又寄居北京。\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南方的黃埔同學們誓師北伐、一路勢如破竹近4個月後的1926年11月,獲知消息的徐向前匆忙南下,千里輾轉趕到北伐軍佔領的武漢,被分配到黃埔軍校武漢分校一隊任少校隊長。\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杜聿明1925年3月被廖仲愷派往馮玉祥的國民2軍,也經歷了一段擔任教官、回家、閒居北京,聽說國民政府北伐後又急忙趕到武漢的歷程。他亮出黃埔一期生的金字招牌後,被分配到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學兵團任中校連長。\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不過,杜聿明很快選擇追隨南京的蔣介石,輾轉回到了黃埔系的行列;而徐向前選擇的是中共,於1927年3月加入了中共組織,不久便大張旗鼓地拉起人馬與昔日的“校長”對陣交鋒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徐向前在中共部隊的起點是工人赤衛隊聯隊隊長。\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1927年12月,他擔任工人赤衛隊第六聯隊聯隊長,奉命參加打響反抗蔣介石“第三槍”的廣州起義,任務是攻打警察局。這一職務,不僅與起義負責人張太雷、葉挺、葉劍英、聶榮臻等人相比微不足道,與工人赤衛隊總指揮周文雍相比,他也是名頭不響的最基層人物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但他很快從基層的砥礪脫穎而出。\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廣州起義失敗後,餘部1000餘人整編爲紅四師,下轄3個團,徐向前任團黨代表。隨着處境越來越困難,人槍越打越少,徐向前成爲了紅四師師長。1929年1月,爲保存力量,這支只剩下幾十個人的部隊分批撤出了海陸豐。這段失敗經歷的磨鍊,給徐向前的軍旅生涯提供了寶貴的經驗。\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1929年6月,徐向前被中共中央軍委派往鄂東北就任工農紅軍第31師副師長。31師人數僅有300人左右,徐向前相當於基層的副營長。但他從此鳳凰涅槃,開始了展現卓越軍事才幹的時期。\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徐向前相繼擔任紅1軍副軍長兼紅一師師長、紅四軍參謀長、軍長,1931年11月,他又成爲紅四方面軍總指揮,成爲黃埔學生中(包括蔣介石黃埔系學生)第一個方面軍統帥。\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他用兵的特點是敢打大仗惡仗,有着超人的膽略,“胃口”驚人,常常出敵不意,以少勝多。中共名將裏,唯有後來的華東野戰軍負責戰役指揮的副司令員、代司令員粟裕可與比肩。\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徐向前先後組織指揮了黃安、商潢、蘇家埠、潢光等重大戰役,殲滅蔣介石前來“圍剿”的正規軍近40個團,鄂豫皖的紅軍也從當初300來人發展到4萬多人,成爲繼朱德、毛澤東創建的江西蘇區之後最大一塊根據地。徐向前的名字已經令他的衆多黃埔教官與同學聞風喪膽。劉峙、胡宗南、關麟徵、杜聿明等人都參與“圍剿”過徐向前。\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1932年冬,徐向前與張國燾又率紅四方面軍轉戰陝西、四川,創建了川陝蘇區,攻城拔寨,連克川軍,震驚了蔣介石的朝野上下。不久,紅四方面軍發展到4個軍8萬人,超過已經長征的紅一方面軍即中央紅軍的實力。蔣介石將徐向前的賞格提升到與毛澤東、朱德同列,同爲10萬塊銀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1935年6月,紅四方面軍與毛澤東、朱德率領的紅一方面軍會師,徐向前被任命爲紅軍前敵總指揮部總指揮,成爲中共黃埔師生中僅次於時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教官周恩來之下的黃埔學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在此前後,黃埔教官葉劍英擔任紅軍前敵總指揮部參謀長,也就是徐向前的直接部下;聶榮臻擔任紅一方面軍所屬紅一軍團政委;黃埔四期學生林彪擔任紅一軍團軍團長;黃埔一期生陳賡擔任紅一方面軍幹部團團長;黃埔四期學生劉志丹擔任紅15軍團副軍團長。\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徐向前當然也有過敗仗。1936年10月,爲打通蘇聯國際援助路線,他奉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的命令,執行寧夏戰役計劃,率紅9軍、紅30軍、紅5軍共2.1萬人組成西路軍強渡黃河。隨後因毛澤東爲首的中央軍委交與的任務反覆不定,西路軍失去主動,在河西走廊遭“馬家軍”重圍,經4個月苦戰彈盡糧絕,幾乎全軍覆滅。\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但這次失敗有着特殊的背景與原因,與徐向前的軍事指揮干係不大。因此,當他歷經艱苦,隻身一人千里跋涉返回延安時,毛澤東安慰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你能回來就好,有雞就有蛋。”紅四方面軍留在河東的紅4軍、紅31軍後來成爲八路軍129師主力部隊,毛澤東任命徐向前擔任副師長。\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國共第二次相爭的解放戰爭時期,徐向前因種種原因,未曾擔任野戰軍(即紅軍時期的方面軍)正職,僅爲華北軍區副司令員兼第一兵團司令員,實際指揮一個兵團,從而失去了紅軍時期那種縱橫數省,氣勢恢宏大打殲滅戰的機會,但他的大兵團作戰指揮才幹還是再次得以展現。\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560e0fa02ce49e3a98564dac5e760e5\" img_width=\"383\" img_height=\"275\" alt=\"​與毛澤東、朱德賞格同爲10萬銀元的解放軍將領是誰?\"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徐向前在指揮作戰\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徐向前將劉伯承率領晉冀魯豫軍區主力南下大別山後留下的地方部隊,鍛鍊發展爲華北軍區第1兵團。\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隨後,在山西戰場上,他率軍以少勝多,酣暢淋漓迭克名城:先攻運城,拔除閻錫山的晉南屏障;後克臨汾,一舉拿下這座歷史上從未失守的“臥牛城”;再以6萬之師橫掃晉中,殲滅閻錫山10萬之衆;最後又以劣勢兵力直取太原,肅清了山西全境。\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1949年10月建國以後,他於1955年9月被授予元帥軍銜,擔任過總參謀長、軍委副主席等職,1990年9月辭世。\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本文摘自《蔣介石的槍桿子——從黃埔軍校到黃埔系》 作者:張雄文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9)\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32825625083956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