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6日訊(記者 姜智文 陳佳琪)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質量部部長、高端工程機械智能製造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閆麗娟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國內裝備製造業的創新成果可圈可點,但仍面臨管理不規範、沒有制定相應標準等問題。如果能把創新成果管理起來,並形成產業化的程度,相信必然會爲國家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全國人大代表、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質量部部長、高端工程機械智能製造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閆麗娟。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姜智文/攝

在過去的2018年,徐工集團營業收入再上千億臺階,產銷量同比增長45.2%,主要指標連續29年居行業第一,閆麗娟表示,徐工集團能取得如此成績主要是遵循兩點:一方面是科學技術的創新;另一方面則是國際化。

“我們企業做到現在靠的就是技術創新,技術突破的成果應用在產品上,這些產品走向世界各地,爲我們的用戶和各大工程服務。我們不光爲中國用戶服務,還爲國際用戶服務,所以徐工集團成功的第二個途徑就是國際化。”閆麗娟解釋道。

在閆麗娟看來,科技創新需要團隊共同努力,同時還要潛下心去做技術的突破,技術突破後運用在產品上,使產品能夠爲國家的經濟發展服務。有了這樣的追求和想法,再結合自己所學的特長,以及專業領域的能力來實現突破即可。

而在國際化方面能取得成功,與強大的技術水平和產品實力密不可分。據閆麗娟介紹,目前,徐工集團有37大產業的產品,源源不斷地走向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全世界爲各大工程服務。難能可貴的是,產品走出去的同時,中國品牌的技術和標準已經輸出到世界各地,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他們在採購產品的同時,也將我們的產品標準當作當地的應用工程標準,相當於我們的標準也走出去了。

未來,徐工集團制定了在2020年躋身全球工程機械行業前五強和2025年躋身前三強的目標。“從目前發展的來看,徐工集團在技術突破和發展的程度,能夠支撐有質量有效益的可持續發展,這個過程中無論是主營業務,還是經濟效益,都能達成目標。”閆麗娟自信地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