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領導的自民黨與聯合執政的公明黨在21日舉行的第25屆參議院選舉中獲勝,執政聯盟穩據參議院過半數席位。通過此次參議院選戰,安倍成功跨過了創造日本憲政史上最長執政紀錄的最後一道檻,穩定執政至今年11月20日,成爲日本憲政史上在位時間最長首相已無懸念。自2012年12月再次上臺執政以來,安倍已領導自民黨在國會選舉中取得六連勝。安倍爲何能在再次上臺執政之初不被看好的情況下領導自民黨在此後的國會選舉中連選連勝,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veFGr1HXqFhg\" img_width=\"680\" img_height=\"453\" alt=\"爲何安倍自民黨取得6連勝?其成爲日本憲政史上在位時間最長首相\"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5\u003E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u003C\u002Fh5\u003E\u003Ch4\u003E一、民主黨失敗的執政經歷是成就安倍長期政權的最大“救星”。\u003C\u002Fh4\u003E\u003Cp\u003E2009年上臺執政之前,作爲最大的在野黨,民主黨有較穩固的全國性地方組織,是國會選舉中自民黨的主要競爭對手,2007年曾在參議院選舉中獲勝,形成“扭曲國會”,對執政黨自民黨形成掣肘,導致時任首相安倍不久後黯然下臺。2009年,民主黨通過不靠譜的競選綱領忽悠選民實現了政權更替,但其後混亂的執政經歷證明該黨不具備執政能力。民主黨失敗執政經歷的後遺症延續至今,不僅該黨自身此後一再分裂,形成日本政壇“一強多弱”的局面,其負面印象在選民心中至今仍揮之不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日本媒體分析,在最近的六次國會選舉中,除2012年的衆議院選舉和2013年的參議院選舉是選民出於對安倍和自民黨的期待助其獲勝外,其它四次選舉的勝因都不是因爲選民對“自民黨及其候選人抱有期待”,而是因爲“好像比其他(政黨和候選人)好”。多數選民將票投給自民黨並非支持自民黨的政策,而是認爲在野黨更不靠譜,只能消極地選擇自民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多位曾親歷過自民黨與民主黨實力相當時期國會選舉的自民黨國會議員表示,安倍能創造執政時間最長的歷史紀錄雖有其個人努力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安倍運氣好”,沒有民主黨四年失敗的執政經歷就不會有今天安倍的長期政權。安倍也深知民主黨政權在選民中留下的黑色記憶並加以利用,在此次參議院選舉的助選演講中,安倍經常以“要維護政權穩定,不能讓噩夢般的民主黨政權重來!”“民主黨政權時期的官房長官枝野”等言詞攻擊最大的在野黨立憲民主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4\u003E二、安倍的強勢領導人形象拉抬了自民黨選情。\u003C\u002Fh4\u003E\u003Cp\u003E自上世紀九十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破滅以來,日本陷入了長期的通貨緊縮和經濟低迷,經歷了“失去的二十年”。伴隨經濟低迷的是日本政壇的長期動盪,除去2001年至2006年小泉純一郎時期的長期政權外,日本首相更迭頻繁,2006年至2012年間更是出現了“七年七相”的政壇奇觀。首相頻繁更迭導致日本政府的政策缺少延續性,影響了經濟復甦。因此,日本民衆普遍期待能有一位英雄式的強勢領導人帶領日本走出長期低迷,重現昔日輝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安倍順應日本社會期待,2012年再次執政後,經濟上強力推行“安倍經濟學”,安保上解禁集體自衛權,外交上對韓國示強,爲自己樹立了強勢領導人形象。在日本社會整體右傾的大背景下,安倍保守色彩濃厚的強勢領導人形象爲自民黨贏得了不少選民的期待票,拉抬了自民黨選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4\u003E三、持續走低的投票率助力安倍和自民黨獲勝。\u003C\u002Fh4\u003E\u003Cp\u003E隨着民衆對政治的不信任感增加,日本國會選舉的投票率近年來持續走低,2012年以來五次國會選舉的投票率均降在50%左右,較上世紀平均70%左右的投票率下降兩成。本次參議院選舉的投票率更降至50%以下。低投票率對基層組織健全、擁有穩定“組織票”的執政聯盟自民黨和公明黨更爲有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自民黨不僅擁有健全的全國性地方組織,還得到日本農協、全國郵政局長會、全國建設業協會、日本醫師聯盟等業界團體的支持。聯合執政的公明黨背後有強大的支持母體創價學會,擁有800萬左右的會員鐵票。而在野黨自民主黨分裂後,其原來擁有的全國性地方組織也分崩離析,最大的在野黨立憲民主黨至今仍未能在全國健全地方組織。擁有穩定“組織票”的自民黨和公明黨在低投票率的情況下明顯佔有優勢,投票率持續走低客觀上也幫了安倍和自民黨的大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4\u003E延伸閱讀:\u003C\u002Fh4\u003E\u003Ch4\u003E56%的受訪者反對安倍晉三再次延長自民黨總裁任期連任4屆一事\u003C\u002Fh4\u003E\u003Cp\u003E據日本《朝日新聞》2019年3月19日報道,日本《朝日新聞》在16日-17日舉行了全國電話民意調查。圍繞有聲音支持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再次延長自民黨總裁任期連任4屆一事,有27%的受訪者表示贊成,而56%的受訪者則表示反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安倍晉三(安倍 晉三/あべしんぞう Shinzo Abe,1954年9月21日 —),男,大和民族,出生於日本山口縣,畢業於日本東京成蹊大學政治學系。現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即第98任日本首相)、自由民主黨總裁(第21、25任)、日本衆議院議員(連任9屆)。他是日本第一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生及戰後以來最年輕的總理大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日本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曾提及延長自民黨總裁任期至第四屆的可能性,但並未得到自民黨內部的廣泛支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政黨派別來看,日本自民黨傳統支持派中持贊成態度的有46%,持反對態度的人佔39%;無黨派人士中,17%的受訪者表示贊同,62%的受訪者表示反對;公明黨支持派中約3成的受訪者表示贊同,約4成受訪者表示反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年齡層來看,30多歲的大部分受訪者都持反對態度。18-29歲的受訪者中,40%的人贊成,38%的人反對;30多歲的受訪者中,32%的人贊成,47%的人反對;60多歲的受訪者中,持贊成態度的人佔21%,持反對態度的人佔69%;而70多歲的受訪者,持反對態度的佔64%,持贊成態度的僅有18%。\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關於安倍晉三參加第4次自民黨總裁選舉一事,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在12日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如果很難找到可以替代安倍晉三出任總裁的人選的話,修改黨章,延長總裁任期,應該沒有任何問題。” 安倍14日在參院預算委員會上表示,“連任死結是自民黨黨章所禁止的。作爲黨總裁理應遵守這一規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4\u003E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北京日報客戶端 環球網 百科\u003C\u002Fh4\u003E\u003Ch4\u003E流程編輯:TF021\u003C\u002Fh4\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3601511729075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