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百團大戰第129師左翼攻擊蘆家莊車站的是第16團5個連。蘆家莊位於榆次以東約15公里的地方,村南有一條東西流向的小河。雨季時河水湍急。村東就是火車站,日軍在周圍修築了四個碉堡,並設有外壕和鐵絲網。在這裏駐守着日軍一箇中隊,共40餘人,另有20餘名僞軍。總攻擊發動後,第16團以兩個連搶渡小河,迅速佔領了蘆家莊,攻佔了車站外的敵碉堡,並立即由西向東攻擊車站;另3個連也攻佔了車站以南一里處的兩個碉堡,由東向西朝車站攻擊。

129師建立了以太行山區爲中心的晉東南抗日根據地。朱德總司令(右)與劉伯承師長(中)、鄧小平政委研究作戰計劃

兩支部隊夾擊着朝車站猛攻猛打,手榴彈如雨點一樣飛過去。車站日軍不得不放棄車站向西逃竄,被攻擊蘆家莊的部隊迎頭一陣痛擊;日軍連忙回頭東竄,又被向西攻來的3個連劈面一陣狠揍。日軍驚慌失措,混亂中退至幾間破平房中頑抗。攻擊部隊立即對其實施火攻。在煙火翻滾中,日軍倉皇退守火藥庫。攻擊部隊又用炮火轟擊,倉庫中彈起火,日軍就像無頭蒼蠅亂飛亂撞,最後竄入學校一間獨立的教室中固守,但僅堅持了一個多小時,最終被全殲。

1940年春,115師政治委員聶榮臻等到129師領導交流經驗。前排左起:聶榮臻、朱德、劉伯承、鄧小平。

第16團在蘆家溝激戰時,左翼縱隊第25團1營則在馬首車站與敵激戰。攻打兩側碉堡的第1、3連經一個多小時的激戰,分別攻克了兩翼的4個碉堡,但攻擊車站的第2連卻遇到猛烈的火力阻擊,車站日軍憑藉堅固的房屋,用幾挺機槍封鎖了房屋前的開闊地,與第2連對峙到拂曉。這種情況下,第1、3連同時加入戰鬥,在強大的火力支援下,第2連一個戰士抱着炸藥包衝上去,炸塌了房屋一角。趁這機會,三個連同時發動衝鋒,攻克了這個堡壘,斃敵24名。

1938年,劉伯承師長與朱德等在一起。左起:蕭克、朱德、賀龍、劉伯承、任弼時

日軍殘部朝壽陽方向逃去。第38團也攻克了上湖車站,並俘虜了日軍車站站長。拂曉時分,左翼縱隊基本肅清了破襲路段內敵據點和車站。隨後,129師立即轉入破路戰鬥,除留部分兵力擔負警戒外,其餘的部隊和游擊隊、地方武裝、民兵、民工、當地羣衆、鐵路員工等一齊向鐵路開戰,這便是抗日戰爭中最爲獨特的戰場奇觀:成千上萬的人炸橋樑、毀隧道、拆鐵軌、燒枕木、平路基、砍電杆、收電線,忙得不亦樂乎。

9月10日,第一階段作戰結束。129師在廣大民兵與人民羣衆積極參戰的配合下,將正太鐵路西段摧毀了2/3以上。鐵軌、枕木、通信線路被扭曲、焚燬或運走,車站、橋樑、隧道、礦井、兵營、碉堡等被破壞,並攻破了大部敵據點。加上各兄弟軍區部隊破擊取得的戰果,使整個正太鐵路陷於癱瘓。經過調整部署和短期準備後,按照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關於擴大戰果的指示,129師開始了百團大戰的第二、第三階段作戰,經歷了幾次惡戰。尤其是在10月29日,129師血戰關家堖,與佔有優勢的日軍激戰兩天,最終奪取這個制高點。

八路軍129師在進行戰前動員

這一戰,129師打出了威風,日軍受到極大震動。有一名日本兵在日記中寫道:八路軍天天攻擊,早上活着,晚上就不知道怎樣?在被俘虜的日本兵中,有些人是跪着繳槍的,並且哀求說:你們不殺,我們可以給你們掃地。這種現象,在百團大戰以前從來沒有過。戰後,陳賡說:這次勝利告訴敵人,太行山並不是無人之境,可以由他小日本大搖大擺、橫衝直撞的。至11月,百團大戰結束。在歷時3個半月的百團大戰的破擊和反“掃蕩”作戰中,129師戰績輝煌,總計破壞鐵路240餘公里、公路500餘公里,斃傷日僞軍7500多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