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钓鱼人有两种,一种是只喜欢在习惯的水域作钓,因为熟悉了,习惯了,所以水底地形、鱼情、水情就非常了解,每次去都能有的放矢,准备充分;另一种钓鱼人呢,一旦一个水域钓的次数多了,习惯了,就耐不住性子想要换一个陌生的地方挑战下自我,那这就需要有大量的经验做基础,要会判断水情、鱼情,分析鱼道,会看水色、看鱼星,很多细节都需要做只是储备,渔获好当然高兴,渔获不好也不生气,因为在陌生水域作钓熟悉了解的过程本身就比上鱼有意思多了。

第一个应对陌生水域的常用技巧是水至清而无鱼,这话的意思就不怎么解释了,到了陌生水域一定要看水色,水清一眼到底,即使有鱼也多为瓜子鲫之类的小杂鱼,没有任何下杆的必要;水色浑浊,看不清水底情况,水面有股子若有如无的鱼腥味,不说必有鱼吧,但是肯定比水色清澈透底的水域要有价值;

第二个看近岸土色,这个主要看看近岸的土里是否有盐碱地,如果有,基本上可以换地方了,大量盐碱地的水域说明水中盐的含量比较高,正常情况下淡水鱼不喜欢盐度很高的水域;如果有盐碱色,但是依然长了一些水草,那就可以在水草附近下钓试试。

第三个看草色、听草声,如果水域附近长了一大片面积的水草,那就非常好,肯定是有鱼的水域,如果周围没啥人,不妨安静的听听草丛中的声音,如果若有如无的有类似老鼠吃东西的声音那说明水域中必有体型比较大的鱼,如果草丛中动不动有水草划过水面的声音,则说明也有体型较大的鱼在游曳。

第四个,观水流,活水代表氧气,有氧气就说明会有大量的浮游生物,进一步说就必定会有鱼,如果水流比较急,那就钓岸边,岸边的水流相对平缓,而且水流带动水面的微生物和草籽等适合鱼食口的东西会比较多;如果水流比较缓则适合钓深水,水流缓,深水区域的含氧量就会比较足,鱼群一般都会在深水区。

第四个,涨水钓近岸,落水钓深《水退鱼退,水涨鱼进,涨落之间如何选钓点》,这篇文章写得很清楚,就不多说了。

第五个,水色和泥浆一样,完全看到到任何东西,饵料味型一定要加浓加腥,要不然盖不住土腥味。

以上就是到陌生水域的简单观察鱼情、判断水情,初步选择作钓方式的一些小技巧,准确与否就需要大家一一验证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