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香,北京市人,小時候跟隨爺爺奶奶在河北省滄縣農村居住,奶奶心靈手巧,編織、剪紙、繡花、畫畫無所不能,尤其是意象畫更是祖傳數代,獨樹一幟。於是,奶奶一邊帶張玉香玩耍,一邊教其畫畫,多數是用樹枝和草棍在地上畫。奶奶去世後,母親將其帶到北京,但張玉香從奶奶那裏學到的意象畫。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隨着畫畫功底的提高,鄰居及親朋好友都誇她畫得好偶爾會有一些親朋好友主動向她索畫,這更激起了她的創作熱情和動力,慢慢地從臨摹到創作,從線描到施彩,形色兼具,自成一家。傳承與發展:意象畫,就是客觀形象與主觀心靈融合成的帶有某種意蘊與情調的東西,利用感覺通過色彩,條紋作畫的一門藝術。意象書畫作爲民間書畫藝術,以形象的表現手法和傳統的藝術色彩,具有原始性、傳統性、藝術性,作品美感來源於民間,施於民間,以心口相傳、心領神會的民間美術傳授方式,讓後代喜聞樂見並潛心學習傳承。總結幾十年的從藝經歷,可以簡單地說,我是在手工和繪畫工藝製作的普及活動中學習、提高和發展的。在傳承傳統手工藝術的同時加上個性化的繪聲繪色畫藝術,創作出極具個性的意象畫作品。我希望有後人繼續去傳承與發展這種民間藝術,以弘揚中國傳統民間藝術。

獲獎經歷2000年加入中國工藝美術學會,自然學專門學會,北京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工藝美術學會。

2006年參加大紅門街道辦事處舉辦的美術展覽,兩幅作品獲二等獎。

2007年11月17日參加北京工藝美術學會主辦的展覽,同年7月1日參加了學會在韓美林工作室、王未工作室舉辦的學習和交流活動。在此之後,我又分別參加了10月25日和11月15日在北京藝術設計學院舉辦的“藝術與手工藝的探索與發展”中日、中俄學術研討會。我畫的“奧運組合”獲得一等獎。2009年評爲中國工藝美術師。

2009年8月接受北京豐臺區電視臺採訪,9月份北京電視臺生活節目播放,並重播第二次。

2010年在通縣搞個人展覽,北京新聞並拍攝報導。2010年參加民間藝術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2010年參加北京華商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會。

2011年10月份參加第五屆(北京)中日藝術與手工藝作品交流展我畫的“龍鳳吉祥”、“寶葫蘆”、“雲山見真人”都入圍了。2011年11月在北京工業美術學院大學邀請我在院校搞個人展覽,主要是爲學生提供一個好素材。爲了一個夢想,每天走在社會爲祖國爲人民做個有用的人才。中央電視臺採訪並播放、網上發佈。2011年中華文化研究院聘請我爲藝術顧問並授予我“中華文化名人”榮譽稱號。

2012年7月25日參加韓國老年人文化交流和增進“韓國民間藝術家文化交流活動”。2012年北京華商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會和北京工業美術學會組辦,我被評爲“雙蘆和一寶”。

2013年度榮獲“北京民間藝術金獎”另被授予“北京民間藝術大師”稱號。2013年8月10號,通過中國藝術文化普及促進會專業人才管理發展中心舉辦的美術項目考覈及專業測評獲一級美術師證書。

2015年1月,榮獲海峽兩岸工藝美術大量稱號。

2015年4月,在中國書畫藝術研究院開展第四次個人展覽,中央書畫頻道及各文化遺產網播出。

2016年11月,獲得高級設計師。

2017年,在“走進崇高萬衆雷鋒”全民健身公益嘉年華瀋陽站書畫義賣活動中慷慨捐贈意象畫兩幅。榮獲組委會“特別貢獻獎”。

2017年9月,榮獲北京市非遺傳承人。

2018年,爲平昌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做出突出貢獻。

2018年,榮獲全國第二屆“中華杯”民俗文化藝術作品特別金獎,中國博物館與技術展弘博獎最佳展示獎。

2019年,中國文化藝術人才庫評爲一級文化大使。

官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