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理解是否需要“標準答案”曾經引發熱議,今年兩會上再次被關注。據未來網報道,全國政協常委、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谷振春在調研中發現,語文閱讀題過於強調標準答案的評判方式在不少學生、家長中爭議較大。(3月5日澎湃新聞)

2017年浙江高考語文題選取了作家鞏高峯的短篇小說《一種美味》。文章的寫作背景是物質匱乏的年代,描寫了主人公六歲時,一家人第一次喝魚湯的記憶。作者在文末描述稱,從鍋裏跳出來的魚“眼裏還閃着一絲詭異的光”,而其中一道題目,正是要求考生評析這個結尾。事後,該文作者被網友追問答案時,以一句“標準答案沒出來,我怎麼知道我想表達什麼”的回應被媒體稱爲“高考閱讀打敗原作者”。今年1月,一則題爲“蘇州高二語文統考閱讀理解把原作者打敗,20分只得6分”的報道再引討論。

其實語文閱讀題不可能有“標準答案”。一是文學作品具有多義性、豐富性和模糊性;二是人的思想受經驗、知識、心情、環境、時間等影響,看問題的角度、對問題的理解、解決問題的方法不盡相同,“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三是“考綱”對文學類文本閱讀提出的要求是,考生能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討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我們長期習慣於在課堂上把“教參”之類視爲惟一正確的“標準答案”,把原本多面、複雜的人物硬歸到平面、單一的模式中去,扭曲了豐富多彩的生活,禁錮了學生思維,扼殺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學記》中指出,君子之教,要“開而弗達”。意思是說,有學問的人教育學生,要啓發他獨立思考而不把一切現成的答案交給他。也就是說,教師應善於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使他們敢疑、會疑;要給學生提供發表獨立見解的機會,特別要鼓勵學生敢於向書本、向老師、向名家說“不”。

語文閱讀之類的主觀題只有一個標準答案的評判方式違背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規律,出題人的“標準答案”也只能代表少數人的觀點;多答案、多標準、更加科學的答案設計才能倡導學生髮表獨特見解,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這就要求答案設計既要規範,又要有彈性,不能把答案搞得很死板,很單一,不要用出題人的思維去禁錮學生不同的思維。

文/黃啓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