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6Cc8bMGtpRwPX\" img_width=\"615\" img_height=\"161\" alt=\"你的論文究竟爲誰而寫?\" inline=\"0\"\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6Cc8bi6tO2oPm\" img_width=\"50\" img_height=\"50\" alt=\"你的論文究竟爲誰而寫?\"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扶植學術、激勵創新、鑄造精品、傳播知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者:張維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編輯:小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回想讀研時寫論文的場景,每當遭遇卡殼而停筆不前,整個人便會抓耳撓腮、心急如焚。其實,寫論文卡殼是每個學術人必定會經歷的一個情節。我們真的沒必要爲此憂心忡忡、夜不成寐。實際上,只要換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我們的寫作思路便會變得更清晰,進而逐步寫完初稿。那麼,我所說的這個角度指的是什麼呢?答案是:這篇論文爲誰而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目前,我們所寫論文的種類有:畢業論文、參會論文、期刊論文、評獎論文、徵集論文等。雖然每種論文的寫作動機、用途、功能、回報可能會有所差異,但總的來說,這些論文最終的落腳點要麼是爲自己而寫,要麼是爲別人而寫。當然,乍看之下,這種說法以及下文的表述存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片面性和極端性。但是,如果你把做學術這件事情,想得更深一點、看得更透一點的話,也許還真就是這麼回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1.爲自己而寫\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何謂“爲自己而寫”?簡單來說,這篇論文是爲了展示自己,而非滿足或者服務別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既然是一篇爲了展示自己的論文,那麼,從內容到結構框架都應該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行文。所以,在寫作的過程中卡殼時,可以自我提醒如下幾個要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了愉悅自己的身心情緒。那麼,這就應該讓論文圍繞自己的興趣愛好展開,而且要體現出趣味性。其實,有些好論文寫的正是有趣的事物。所以,論文寫不下去時,想想“有趣”“新奇”這些關鍵詞。實際上,讓學術充滿快樂的氣息,也是一件頗有意義的事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了表明自己的學術觀點。既然是爲了說出自己心中所想,那麼,論文最起碼應當與衆不同。別人說過的、用過的,我們不說也不用,反正就是要跟別人不一樣。只要行文言語不過分,保證政治思想正確,基本上都能夠做到寫文“滔滔不絕”、一“寫”千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了證實自己的科研水平。以這個要點來寫論文的話,文章的結論在某種程度上不是關鍵部分。而真正需要作者關注的則是論證過程。所以,在寫作時,應多思考怎樣把道理講清楚、把問題剖析深刻,多引入案例和數據,多在細節上下功夫,以此來展示自己的學術潛力和水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樣看來,畢業論文在很大程度上是爲了自己而寫。不過,選題、框架、思路等其中某個因素被客觀操控的話,畢業論文也不過是在爲別人而寫罷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2.爲別人而寫\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何謂“爲別人而寫”?說白了,寫這篇論文歸根結底是爲了滿足或者服務別人。當然,這個“別人”因寫作的論文種類而異,可以是某期刊、某會議;也可以是某出版社、某徵文單位;更可以是某個具體的人,比如老師、同學、朋友,乃至論文買賣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既然這篇論文是爲了別人而寫的,只需在寫作的過程中保持一種“無我”的精神,相信論文很少會卡殼。那麼,這個“無我”精神究竟指的是什麼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無我”是一種迎合。專門揀別人喜歡看的選題來寫論文,一味地迎合別人的口味與偏好。這顯然就是見風使舵的行爲,看到風往哪裏刮,就把船往哪裏開。從本質上來說,這種論文寫作無異於一種諂媚行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無我”是一種妥協。有的時候,論文本身並無大礙,但限於別人的身份或者別的原因,面對指指點點、品頭論足,甚至是吹毛求疵,我們只能一而再、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三地聽從指導、妥協讓步,反覆修改論文,直到面無全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無我”是一種卑劣。某些人的洗稿技術確實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硬是可以把其它論文加工成自己的傑作。只是,洗稿好歹還付出了勞動,那種權錢交易的行徑可真的是讓苦苦堅持學術原則的人感到無辜與無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放眼望去,好多論文都是在爲別人而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3.爲誰而寫\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篇論文究竟爲誰而寫?往小了說,可以是爲了評獎學金;往大了說,可以是爲了人類的未來。這個問題的答案,因人而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管怎麼說,還是希望正在做學術的科研人儘可能在前人的成果上進行拔高。雖然學術創新並不難,但是學術超越是真的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總之,寫作靈感往往還是要通過紮實的學術梳理與回顧來偶爾獲得。寫論文無論是爲了自己,還是爲了別人,終究是爲了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求得生存,爾後謀求生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作者簡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張維康,歷史學碩士,現供職於北方某高校行政部門;喜歡寫作,熱愛文字;很安靜,比較宅;人生格言是“欲戴其冠,必承其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投稿須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一、來稿基本要求:\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ol\u003E\u003Cli\u003E\u003Cp\u003E稿件確係本人原創作品,並註明稿件的作者名稱、作者簡介、以及微信聯繫方式\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u003Cp\u003E對於已發佈的稿件,請直接附上鍊接,註明來源和在哪些地方投遞過\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u003Cp\u003E保證投稿文章的可靠性、正確性、可用性\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ol\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二、投稿方式和注意事項:\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ol\u003E\u003Cli\u003E\u003Cp\u003E投稿郵箱:\u003C\u002Fp\u003E\u003Cp\[email protected]\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u003Cp\u003E文章被採納後我們會與您取得聯繫,支付稿費\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u003Cp\u003E想加入原創小組,請聯繫小文微信:rwzxwenwen\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ol\u003E\u003Cp\u003E聲明:本文來源人文在線原創作者,轉載者請聯繫平臺客服授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長按二維碼\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加編輯好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文在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專注於學術出版\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微信號:humanitybook 微博:@人文在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文微信:rwzxbook(合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客服QQ:2219584093\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原創投稿:[email protected]\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386145959759105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