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努尔哈赤在建立后金以前,对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以东滨海地区进行过征剿和招抚,皇太极在此基础上继续扩大对黑龙江中上游及以远地区的经营。顺治元年,清军入关,清王朝建立了全国政权。至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帝桂王朱由榔被俘而死,清王朝基本上统一了大陆。\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ba492f439fb4bda9836d5a13e30f42f\" img_width=\"850\" img_height=\"652\" alt=\"康熙时期,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为什么不用汉文?跟这类人的关系太大\"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但是,即便如此,国家的完全统一还远未完成。到了康熙继位之后,各方面的威胁仍然还在,并在康熙继位之后,他更是将东北边境的事务提上了日程。之后,康熙皇帝在对外签订的各种条约中,使用的都是拉丁文,满文,而不是中文,汉字,所以,有些人说康熙不是中国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尼布楚条约》也是康熙与俄方签订的条约,该条约正式的文本有三种文字,分别是:拉丁文、满文、俄文。其中,拉丁文版是中俄双方都认可的版本;满文和俄文版是大清政府的自留版,条款与拉丁文版略有不同,也不是最准确的版本,这其中,没有汉文版本。\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68942be5ec5a45b4a84500ad77cc31eb\" img_width=\"850\" img_height=\"569\" alt=\"康熙时期,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为什么不用汉文?跟这类人的关系太大\"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那么,为什么中俄双方都认定拉丁文呢?康熙皇帝为什么不用汉文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当时,中俄两国语言不通,会说双语的人少之又少。不过,在那个时候已经有西方耶稣会的传教士来中国传教了。拉丁文就是宗教语言,被视为一种非常神圣的语言。中国政府找来传教士在中俄之间做翻译,双方共同会说的就只有拉丁文,所以,签订的条约也就用了拉丁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中俄之间相通的语言还有一种,那就是:蒙古文,所以,条约完全可以使用蒙古文签订,最后,之所以没这么做,原因也在传教士。因为,传教士不希望中俄双方直接沟通,他们还是想在中间充当翻译,以期借此为自己谋求利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传教士跟蒙古官员进行交谈之后,警告其不要接这个活儿,蒙古官员同意了。传教士希望在中俄双方之间充当中介,既不让俄国吃亏,也不让中国占便宜。在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协助两国签订条约,这样,两国都会对他们表示感谢,从而,让教会获利使中国对耶稣会更加重视。\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9383bb2925574ad6958fcdbdce469638\" img_width=\"850\" img_height=\"522\" alt=\"康熙时期,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为什么不用汉文?跟这类人的关系太大\"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那时候,清朝与戈洛文在尼布楚签订条约,戈洛文带了一千多名士兵,清朝带了一万多。在兵力上,清朝是占有优势的,所以,底气似乎也更足一些。俄方在签订条约之前,沙皇就下了命令,那就是坚决不让步,并且,还要独占中国的贸易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谈判初期,中国一方还是很硬气的,坚持以勒拿河作为边界。最终,双方僵持不下,谈判陷入了僵局。而此时,郎坦将军已经偷偷带兵渡河,准备进行攻击;当地的蒙古部落也开始了起义活动。后来,还是在传教士的调解之下,双方各自退让,最后,达成了协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国做出的让步是退出尼布楚,俄国则让出雅克萨,俄国独占对华贸易权。同时,将外兴安岭作为界限,乌第河流域等地区等到明年看过之后,再决定如何划分。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双方对于外兴安岭等地的实际情况都不是很了解,有多少土地,有多少资源,谁都不知道。\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b4c0aa2cfed4195a95448b0b6c7698f\" img_width=\"850\" img_height=\"567\" alt=\"康熙时期,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为什么不用汉文?跟这类人的关系太大\"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也是因为这样,双方都是狮子开口,尽量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就跟之前西班牙人要瓜分世界一样,世界有多大?不知道,管他多大,先占了再说。清政府之所以开始咄咄逼人,后来又同意让步,主要是因为谈判期间,发生了噶尔丹战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噶尔丹主动找到了戈洛文,说要跟俄国谈合作,共同对付大清和蒙古。其实,戈洛文早就有这个想法,但是,由于中俄双方刚签订了条约,沙皇方面不想因此触犯国际法,所以,就没有同意。虽然,没有联合噶尔丹,但是,沙皇还是支援了他们一千只鸟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样的举动让康熙坐不住了,他想的是:如果噶和俄真的联合起来,自己肯定招架不住。所以,为了稳住沙俄,他只能选择妥协让步。《尼布楚条约》,对于中俄双方来讲,都谋取到了利益,但是,又都没有占到太大的便宜。\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16406ca01704f01ae4cf0d51ce5b3a4\" img_width=\"850\" img_height=\"532\" alt=\"康熙时期,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为什么不用汉文?跟这类人的关系太大\"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其实,清朝之前的尼布楚并不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为什么这么说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史学家大多认为达斡尔族属辽代契丹的后裔,而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达斡尔族是由当地土著先民发展而来。当初,达斡尔人只是听命于中国,但是,他们并不属于中国,这只是索额图对历史的歪曲而已。同样,俄国也并没有统治尼布楚,因为,达斡尔人并不向俄国朝奉,进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自条约签订以后,俄国独自享有了对华贸易权,这对其国内的经济带动很大,商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国力因此大振的沙俄,还击退了蒙古部落的反抗。沙皇对于戈洛文的谈判结果非常满意,因为,他最想要的贸易权到手了,甚至,为了奖励戈洛文,还给了他贵族的封号。\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3f9a13fadd442c29284327bdeadcd1d\" img_width=\"850\" img_height=\"651\" alt=\"康熙时期,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为什么不用汉文?跟这类人的关系太大\"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但是,俄国甚为珍惜的贸易权,在康熙眼里却是无足轻重的,他甚至觉得给谁都无所谓。由于沙皇没有干涉和阻挠,使得中国后来获得了喀尔喀蒙古(漠北蒙古族)四部,改善了喀尔喀蒙古各部与大清之间的关系,也使得清王朝对漠北地区的管辖得到了加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时的清朝,可以说是危机四伏,内忧外患同时袭来。其实,当时的噶尔丹和沙俄对于中国来说,都是心腹大患,不过,通过这次条约的签订,中国以贸易权换来沙俄的不侵犯,也让大清有了喘息的机会,并逐渐稳定了东北地区,蒙古地区更是相安无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后来,康熙灭了噶尔丹,并一度攻进了准噶尔汗国。\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e3b3749248d444b3a87977e14cbbd7e6\" img_width=\"850\" img_height=\"872\" alt=\"康熙时期,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为什么不用汉文?跟这类人的关系太大\"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尼布楚条约》签完以后,康熙派图里琛去访问土尔扈特部阿玉奇汗,途中需要经过西伯利亚,这样的举动招来了沙俄的怀疑。不过,最终沙俄还是友好地接待了清朝的来访团,并安全护送他们穿过了西伯利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么,为什么他们必须要走西伯利亚这条线路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原因是,通往中欧有两条大道:南方之路已经被准噶尔人所控制无法通行,所以,只能从西伯利亚这条路走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图里琛在土尔扈特部呆了半个月,其中,双方就质子回部的问题进行了洽谈。因为,当时为了稳定各少数民族部落以归顺大清统治,都要送儿子来北京做质子。\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2cc155905e1452e9b721581318778b9\" img_width=\"850\" img_height=\"512\" alt=\"康熙时期,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为什么不用汉文?跟这类人的关系太大\"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图里琛提出了联盟,但是,阿玉奇汗没有同意。不过,阿玉奇汗对准噶尔和沙俄其实都没有好感,他曾经六次与俄签订条约,俄以为可以用这些条约制约阿玉奇汗,但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阿玉竟然六次毁约,并对俄发起了进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终,康熙也没有能够完成联盟的夙愿,直到他的孙子乾隆将这个事业完成了。不过,乾隆之所以能够联盟成功,也在于康熙爷爷为他与土尔扈特部的友好打下了基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参考资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尼布楚条约的签订》、《达斡尔族历史沿革》、《中国近代史》:第五章 对外关系】\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40076985722522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