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大師Bernie Clark說過一句話:在瑜伽體式中,一個最佳的位置是沒有做的過多,也沒有做的過少。 這個在體式拉伸過程中"不多不少剛剛好"的位置叫做Goldilocks'position,指需要在體式中做多深才能確保體式和身體最優化的"度"。

在練習瑜伽之前我們需要理清自己的習練意圖:練瑜伽是爲了健康,還是要達到一個特定的目標?

如果你是運動員、舞蹈家或者體操選手你的目的是要努力達到"更好、更快、更強",但這並不意味着能達到身體的最優化表現和健康。

很多運動員、舞蹈家在年輕的時候把身體帶到極限的位置來獲得最完美的表現,卻大多都會在後半生有身體和關節方面的病痛。

下面我們可以用圖示的方法來說明一下這個Goldilocks' position :

上圖是一個正態分佈曲線:如果身體軟組織受到的壓力和拉伸比較少,它們就會萎縮。因此身體需要一定的壓力拉伸來保持關節和軟組織的健康。但是相反如果壓力和拉伸如果過大的話,也會造成軟組織的退化。

如果我們的目的是追求身體的健康,就需要在體式練習中找到那個"正好對頭"的位置,不要太深讓肌肉軟組織退化;也不要太淺,保持肌肉軟組織不會萎縮。

除了要到達一個"不多不少剛剛好"的度,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在體式中要停留多長的時間才能讓身體最大程度的健康。壓力每增加一分,都會讓身體軟組織的耐受力減少一點點。

我們在體式練習中的內在情況是這樣的:給軟組織壓力讓它變弱,然後去掉壓力,使軟組織恢復並且變得更強。假如我們給身體施加了過多壓力或者停留了太長的時間,沒有讓軟組織得到恢復和休息,就會對身體產生危害。

下圖我們把時間變量也加進來,紅線表示身體軟組織可以耐受而不被損壞的程度。綠線是我們身體軟組織受到壓力或者拉伸力量,橫軸是時間。

我們可以看到,身體軟組織的耐受是隨着壓力水平和時間而遞減的。最終達到紅線和綠線相交的位置就比較危險。

如果有一個較長的休息,如下圖所示,軟組織的質量得到恢復,耐受力也就會繼續保持很高, 實際上不僅軟組織的耐受力得到恢復,反而會變得更高。

所以瑜伽體式安全的關鍵就是不要給身體軟組織太大的壓力,或者在壓力下停留太久,給軟組織恢復的時間讓它們變的更強。

所以,我們在體式中要盡力而爲但不要做過。因爲我們不是表演,不是競爭,而是爲了身體最大程度的健康。

我們經常說體式進入到身體許可的邊緣,但是這個邊緣不僅僅是身體層面,也包括情感和大腦的層面。尤其是在陰瑜伽練習中,你也許會下意識地僵在一個位置,不是身體不允許,而是爲了迴避某種痛苦,所以在體式中要保持警覺。

我們常說的"遊走在身體極限的邊緣",意思是我們不是要突破,跨過這個邊緣。用現在流行的網絡語言是"撩",像"撩妹"、"撩漢"那樣"撩"你體式的邊界。向前更深,停住,可能稍稍收回來一點點,然後再向前更深或者是停留在原地。

這是一個動態的永遠發生變化的"邊緣"。我們的"邊緣"每天都不一樣,當你進入體式時候,它在體式中也發生着變化;就像你"撩"它,它也在"撩"你。帶着全然地清醒,帶着最大的覺知, 接受每日的不同,接受每一刻的不同。接受, 這就是瑜伽的精華和核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