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7月11-12日,全國農技中心在江蘇省蘇州市組織召開北方馬鈴薯晚疫病發生趨勢會商會。內蒙古、甘肅等9個北方馬鈴薯主產省(區)的測報技術人員根據田間菌量、品種抗性和未來氣候條件等因素對馬鈴薯晚疫病發生趨勢進行了綜合分析預測。預計今年北方馬鈴薯晚疫病總體中等發生(3級),輕於上年。其中,甘肅東南部、內蒙古中東部、山西北部、黑龍江中西部等地局部偏重發生(4級),發生面積1300萬畝;病害流行盛期,東北、華北地區大部爲7月中旬至8月中旬,西北地區大部爲7月下旬至9月上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一、目前田間病情輕於上年同期\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6月份以來,甘肅隴南、天水,山西大同、長治,吉林松原,寧夏海原,黑龍江哈爾濱等地陸續查見中心病株,比上年普遍偏晚2-8天。目前,北方主產區馬鈴薯晚疫病發生面積爲44.1萬畝,比上年和前3年(2016-2018年)同期均值分別減少69.5%和51.1%;各地平均病株率爲0.1%-3%,輕於上年同期。其中,甘肅發生34.2萬畝,隴南平均病株率爲1.5%;山西發生5.5萬畝,平均病株率爲13.2%,平城、雲岡最高達40%。據中國馬鈴薯晚疫病實時監測預警系統聯網監測,截至7月12日,山西、內蒙古、黑龍江、陝西、甘肅、寧夏等省(區)已有22個監測點發生3代以上侵染(感病品種田間一般可查見中心病株),佔監測點數量的14.3%,比上年同期減少32.5個百分點。其中,黑龍江呼蘭,甘肅莊浪、西和、會寧等地發生5代以上侵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二、品種佈局和生育期有利於病害流行\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統計,今年我國北方主產區馬鈴薯感病品種面積比率近40%,陝西、甘肅等地超過60%,且規模種植區品種單一,有利於病害流行。目前大部產區馬鈴薯正處於易感病的現蕾期至花期,此生育期持續時間長,遇適宜病害流行的天氣條件概率高,病害流行風險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三、氣候條件有利於部分地區病害流行\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國家氣候中心預報,7-8月份,北方馬鈴薯主產區氣溫與常年比正常或偏高;7月中下旬,內蒙古東部、東北、華北東部等地降水偏多,其中東北大部、華北東部等地降水偏多2-5成,有利於馬鈴薯晚疫病的流行。8月份,東北、內蒙古東部等地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東北中東部偏多2-5成,對病害流行有利;西北北部、內蒙古中西部偏少1-2成,氣溫偏高,對病害流行具有一定抑制作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來源: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40847350602189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