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交出讓人民滿意的答卷\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湖南基層黨員幹部在抗洪救災一線踐行初心使命\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孫敏堅 通訊員 李煦陽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多條河流水位暴漲、山體滑坡泥石流襲來、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受到威脅……今年6月以來,湖南先後遭遇了多場強降雨襲擊,全省300餘萬人受災。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哪裏有急難險重的任務,哪裏就有黨員的身影。在汛情面前,廣大基層黨員幹部主動投身到抗洪救災最前線,用責任與擔當踐行了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共產黨員跟我上”,洪峯中扛起責任和擔當\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8日上午,湘江湘潭段水位超過38米,地勢低窪的居民家中開始進水,“80後”女幹部、湘潭市雨湖區窯灣街道唐興寺社區黨總支書記粟娜接到命令——緊急動員144戶羣衆轉移到臨時安置點,躲避洪峯。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黨員都跟我上!每個人配發一個廣播,挨家挨戶去動員,天黑前通知到位,一定要確保全部轉移,一個都不能少。”她把年僅7歲的女兒往父母家一丟,和同在基層工作的愛人一同撲到抗洪第一線。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粟娜不知疲倦地在居民家、洪水裏、安置點穿梭,勸說、轉移被水圍困的居民。7月10日凌晨2點,當144戶居民一個不少地全部就近轉到了安置點,臨時搭建的帳篷裏,兩天兩夜沒閤眼的粟娜趴着睡着了。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抗洪救災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在這場“賽跑”中,基層黨員幹部是衝在最前面的那一羣人。他們中有的人甚至獻出了生命。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6日,接到暴雨預警,做完心臟搭橋手術才幾天的醴陵市來龍門街道上洲社區黨總支書記張清月,不顧“半個月內別下牀、靜養一年”的醫囑,起身離開病榻,邊走邊打電話佈置防汛。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社區主任張際勸他:“這有我呢,你安心養病。”可張清月還是堅持到辦公室,召集各組長交代:“這次暴雨非同尋常,一定要撤離羣衆。”很快,淥江水位猛漲,河水漫到街上,積水1米多。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組織撤離羣衆,給羣衆發放救濟物資,轉移被困羣衆……張清月強忍病痛,連續3天連軸轉。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9日12時多,張清月告訴張際,“我胸口疼,如火炙烤。”他被緊急送到醫院,卻再也沒有醒來,年僅48歲。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站在人民羣衆身前、衝在抗災救災的最前面。祁東縣河洲鎮振興社區黨支部書記雷元春在堤壩上堅守7個晝夜,巡查搶險的步數超過200公里;連軸轉了5天5夜的白水鎮東川村黨支部書記楊小明在抗洪途中不慎摔倒昏迷,從重症監護室搶救過來後的第一句話是:“村民們都沒事吧?”株洲市石峯區響石嶺街道黨工委書記潘凱帶病抗洪,和幹部們一起3天內轉移出500餘名受災羣衆……風雨中,基層黨員幹部以責任和擔當築起保護人民的堅實堤壩。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有這樣的村幹部在身邊,再大的災難也不怕!”\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8日起,醴陵及周邊地區普降暴雨,突發洪澇災害。9日上午,醴陵市船灣鎮黨委副書記劉雪平接到電話,得知有部分村民被洪水圍困,便立即組織村支幹部一行8人前去救援。經過2個多小時的努力,4名被困羣衆成功獲救,大家坐着衝鋒舟順流而下轉移受災羣衆。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洪水上漲迅猛,衝鋒舟不幸側翻,船上人員12人全部落入急流中。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藉助救生衣的浮力,熟悉水性的劉雪平第一個浮出水面,併成功抓住岸邊的一棵大樹。“在這裏等待救援,還是往下看看其他人是否安全?”生死之間,劉雪平作出了選擇——鬆開樹幹。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滾滾洪流沖走了劉雪平的眼鏡,他靠着僅有0.1的視力,連續救起兩名落水羣衆,又毅然返回一片汪洋之中,繼續搜尋其他落水者。直到茫茫水面再也看不到人影,疲憊不堪的劉雪平拼盡全力抱住一棵樹等待救援。當晚10點20分,被困6個小時的劉雪平在武警以及救援隊的幫助下成功獲救。得知自己是12人中最後一位獲救者,劉雪平鬆了一口氣:“那就好,那就好!”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汛情災情面前,沒有人選擇退縮。把人民羣衆的安危放在第一位,是基層黨員幹部的堅定選擇。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王伢子,要不是你們,我們兩把老骨頭就要交代在水裏嘍!”6月13日,臨武縣武水鎮兩寨村村民段金福夫婦緊緊抓住30歲的村支書王飛的手,不住地道謝。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6月12日以來,受暴雨和山洪影響,兩寨村的多條巷道淹沒,多戶村民家中進水,水勢洶湧。王飛蹚着水攙扶背抱,將50多名羣衆安全轉移到綜合樓和其他村民家中安置,並組織幹部黨員對村口山塘進行了隱患排查和危險區域人員轉移。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3日凌晨3點,王飛得知,80多歲的段金福夫婦都癱瘓在牀,無法活動,被困在家中的二樓。樓下是近2米深的洪水,周圍是因泡發陸續倒塌的老房子,怎麼辦?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危急時刻,王飛和救援官兵沒有猶豫,他們毅然跳進齊脖子深的洪水中,讓老人躺在牀單上,每人抓住一個角將老人舉過頭頂,自己整個人沒入水中,來回兩趟,成功將兩位老人營救出來。當老人們被成功轉移,圍觀羣衆自發地鼓掌和歡呼:“有這樣的村幹部在身邊,再大的災難也不怕!”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能多背出一袋面,百姓就少受點損失!”\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6月29日,瀘溪縣浦市鎮五果溜村普降暴雨,洪水漫過河堤,直奔村莊襲來。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家住二組的村民姚大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全家1000多斤口糧急需轉移,但家裏就他和老伴還有孫子3人,眼下鄰居們都在緊張地搶險救災、轉移財產,實在找不到其他人幫忙。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在姚大爺一籌莫展之際,村支書姚元剛帶領村幹部冒着傾盆大雨來到姚大爺家裏。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姚大哥,洪水快來了,趕緊跟着大家轉移到安全地帶!”姚元剛顧不得擦拭身上的雨水,急忙對姚大爺說。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是這麼多糧食怎麼辦?”姚大爺望着堂屋裏那十幾袋糧食犯愁。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姚大哥,你和嫂子還有孩子趕緊先離開,糧食我們來搬。”說完,姚元剛帶領村幹部把糧食一袋一袋往外搬。一個多小時後,1000多斤糧食一袋不少,全部轉移到安全地帶。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於預警發佈及時,五果溜村受災羣衆大多轉移到安全地帶。人員撤出,姚元剛又帶領村民一起搶救物資,“能多搶出一袋米,多背出一袋面,百姓就少受點損失!”姚元剛這樣說道。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樣的動人故事,在不同的地點上演。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劉主任,我家進水了”“馬上到,你們先撤離到高處,保證生命安全”“劉主任,五保戶賴壽清不肯撤”“我來做工作,就是背也要把他揹出去”……7月8日至7月10日,雙牌縣打鼓坪鄉單江村村主任劉文軍不知接了多少個電話、跑了多少趟、背了多少人,卻唯獨對一個求助電話沒有回應。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兒子,家裏的魚塘和羊圈被洪水沖垮了,魚和羊全沒了,這可怎麼辦啊……”電話那頭是劉文軍父親帶着哭腔的聲音。在瞭解到家人已經撤離到安全地帶後,劉文軍簡單安慰了幾句,便毅然又投入到抗洪搶險隊伍當中去,挨家挨戶查看汛情,及時轉移受災人員。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抗洪的戰場上,有太多這樣的基層黨員幹部,他們關心家家戶戶的冷暖,瞭解每家每戶的損失,唯獨忘了自己。他們用實際行動在這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檢驗大考中,交出了讓人民滿意的答卷。 \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62293819745946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