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央發佈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這是我國第一個關於農村發展的五年規劃,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這個五個發展要點,如果政策落實到位,那我們現在的農村和城市的生活水平會越來越接近,甚至會吸取城市發展過程中的弊端,更科學的協調發展農村,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農村對城市退休的人吸引力會越來越大,下面我們將城裏人退休後生活結合這五個發展要點仔細分析下。

一、產業興旺

現在很多農村的年輕人都去城裏打工,主要原因就是城市裏工業比較發達,就業機會比較多,很多都是迫不得已而背井離鄉。如果未來農村發展加大資金投入,國家政策扶持引導,在家門口就業不是一個夢,這裏的產業興旺我想還是會結合農村實際資源來規劃的,比如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所以這不會走城市工業老路,一定會走符合農村的特色產業振興之路。產業興旺是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必要經濟來源,有錢了,相應的公共設施纔會完善,公共醫療、互聯網、公園、廣場(跳廣場舞)等。

二、生態宜居

農村的生態環境相較城市而言還是好很多倍的,由於工業不發達,青山綠水、藍天白雲這個農村很常見,這個就是農村發展的優勢資源。當然也有一些農村特有的環境污染源,例如養殖業產生的畜糞處理不規範、燃燒秸稈以及秸稈隨意丟棄等,這些通過引入環保化處理公司會有效解決,這個和第一個產業選擇是息息相關的,我之前也說了,肯定會發展現代生態農業,結合當地風土人情會衍生出鄉村旅遊產業。我們有的人肯定去過農家樂,當地就是利用現有青山旅遊以及農業資源去發展經濟,在不污染環境的情況下,把錢也掙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對我們退休的老人而言是必備的,這一點吸引力也足夠大。

三、鄉風文明

鄉風主要指:鄉村社會風俗、風氣、風尚,換句話說就是老百姓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人際交往方式,過去有的農村髒亂差,如今我發現很多農村家家戶戶都會把垃圾統一放置到村裏指定的垃圾回收點,不再隨意丟棄了。還有就是農村的廁所現在也在進行改造,看一個地方的文明程度一方面看該地區個人衛生習慣,農村鄰里關係比城市關係融洽很多,主要得益於農村開放式的建築文化,以及慢節奏生活方式,使得人們很容易見面,城市小區由於工作節奏快,生活空間比較狹小,雖然鄰居相隔數米遠,但互相都不認識是常態。雖然農村也有一些不好的風氣,比如向錢看的打麻將等,這些隨着政府規範引導,一定會有所改善。所以老年人還是適合待在關係和諧的農村,沒事大家一起嘮嘮嗑也是極好的。

四、治理有效

農村治理主要依靠自治、德治、法治,畢竟營造一個安居樂業的社會環境是養老必備的一個條件,所以這一點也是我比較關注的,希望此次五年規劃能夠堅決落實下去。

五、生活富裕

能夠實現前面四個目標,生活富裕這個內涵也就不那麼空洞了,小康生活不僅僅是老百姓腰包鼓了,精神富裕、環境宜人也同樣重要,即使在農村生活也能享受到在城市裏的生活便捷,比如網購、廣場舞、醫療條件、孫輩教育等,我認爲未來的農村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在城市工作退休的人羣,你們認同這個觀點嗎?歡迎大家互動討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