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想通过一夜暴富而一劳永逸,

但成功人士却告诫你要警惕对于钱的欲望,

马云说他最快乐的时候是每个月拿91块钱的时候,

丁磊说赚钱只是顺便的事情,带来的快乐不到5%,

大佬们说说也就算了,但“60亿票房”影帝黄渤专门拍了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电影《一出好戏》,敲了梦想着一夜暴富的人一榔头:

天上掉下6000万,敞开怀抱去迎接的人,

还真没几个接得住。

初看电影《一出好戏》,隐喻太多,

但受限于电影时长,不够过瘾,

所以刚刚我又补了一遍《一出好戏》的剧版《好戏一出》,

剧版加入了新的情节和人物,

比如在电影版里孙红雷被删减的部分,

剧版时长是影版的两倍,

所以黄渤要表达的东西会明确很多。

黄渤饰演的“马进”,是他最擅长的小人物角色,

马进咸鱼翻身的唯一希望,全寄托在靠买彩票发大财。

后来马进真的中了6000万,但一片大浪袭来,

把他暴富的希望连同全公司的人一起带到了荒无人烟的孤岛上。

为了在荒岛上生存,

有人靠身强体壮一跃而成了团队的核心人物,

也有人靠发现一艘大船拥有了皇帝般的地位,

但马进完全看不到荒岛上的“小社会”正在发展,

手握一张价值6000万的彩票,他不顾眼下的生存,

执意向往着回到岛外那个可能已经毁灭的世界,

兑换6000万巨款。

第一次看影版《一出好戏》,

以为黄渤只是在说:中了6000万也不一定能快乐。

再看剧版《好戏一出》,

才明白黄渤要表达的其实是:总是幻想不劳而获,就一定不会快乐。

但现在的年轻人,又是如何获取快乐?

他们之间流行着一个词,叫“快乐源泉”。

能被称为“快乐源泉”的东西,往往都花不了什么大钱。

追一部爽剧,粉一个爱豆,甚至只是网友的一条弹幕,

都能成为我们一整天的快乐。

年轻人追剧、追星、追很多老一辈人不理解的东西,

除了从中寻找自己的快乐源泉,我们也能学习,

如何成为一个真正快乐的人。

《延禧攻略》:敢做自己最快乐

魏璎珞这个角色被无数人喜欢,是因为她身上不服输的态度,

也是因为她反常规的人物设定,虽然怼天怼地,

却活的无比真实、心中坦然。

欣赏一个人,就是欣赏那个“自己不敢成为的人”。

而喜欢魏璎珞,就是因为她敢做自己。

就像我们普通人,生活、工作、社交并不一定都合心意,

因此我们越来越喜欢敢遵从内心说“我不喜欢”的人,

比如剧中的魏璎珞,比如现实中的王传君。

不是要你成为不可一世的莽撞,

但是要努力成为敢于卸下虚伪的人。

《奇葩说》:接受世界的多元,感受多元的快乐

与其说《奇葩说》是为了“奇葩”正名,不如说是为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正名,

因为我们都和别人不一样,只是少有人敢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不快乐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于周围人的不理解,

同时也源于我们不理解其他人。

所以看《奇葩说》才会让千万年轻人大呼“过瘾”,

原来每一个观点都有其精彩,

原来每一种性格都有其魅力,

原来每一种人生都有其意义。

当你能接受别人的不同,正视自己的不同,

又怎么会因为害怕与人不同而不快乐呢?

作为年轻人,你最快乐的时候是什么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