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出其不意!國際油價瘋漲,歐盟忍不住放大招,油市喫下“定心丸”。歐盟一記重錘,或將終結美國支付體系!還得到了中俄力挺

隨着美國禁止從伊朗進口石油的日期臨近,原油市場的恐慌情緒愈加嚴重,擔心由此帶來的原油供應缺口無法填補的市場需求,國際油價的反應最爲明顯,呈現節節攀高的走勢,國內成品油9月也跟着出現了“三連漲”。就在國際市場一片慌亂的背景下,歐盟最近出其不意公佈的一份聲明着實讓市場喫了一顆“定心丸”。

歐盟放出“大招”,或將終結美國金融支付體系

紐約當地時間24日,中國、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和伊朗五國外長在紐約舉行部長級會議,會後歐盟發佈的一份聲明表示,各方同意繼續努力建立一個“專門機制”,以維持與伊朗的貿.易,包括石油產品貿.易。對此,美國國務卿蓬佩奧26日表示,感到“不安,甚至深感失望。”那麼,這個“大招”到底是什麼,竟能與美國的金融武器相抗衡?其實,這還要從美國控制的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SWIFT)開始說起。

目前,全球幾乎所有的金融機構都接入到這個機構,通過該機構可以實現與其他國家銀行和企業進行金融往來。資料顯示,SWIFT爲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9700多家銀行、證券機構、企業與客戶提供交易服務。2012年,美國就是利用SWIFT來完成對伊朗的懲罰,致使伊朗的貿易和金融業遭受重創。當時美國放出話來,如果哪個國家的金融機構繼續通過伊朗購買石油,就切斷該國所有金融機構與美國銀行體系的聯繫。

石油換商品,即將靴子落地?

問題來了,如何繞開或打破美國對金融結算系統的控制,就成了維護伊朗石油貿.易持續運行的關鍵。而歐盟提出的“專門機制”就可以避免美國的金融結算體系,它相當於一個易貨系統,即在沒有貨幣交易的情況下,用伊朗石油產品換取歐洲商品,有效規避美國的資金凍結等問題。值得一提的是,該提議得到了中國和俄羅斯方面的大力支持和讚賞,不難預見,美國11月將在伊朗問題上成爲“孤家寡人”。

事實上,歐盟對伊朗的力挺聲明並非說說而已,早前已有行動跡象。9月中旬,英國《金融時報》曾報道,歐盟正就啓動新的支付渠道進行談判,該渠道將使歐洲企業能夠繞開美國,繼續與伊朗進行貿.易;更早在8月,《華爾街日報》報道,伊朗有意在石油進口國開設賬戶收取買油款項,並利用該筆資金於他國購買所需商品。

石油進口額翻倍,中伊合作將上新臺階

涉及到伊朗問題,就不得不談到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石油進口國的態度。相比歐盟,中國對伊朗的支持行動來得更爲實際。普氏能源數據顯示,9月1日至15日中國自伊朗的石油進口量大幅上漲至81.33萬桶/日,相比上月同期幾乎翻倍,這恰恰映證了中國“不會停止進口伊朗石油”的重要承諾。

隨着中國加大對伊朗石油的進口,兩國的貿.易額也將創下新高。據中東北非金融網報道,伊朗-中國商會副會長哈利利預測,伊朗與中國的貿.易額到今年年底將創紀錄地增長12%,達到420億美元。可以說,即便歐盟不能趕在“生效期”之前推出“專門機制”,但伊朗只要有中國這個負責任的貿.易夥伴,照樣有底氣對美國的懲罰行爲說“不”。

關注【金十數據】頭條號,第一時間瞭解國內外財經大事件、掌握最流行的賺錢祕籍!嚴正聲明:本文爲金十數據獨家編撰,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