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6bfe1db9d484d7b86029fe2f2ced0c4\" img_width=\"300\" img_height=\"194\" alt=\""常勝將軍"黃百韜自殺始末:望眼欲穿的援兵沒來\"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黃百韜戰死後遺留的照片。來源:資料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後一天,他完全絕望了。”作爲當年粟裕身邊的技術偵察參謀,84歲的老兵徐充和他的戰友們,幾乎偵聽到了國民黨第7兵團司令黃百韜自殺前的所有電臺來往。61年前,開國大將粟裕指揮華東野戰軍的幾十萬大軍,把國民黨中將黃百韜的12萬軍隊,緊緊包圍于徐州以東的碾莊圩地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經12天激戰,黃百韜兵團全軍覆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絕望之中,蔣介石眼中的“常勝將軍”黃百韜,把腰間那支冰冷的小手槍對準了自己的腦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至此,淮海戰役第一階段結束,人民解放軍已經取得兵力優勢,牢牢掌握了戰役主動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蔣介石五虎上將之一、國民黨徐州“剿共總司令部”總司令劉峙承認:“黃(百韜)兵團覆沒,所謂徐蚌會戰的命運已經決定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9天之後,淮海戰役勝利結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遠在莫斯科的斯大林聞聽此訊,在記事本上寫道:“60萬戰勝80萬,奇蹟,真是奇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一代偉人毛澤東,接受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兼代政委粟裕關於舉行淮海戰役的請示電之後,他就在考慮,首戰打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深思熟慮之後,毛澤東給粟裕去電:“本戰役第一階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殲滅黃(伯韜)兵團,完成中間突破。”“這種戰法,體現了毛主席一貫的用兵原則。”軍事科學院百科研究部原副部長王輔一少將認爲,就是“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敵,後打集中和強大之敵”,以及“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原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8歲的王輔一,當年是華東野戰軍政治部主任唐亮的祕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徐州東西兩側的4個兵團中,數黃百韜第7兵團離徐州最近,而他的東面是滔滔大海,最適合成爲首殲目標。”86歲的秦叔謹,作爲一名跟隨了粟裕10餘年的作戰參謀,親歷了那場驚心動魄圍殲戰的日日夜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黃百韜兵團不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一旦被圍,邱清泉、李彌等都不會盡全力相救。”曾任國民黨陸軍總部辦公室主任的王楚英分析認爲,毛主席的這一招實在高明,悟透了蔣介石的爲人和作戰心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84歲的南京市政協專員王楚英說:“關於這一點,蔣介石、劉峙、杜聿明等人一開始並沒有判斷出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們認爲,人民解放軍的首要目標是奪取徐州。”1954年經香港起義歸國的王楚英說。“錯誤的判斷,導致錯誤的決策。”王楚英說,劉峙深恐徐州陷落,急忙下令李彌、黃百韜、邱清泉、孫元良等兵團向徐州周圍各指定地點集結,保衛徐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在此時,一記重錘沉重地打在蔣介石、劉峙等人的心口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戰役開始後第三天,中共祕密黨員、劉峙所屬第3綏靖區副司令何基灃、張克俠率部23萬人,在賈汪、臺兒莊地區,舉行戰場起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毛澤東稱何基灃、張克俠起義是淮海戰役的“第一個大勝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在黃百韜在兵團部駐地新安鎮準備西渡運河,朝徐州方向西撤之時,南京國防部卻命令他等待由海州西撤的第44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黃百韜準備從新安鎮向徐州方向逃跑,是我們偵察到的。”76歲的徐法全,當年是華東野戰軍山東兵團特務團偵察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和另外7名偵察兵深入到黃百韜兵團駐地。”徐法全記得,在這次偵察中,4名戰友成了俘虜,被黃百韜處決了。“後來在碾莊圩,我還看到了戰友們的屍體。”老人悲傷不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王澤浚的44軍從東海之濱趕到新安鎮時,已是2天之後了。11月9日,黃百韜渡過運河,但他不等待後衛的2個團過河,慌忙炸燬鐵橋,破壞船隻,企圖阻止追擊中的解放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天晚上,當黃百韜率領4個軍到達碾莊圩地區時,他認爲危險已經過去,竟下令部隊整頓1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延誤的向徐州撤離的3天,是致命的。”王楚英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時,人民解放軍各路大軍已悄悄向黃百韜兵團形成合圍之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們山東兵團越過不老河南下,迅速攻佔了徐州以東的大許家、曹八集等地區,切斷了黃百韜兵團逃向徐州的退路。”南京軍區司令部離休幹部徐法全回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一步棋,極爲關鍵。“我們搶渡運河,緊追、猛攻黃百韜兵團。”83歲的老兵黃浩,時任華東野戰軍第4縱隊10師30團3營副營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活捉黃百韜,全殲黃兵團!”王輔一記得,華野還發出了《全殲黃百韜兵團的政治動員令》,號召全軍“克服疲勞,克服困難,不爲小敵迷惑,不爲河流所阻,堅決實行敵人跑到哪裏,我追到哪裏,直至將其殲滅爲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到11月11日,我們華野就把黃百韜兵團4個軍合圍在以碾莊圩爲中心,南北3公里、東西6公里的區域內。”幾天前,年輕的秦叔謹因出色的工作表現,被粟裕任命爲華東野戰軍司令部作戰股股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位於隴海路以北,運河以西的碾莊圩,四周有一羣大小不等的村落。爲防洪水氾濫,每個村莊都築起高出地面2至3米的高臺,臺子與臺子之間多窪地、水塘。大的村落還有很深的環形水壕,村落之外爲平坦開闊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種地形,易守難攻。”秦叔謹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黃百韜被圍,蔣介石震驚。”王楚英回憶,他急令邱清泉、李彌兩兵團前去解圍,“然而,這些人都被解放軍牽制住了,難以分身。”“黃百韜儘管被我們包了‘餃子’,但要很快殲滅他,並不容易。”88歲的秦鏡,時任華東野戰軍第4縱隊12師34團團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早年從北洋軍閥李純的傳令兵起家的黃百韜,雖非蔣介石的黃埔嫡系,但在國民黨軍隊諸將領中,還算是有一定作戰能力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黃百韜是國民黨軍隊中唯一非黃埔系而當上兵團司令的。他矢志爲蔣介石盡忠效命,反共異常堅決。皖南事變中,他生俘了新四軍軍長葉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5個月之前的豫東戰役中,黃百韜率部給華東野戰軍蘇北兵團以很大殺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豫東戰役之後,在一次國民黨軍事會議上,蔣介石曾親自爲黃百韜掛上青天白日勳章。”時任蔣介石一支嫡系部隊52軍副參謀長的王楚英回憶。“從那以後,黃百韜決心誓死爲蔣介石賣命。”王楚英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剛剛被包圍的時候,黃百韜並沒有慌亂。”82歲的秦基,時任華東野戰軍第1兵團第1縱隊司令員葉飛的技術偵察參謀說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黃百韜的電話雖然被我軍切斷了,但他仍用無線電指揮各軍做好防禦工作。”時任華東野戰軍司令部情報處參謀徐充回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曾擔任福州軍區第3局副局長的徐充說:“黃百韜決心固守待援,尋找戰機突出我們的包圍圈,到徐州與劉峙、杜聿明會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有些局面並非黃百韜所能控制。“此時,僅有200餘戶人家的碾莊圩,處於一片混亂之中。”被開國上將葉飛評價爲“靠你打勝仗”的秦基回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黃百韜的警衛營、通信營、工兵營、重炮營等兵團部,都侷促在碾莊圩的街頭巷尾,大部分官兵都露宿在野外,傳令兵、火夫、擔架兵滿村亂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蔣介石爲了讓黃百韜與解放軍死拼到底,防止其投降,天天空投《中央日報》等報刊,上面刊登有黃百韜的戎裝照以及蔣介石的嘉獎令。”王楚英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王楚英回憶:“一時間,黃百韜被蔣介石渲染成‘常勝將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11月12日起,華東野戰軍圍殲黃百韜兵團的各路縱隊,從四面八方展開猛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們制訂了詳細的炮兵運用計劃。”101歲的開國少將、時任華東野戰軍特種兵縱隊司令的陳銳霆回憶。解放軍的攻堅戰,並非一帆風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黃百韜指揮部隊,在空軍掩護下,憑藉搶修的戰壕,與華東野戰軍死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前3天,我們傷亡很大,進展不大。”秦鏡回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戰參謀向華東野戰軍副參謀長張震報告說:“100米寬的正面就架了20多挺重機槍,子彈像潑豆子一樣,我們戰士英勇,一撥一撥地衝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1月14日晚,粟裕在碾莊圩以南的土山鎮召集各縱隊指揮員開會。”秦叔謹回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秦叔謹說:“會議決定對黃百韜兵團採取‘先打弱敵,後打強敵,攻其首腦,亂其部署’的戰法,充分發揮我軍夜戰特長,利用夜間迫近作業接近敵人,插入各村之間,進行逐點奪取,逐個殲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5、16日,我們暫時停止了對黃百韜的攻擊。”秦叔謹回憶,各部隊都在進行土工作業,想方設法把塹壕挖到敵陣地前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6日晚,我們再次集中火力、兵力,向黃百韜兵團發起猛攻。”曾任軍委炮兵副司令的陳銳霆回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到了17日,黃百韜兵團的處境十分艱難。”化裝深入到碾莊圩腹地偵察的徐法全說,“敵人的糧食和彈藥都很缺乏,許多士兵只能喫馬肉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面對解放軍越來越強的攻勢,黃百韜唉聲嘆氣地對左右說:“……現在是無望了!”“不過,黃百韜並不打算放下武器投降。”徐充回憶,他用無線電向蔣介石表示,決心苦撐待援,苦戰到底,不辜負委員長的栽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激戰至19日,黃百韜兵團固守的碾莊圩外圍村落,全部被華東野戰軍佔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天晚上,黃百韜向徐州的劉峙、杜聿明發出求援急電。”此時,黃百韜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徐充的技術偵察,“他說:‘他們現在已經是危在旦夕,如果援軍再不到,就只有來生再見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奇怪,這個時候,黃百韜並不急於逃命。”一身百姓打扮的偵察兵徐法全,卻看見黃百韜身着將官軍服,站在屋頂上,指揮殘兵向解放軍衝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望眼欲穿的援兵沒來,12萬大軍喪失殆盡,黃百韜完全失去頑抗的最後勇氣和信心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2日黃昏,黃百韜指揮156師殘部,企圖向西北方向突圍。”徐法全回憶,因爲40公里之外,就是企圖增援而被解放軍阻擊的李彌兵團。當黃百韜逃至尤家湖南面的一片葦塘時,解放軍“全殲黃兵團,活捉黃百韜”的喊殺聲又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時就在黃百韜身邊的國民黨第25軍代理軍長、後來被俘的楚軒吾回憶:“黃百韜這時已經完全失去了最初的鎮靜。他像一頭被囚在籠子裏的野獸一樣。披着軍大衣在深溝中轉來轉去。不許任何人向他轉達解放軍的勸告和遞送打到陣地上來的傳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徹底絕望之際,黃百韜拔槍自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楚軒吾回憶:“這一槍他是從嘴裏打進去的,因而保持了面部的完整。鮮血翻着泡沫從他嘴裏流出來,他兩眼老淚橫流地看着我,已經什麼話也說不出來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楚軒吾回憶:“我將他的頭緊緊抱在懷中,他眼睛中的神色在迅速地消失,猛然頭一歪,手槍嘩啦一聲掉在了凍硬的土地上,黃百韜就這樣死在我的懷中,我將他慢慢放在地上。脫下大衣覆蓋在他的臉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自殺前,拿出名片一張,在背後寫上“黃百韜盡忠報國”,交給國民黨第25軍副軍長楊廷宴,請其轉交蔣介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至此,黃百韜兵團12萬人,全部被華東野戰軍殲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戰後化裝逃跑的楊廷宴回憶,黃百韜臨死前對他說:“我有三不解:(一)我爲什麼那麼傻,要在新安鎮等待第44軍兩天;(二)我在新安鎮等兩天之久,爲什麼不知道在運河上架設軍橋;(三)李彌兵團既然以後要向東進攻來援救我,爲什麼當初不在曹八集附近掩護我西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黃百韜而言,他的“三不解”,永遠不可能找到答案。在黃百韜的追悼會上,蔣介石痛哭“黃埔精神不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是一個笑柄。”王楚英說,因爲黃百韜並不是黃埔軍校畢業生,蔣介石的意思是希望以黃埔軍校生爲主的嫡系之中,也有人能如黃百韜一樣戰死沙場,成全黃埔軍校的面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具有諷刺意味的是,1個月之後,蔣介石的黃埔好學生——第12兵團司令黃維,就是不“殺身成仁”,活生生地成了解放軍的俘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65天的淮海戰役中,蔣介石損兵折將555萬,將以上軍官被俘的就有98人,其中還包括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杜聿明,自殺的僅2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劉峙逃到南京後,捱了蔣介石一頓臭罵,心灰意冷,帶着妻子黃佩芬經上海、南昌、吉安、廣州逃往香港九龍,最後逃到印度尼西亞過起了流亡生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53年,劉峙多次找到何應欽、顧祝同,請他們向蔣介石說情,才獲准回到臺灣定居。1971年,他病死臺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圍殲黃百韜,華東野戰軍一些部隊也有不小的傷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第一階段最緊張的12個日日夜夜,那是白天必打,夜晚必攻,戰鬥進行得特別緊張、激烈,傷亡也特別大。”秦鏡回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們這個團沒有百人以上的傷亡或幾百人傷亡的代價,是過不了一夜的。”秦鏡至今難忘當年的炮火硝煙,“空前的傷亡,爲歷次戰役戰鬥所少有。”老人回憶:“打完黃百韜兵團下來,我在全團幹部、戰士慶功大會上講話,看見我們團每個班,除站在最前頭第一名的班長,一般還是穿着我軍戰前的軍衣軍帽的老兵外,後面的副班長只有一少部分還是我們的老戰士,其他戰士都是新補充進來的解放戰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多年以來,粟裕和他的夫人楚青談到淮海戰役時,說他緊張過兩次,第一次,就是圍殲黃百韜兵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二次,就是後來追擊杜聿明集團。”秦叔謹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來自:中國新聞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謝謝)\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6663404022666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