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在右,半小時的航行,同樣的季候和語言,甚至分不清你我的紅樓,一紙倉促的“行程”不適合來破壞我們的熟絡。其實殘忍的總結則是:年紀增長,脾氣見長,不願約束自己。有氣味相投的地方,就讓自己的姿態從容一點,慢慢走。

一個讓人覺得柔軟一點,會很舒服的地方。

▲▲ 行 ▲▲

不到一小時的航行,五通碼頭到水頭碼頭,兩岸很近。

在金門人手大約都有小電動車,帶着安全帽坐在後座的畫風也是很臺味。而怕累怕曬,又帶着母上大人,就沒有這樣凹畫面的想法。如果願意,當地很多租電動的地方,碼頭的旅遊服務中心都有資訊。如果選擇自行車,在服務中心押上證件,也可以免費借。

碼頭也有旅遊專線,或者時間很準時,但是班次並不多的公交。

租車在我看來是最完美舒適的,前提是你的駕駛證得經過國際認證。

也可以接受當地的士司機的熱情邀請,上車,走~當地的士不打表,價格比大陸打表價格高,但是鑑於司機師傅的熱情,就欣然了。

還有一個好用的方式就是“走”,溫和舒服的小縣城,慢慢走,再問個路,當地的熱心人很多會親自領着你走,讓人要融化的溫柔。

▲▲ 喫 ▲▲

慢悠悠的小縣城好像都適合尋喫,不用費太多周折,就能討得大腹股股的歡心。得以欣慰的是,這裏的小店並不刻意去討好遊客的歡心,古早還是原來的樣子。

巧味香位於貞節牌坊的路口處,還是很顯眼,中午比較晚時,周圍幾家好像都午休了,這家依舊熱鬧。看得出是家庭經營,一家大小在店裏忙活的樣子很是溫馨,老闆胖胖的兒子很認真地拿着筆讓我點菜,和我複述,一種倍受重視的感覺一定不是莫名而來。牆上很多老照片,不少名人來過。

招牌的蚵仔麪線不得不試,蚵仔,也就是我們說的海蠣,個個飽滿鮮嫩,份量很足,面線爽滑不糊。肉羹湯勾了芡,肉嫩滑溜,看得出這和福建很多地方的做法還是很相像。拌麪用的類似福建的水面,加了肉醬,口感甜鹹幹香,綜合小菜拼盤中,我很難告訴你哪個最好喫。

說金門都知道高粱酒,這是個彷彿帶着淡淡酒香的地方,水頭聚落裏的風獅爺咖啡館出名的就是這杯加了58度金門高粱酒的毛主席奶茶,加了高粱酒並沒有醉人的酒氣,倒多了分清冽的清香。店裏還販售金門一條根茶葉蛋,感覺喫完就要筋骨舒暢啦。

金門的海鮮大約沒有很出名,但一直有聞這家六合海鮮物鍋,其實是大多爲進口選料的海鮮物鍋。需要提前預訂,於是這一定是我此一行裏做的最認真的一項準備,提前微信預訂。位於模範街,店門真的很低調,像很多日式居酒屋,你得推門纔有熱鬧。

菜單多爲套餐,選擇了雙人海陸極品套餐,石斑魚、蝦、蠔、帶子等搭配兩款肉類,因爲不喫牛,我們選了土雞和梅花肉,滿滿也一桌了。食材的確上乘,這裏的蘸醬也是固定的,很清淡,沒有什花裏胡哨給你選搭。

喫完火鍋,可以選湯底做粥,舒爽!再來個加了黃豆末的冰淇淋,完美了我的鍋!

據說沒喫廣東粥就不算到金門,這裏的“廣東粥”用碾碎的大米做粥,添加肉丸、豬肝、蛋花等等,入口感覺不到米粒,只有飽滿的加料,一大早的豐盛。傳說中最好喫有個性的“壽記”去的時候遇到在準備預訂的粥,沒能喫上,就選了不遠的科記廣東粥,搭配了油條和燒餅,粥裏的豬肝很厚,據說是當地特色,當真一早就喫得元氣十足。

談天樓,小而熱鬧,卻會讓人久坐談天的地方。可以在這裏喫頓主食,再來份當地人都愛的“冰”,除了牛肉麪這些主食,最多人點的是湯圓。手揉的湯圓是很久沒遇到的小確幸,加了挫冰的湯圓冰涼甜口,熱天裏最飽滿的冰品。如果不喫冰,也有酒釀湯圓。店不大,老闆在一邊的操作檯忙乎着,看得出性格直率有趣。

▲▲ 玩 ▲▲

照例還是會落了“俗套”,班次並不密集的公交貼心的串起了不少景點,不想費勁兒的,就順路走走景點的尋常路,景點遊客並不多,設計也很人性化。

水頭聚落,也叫水頭村,看得到當地居民富庶安寧的生活,閩南古厝和西式洋樓在藍天碧草間也顯得十分和諧。

金水國小、得月樓等建築都在這裏。

相比之下,這裏的普通人家門外的一株月季、一地龍眼,有着更柔軟的親近感,生活的不緊不慢難免會讓人貪戀。

建於民國時期的莒光樓,算是這裏的標誌建築,樓上可遠眺俯瞰大小金門,樓下的金門電話亭,線路很“熱”的樣子。

距離莒光樓不遠的建功嶼,其實是本行最念想的地方,無奈潮汐時間沒能碰得巧,無法登嶼。只在去的方向,沿着長堤向着夕陽留戀的走走。

超乎我想象的模範街,十分短小精悍,不用一眼便可以望到頭,一些餐飲,菸酒鋪子,更像是樓上隨時可能有阿公阿嬤會探頭出來喊你的老房子。

▲▲ 宿 ▲▲

可能還有一種說法,民宿也可以是來金門的一個目的、一道風景,民宿的主人好似都有一種不做作的親近感,分享着自己的生活點滴,言談中,便覺得這樣簡單溫和就已然是生活最好的樣子。

預訂的島和浪花民宿,在並不繁華的歐厝,意外獲得了這個安靜舒適的小村落,清早,不說話,就能和這裏靠得很近。

主人的小院,廳堂,乃至廚房,都透露着當地人的溫柔和小情懷。任何的顧慮和疑問都很依賴的詢問主人,都能有耐心的解答。

這樣的一切,要離開難免不捨太多。

而散個步的事兒,我還會來。

慢慢走,

先讓自己也從容柔軟一點,因爲這是很舒服的樣子。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