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應對石油物探持續低迷態勢,全球主要公司調整戰略

從2014年開始,爲了應對已經長達4年的行業低迷,全球各主要石油物探公司紛紛做出戰略調整,進行債務重組和破產保護,同時大幅裁員、閒置船隻、壓縮產能,通過惡性低價競爭保現金流,勉強支撐公司生存。

CGG通過一系列技術研發,2017年開始採用積極低價競爭策略,在阿曼和阿聯酋通過合資公司ARGAS運作陸上和過渡帶採集項目,均轉變低價競爭策略;WesternGeco-SLB公司在沙特阿拉伯超低價拿到S82、S83項目,項目運作處於盈虧邊緣,2018年初經過慎重考慮,決定退出資產重、低利潤、高風險的陸上和海上採集市場,轉向物探技術研發和處理軟件開發等輕資產、高附加值業務板塊;各家以海上業務爲主的物探公司紛紛封存船隻或者轉向多用戶業務。

據IFP統計,2017年斯倫貝謝多用戶銷售增長了15%,CGG增長了13%。爲了降低多用戶投入的風險,各物探承包商開始抱團取暖,展開合作,如PG、WesternGeco-SLB和TGS公司合作開展多用戶海上採集生產。根據統計6家有多用戶業務的物探公司(CGG、PGS、TGS、Polarcus、Spectrum、EMGS)的年報收入,2017年各公司多用戶業務前期融資和後期銷售都有所增長,合計前期融資額達7.77億美元,同比2016年6.42億美元大幅增長21%;多用戶後期銷售合計爲8.93億美元,比2016年的7.98億美元增長了11%。

​6家物探公司的多用戶業務收入在全年收入佔比中都有提高,爲2017年全年營業收入增加做出了貢獻。多用戶業務的增長說明:一是多用戶業務有助於消化行業的過剩產能;二是各物探公司正在積極調整公司戰略與業務比重,確保在持續低迷的市場中求得生存。(科技石油論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