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喜迎祖國69華誕,佛子當報國土恩

南無阿彌陀佛!

願一切有情離苦得樂究竟解脫得自在

生日快樂,我的國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四重恩之一就是 “報國恩”

沒有國,哪有家?

佛教裏講“共業”

69年前的祖國大地

終於硝煙散去,走向和平

我們深深懂得

只有國家的安定和強大

纔有人們安居樂業的家園

纔有佛弟子潛心修行之所

這也是我們這幾代人的福報

作爲一個公民、一個佛弟子

不僅要憶念國土恩重

更要珍惜自己的福報

如何報恩?

在自己的崗位上奉公守法

在外旅行時言行舉止得當

在社會交往之中與人爲善

如何惜福?

奉行十善業,精進修學

行善、誦經、喫素、放生

以佛法自利利他,造福衆生

佛陀的愛國事蹟及其護國思想

佛陀出生在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城,那是一個弱小的國家,時常面臨着大國的威脅。佛陀雖然捨棄皇位,出家修行,但仍時刻不忘祖國,當自己的國家遭受鄰國憍薩彌羅國入侵時,曾多次用自己的行動來拯救。

據佛傳記載,當時處於強勢的薩羅國的波斯匿王向迦毗羅衛國釋迦族求婚,釋迦族認爲波斯匿王恃強凌弱,不願與其通婚,但又不敢得罪他,便讓一名婢女冒充釋種下嫁。這件事後來被波斯匿王的兒子毗琉璃王得知,認爲自己是婢女所生,感到奇恥大辱,非要滅掉釋迦族不可。

所以當毗琉璃王即位後,馬上率領大軍欲攻伐迦毗羅衛城。佛陀聽到這個消息後,首先考慮到的就是國家的安危,於是他便來到毗琉璃王軍隊必經的道路上,在一棵沒有枝葉遮蔽的枯樹下靜坐。

毗琉璃王來到看見佛陀後,便下車對他說:「佛陀,那邊有枝葉繁茂的大樹,您爲何不坐到那裏去乘涼,卻在這枯樹下靜坐?」佛陀回答道:「親族之蔭,故勝外人。」

意思是說,自己的國家都快要被滅亡了,還有什麼蔭涼能比得上祖國和親祖的蔭涼呢。兇暴的毗琉璃王聽到此話也深受感動,立即停止了進攻,暫時延緩了迦毗羅衛城和釋迦族的滅亡。

此後,毗琉璃王又向迦毗羅衛城發動了兩次戰爭,都被佛陀所制止。雖然在強大憍薩彌羅國的進攻下,迦毗羅衛國最終還是被滅了,但佛陀不忍祖國和親祖受害,他的護國行爲實在令人感動。

還有一次,拘利族與釋迦族人在爭奪水源,準備爲水一戰,佛陀阻止他們說:「以血換水,請問水貴還是血貴?兩族人聽後終於省悟,放下干戈,使自己的父母之邦避免了一場戰爭之苦。

從佛陀的護國行動可以看出,他雖然出家,但依然熱愛着自己的故鄉,並努力以實際行動來拯救自己的祖國,他的護國情懷爲後世的佛教徒樹立了光輝的典範。

願此殊勝功德

迴向法界有情

盡除一切罪障

共成無上菩提

本文編輯自網絡

圖文編輯|南少林寺文宣部 嶽朝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