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7日,園博傳統音樂演出在北京園博園舉行。圖爲演出現場。千龍網記者 王碩攝

園博傳統音樂演出是2018中國戲曲文化周的一大特色。10月1日至7日,每天下午3點至4點半,中國戲曲學院民族樂團、國家京劇院、京演集團、北京交響樂團將接連在北京園博園歐洲園內推出傳統音樂演出,西洋園林景觀與中國傳統民樂碰撞出一道靚麗風景。

秋天的北京園博園風景如畫,各式建築別具一格。以藍天白雲和園博園的秋色、建築爲背景,中國戲曲文化周好戲連臺,讓人倍感賞心悅目。其中,今年的園博園傳統音樂演出,採用森林音樂會這一藝術形式,使人耳目一新。

傳統音樂演出,走出室內的劇院、音樂廳等固有場地,走進園博園,和遊客在大自然中親密接觸。美景中的露天演出,將傳統音樂送到了遊客身邊。我們的傳統音樂有多優美動聽,在園博園,看一場演出,就有切身體會。

在開放的室外面向廣大遊客演出,演出方的敬業精神令人稱道。中國戲曲學院民族樂團80人的演出團隊,承擔了10月1日和2日的傳統音樂演出。因爲是第一次參加與西方園林藝術結合的露天音樂會,他們在曲目上作了精心準備。這一安排凸顯了藝術家的專業情懷和對演出的重視,對遊客的敬意。

從節目單來看,包括打擊樂合奏《龍騰虎躍》、琵琶古箏二重奏《春江花月夜》、二胡獨奏《二泉映月》、戲韻組合《梨園魂》《杜十娘》、京胡與樂隊《夜深沉》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分量十足。尤其值得點讚的是,這是一場純民族樂器的音樂會。在90分鐘的演出過程中,完全不摻雜任何西式樂器和電音,讓觀衆領略到最純粹的民樂魅力。

接下來的3日至7日,國家京劇院、京演集團、北京交響樂團將奉上京劇曲牌《節節高》、廣東音樂《平湖秋月》等符合節日氣息或環境場景的傳統音樂,繼續向遊客展示民樂的多彩世界。這個假期,讓我們藉助傳統音樂的翅膀,感知優秀傳統文化的韻味。(千龍網評論員 倪恆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